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好意思,還是用一篇新的文章來做回覆。 但首先我想說的是,小弟並沒有批評國高中教師的意圖, 而只是在評論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 事實上一個現象的形成背後有非常多因素, 包括從師培機構(以及師培機構的師資)、學校行政、家長與學區文化、教育制度...... 每個身處其中的教師背後也都有相當龐大的壓力, 不是那麼簡單可以區分出誰對誰錯, 因此在這裡也只是簡單描述一下個人的作法與觀點。 個人以為會有爭議,其實是源自於對「學習目標」的概念不同所致。 (之所以用學習目標,是猜想這個詞勉強算是最多人可以接受的) 這個新聞也只是反應了裡頭關於評量的這一小塊問題。 事實上,如果對學習目標的概念不同,延伸出來的評量方式也會不同。 最理想化的教育,或者說教育的原意,其實應該爭議不大: 教育部嚴謹地制定課程綱要,依此審出符合標準但內容選材多元的教科書, 學校依據需求選擇適用的教科書, 然後教師以課程綱要為本,用教科書作為輔助工具教學, 接著使用多元的評量方式(筆試僅是其中一種)了解學生的達成情況, 再依據評量的結果來診斷學生的學習成效,並據此修正教學或做補救教學, 就算補不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就像健康檢查報告一樣)。 接著畢業後會依據自己的性向與特長發展, 其中想繼續升學的,則需要檢驗是否在國中以前的階段擁有「最基本的學力」。 而如果在校的評量方式是很嚴謹的,那麼自然也可以據此作為標準, 畢竟這種大規模的學力測驗很難用筆試以外的多元方式評測, 而那些測不出來的「學力」,經常是學生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一些能力。 遺憾的是,以上目前只是個夢,而且現在看起來還會一直夢下去。 (如果一個個檢驗, 會發現從教育部到教科書到學校到評量方式到社會文化通通都不符合XD) 之所以提到「對學習目標的概念不同」,其實就是指課程綱要中, 有許多非純記憶性的能力,它們有些可以靠筆試測出一些理解與運用方式, 但終究只是一部分,當中有許多需要靠實踐與教學活動來做引導的, 甚至無論用什麼方式都很難評量,頂多只能記錄學生學習過程與參與情況而已的。 雖然很重要,卻因為很難評量也不容易教, 再加上聯考不考(我絕不承認這東西是基本學力測驗,那根本就還是聯考), 整個社會文化又崇尚單一價值(升學萬歲萬萬歲), 導致學校也整個跟著扭曲,把教學活動限縮在「重複性的練習」上。 即使身處其中的教師想改變也會很無力。 小弟因為教國小,職務又有一點特別, 所以比較有餘裕能在這一塊下功夫,也因此很明顯感受到課程綱要中, 那種教學方法不同所導致的差異。 從九貫正綱公布以來的這七、八年內(那以前還是照課程標準來教), 小弟的每堂課與每種評量方式都幾乎100%依據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 (之所以說幾乎,是我覺得有還有一些指標以外的東西也該培養, 此外課綱也有一些問題,例如社會1-2-4要學生估算面積根本就是超出範圍的, 這些地方我也會在教學與評量時做一些修正) 除了上課教學活動的設計與記錄之外, (但由於學生數也還在30人以上,所以有些評量方式還是以大班式的便利記錄為主) 就算是筆試也從不假他人之手,小弟筆試的每個試題都可以說得出是依據哪條指標, 然後在成績計算時,這些收集而來的分數(包括筆試各題的答對情況), 會在電腦中依據不同的能力指標與教學目標做分類, 最後得出每個學生每次評量的個人成績單,(小弟的學校還是一學期三次評量) 學生也可以據此看到自己在哪個部分的學習情況比較差,就像是健康檢查診斷那樣。 在設計時,小弟一定會去分析能力指標, 並根據課本內容規劃出整個學習階段在各個部分的學習目標, 然後看教科書有哪些是一定要記憶的,就找比較有效率的方法去幫小孩記, 需要補充的(比方社會1-2-1、1-2-6、2-2-1、2-2-1那些指標)就補充, 一定要靠活動才能達成的,就設計教學活動,然後用學習單來記錄成效。 基本上課本只是輔助工具,而我在這樣做過後, 我會很清楚我每一堂上課的每一個教學活動(甚至笑話)是依據哪一條能力指標, 此外所有的評量(包括學習單、習作、上課發言的紀錄、筆試的每一題), 我也可以說得出那是為了評量哪一條能力指標而設計的。 七、八年下來,家長的反應一直都很好, 之後接手這批學生的老師也常會提到學生的某些能力確實有比較好。 雖然因為小弟目前擔任科任,而且課非常少,再加上學年老師也支持(有九個班), 更不用說其他一般教師了。 (不過我的外務爆多的,其實困難度也不見得比一般人少就是orz) 近幾年是嘗試在同學年裡做, 但推廣過程中發生很多事,實在是一言難盡, 不過基本上家長都蠻支持的,同事也表示過配合評量與活動後, 教學確實比較踏實,也必較聚焦在課綱上(過去大家都不理會課綱的), 但問題還是在於覺得負擔有點太重 (即使東西都已經做好了,成績也只是輸入套印就好)。 再者,從「有做」到「100%」這之間,真的經歷了很多難以三言兩語說完的事。 一般教師比較可以接受的還是在筆試的試題這點。 (儘管只是試卷而已,小弟在這八年期間,也有四年是自己教的班用自己的試卷, 有一年學年分裂成兩半,其中五個班老師用我的試卷; 最近兩、三年則是全學年都用我的試卷了,但多元評量的部份還是有點難) 這麼說只是想表達,小弟不是在空談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雖然還是遙不可及orz) 這些經歷讓我很深刻地感受到,其實如果回歸到基本面, 會發現一般教師(包括行政與官員)在看待「課程綱要」的時候, 是用非常舊式的方法去觀看的,於是採用的方法(筆試)也是舊式的。 在意的也會只在其中「便於筆試」的那個部分而已。 (不過其實我覺得,評論課綱的人其實90%以上都沒在看課綱, 尤其制定政策的官員,甚至許多學者也是如此。 大家的重點還是在於「誰頭銜大,誰講的話就對」。) 教育部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它們想靠入學考試去做改變,猜想如果入學考試是依據課程綱要的話, 那麼學校也會跟著去在意課程綱要。 所以把聯考改成基本學力測驗, 然後每年都像破唱片一樣講「只要讀通一本就夠」、「都是依據課綱」之類的, 但很遺憾的,現實並沒有那麼單純, 因為一開始的假設就有點問題,因為統一入學考試只能測出課綱中的一部分能力, (特別是強調記憶的那個部分, 頂多只能用理解題去塑造「我們不是只有死背」的假象,但其實還是聯考) 再加上習以為常的社會文化(包含學校與家庭)太過沈重, 換來的卻只是沿用舊模式的繼續重複練習。 這不是誰的錯,這是不得不發生的,如果沒有從上而下有巨大的支持與改變, 現場教師根本無力去對抗這種文化。 但在目前「沒有教學專業,只有行政專業與學術專業」的教育界, (比方教師花很多時間在APA格式、文獻探討與表格、照片資料上, 都在把自己的教學專業「翻譯」成行政與學術聽得懂的語言, 並因此疲於奔命才能被視為教學專業) 要得到這種支持......嗯,再說吧。 回歸到學校的模擬考、收心考也是一樣的道理。 用模擬考當收心操應該嗎?不應該。有用嗎?還真的有用。 不過長期下去會發生什麼事? 猛藥下久了,很多東西都偏離掉,學生看待考試與學習的觀念也會跟著扭曲。 (好像只是來學校參加考試跟檢討考卷而已, 教師上課很多學生都不聽,除非說會考,而教師也因為趕課壓力, 上課變成只是把進度run過去而已,其實學生考試還是靠自己回家讀的, 不來上課似乎不會怎樣......) 所以我說遺憾,這兩個字不是批評或責備, 這兩個字背後包含了太多難以言喻的無奈與無力。 其實我在這件事上真的花了很多時間,但我很少對周遭的人說, 因為說了大家幾乎都不懂,即使是學者也常是如此, 而我也會據此來評斷一個學者到底在評論課綱或評量時,到底是真懂還是裝樣子。 -- 抗暖化、環保、單車、淡北快速道路、遠雄巨蛋、蘇花高、 八輕、原民、白海豚、樂生、同志.....                     GREEN PARTY 綠黨非官方電子報 訂閱請至網址http://greenpartytwweekly.blogspot.com/ 部份電郵會掃到垃圾郵件,收信請至垃圾郵件夾予以復原。 綠黨板:GreenPar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17.126.36 ※ 編輯: memes 來自: 203.217.126.36 (10/09 12:42)
Redsofa:推!!! 118.166.76.27 10/09 18:16
vince02:講到課綱 高中英文新課綱是抄美國的 69.120.209.83 10/09 18:53
vince02:還抄的一字不漏 XDD 真是sxck 69.120.209.83 10/09 18:53
vince02:查了一下 有引用來源啦 應該 還好 XD 69.120.209.83 10/09 19:45
deadly:說的好!!123.194.150.199 10/10 10:29
Chengheong:請問美國課綱的網址? 謝謝!118.169.232.147 10/10 13:45
middlechi:感謝這篇 大長知識 114.38.3.232 10/11 06:57
pinksu7757:令人感動的老師....!!!!140.119.232.226 10/15 11:04
tdl:美國課綱?哪一州? 99.8.4.250 10/15 15:02
l222:令人感動的老師+1125.231.101.155 10/15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