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應該有資格評論這新聞。 ※ 引述《larry75313 (阿喜)》之銘言: : 什麼是村長?小學社會科太難!挨批 : 2010/11/07 :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 : 社會好難,小朋友真無奈。本報資料照片 : 「什麼是聚落?」「台灣島形成的證據有哪些?」這不是大學學測,而是國小社會科考題 : ,小學生頭大,也考倒一堆當「孝子、孝女」的家長,上臉書痛批「是要考台大?還是要 : 考哈佛?」 : 不少學識俱佳的知名人物,參加當紅電視節目「百萬小學堂」,敗在國小社會科,引起觀 : 眾討論。上班族張麗芬說,讀小三的孩子沒上學前,她以為國語、數學等主科才是最難的 : ,沒想到竟然是社會科。 首先,不叫社會科,現在叫社會學習領域。 再者,百萬小學堂的題目根本不是國小的學習內容, 把重視娛樂效果的節目等同國小教學現場,後續會造成很多問題。 (錯誤的概念會導致改革時採用了錯誤的方法,這種事大家應該都很有經驗了) : 例如「社區發展協會是什麼組織?」十個大人裡恐怕九個答不出來,卻是小三學生的考題 : ;高雄縣的萬山部落在哪,張麗芬說,「我都不知道」,卻要學生回答萬山屬於哪種聚落 : ?孩子已向她提出:「我要補社會。」 有些東西大人不知道,但那不代表孩子不該學。 國小中年級的社會原本就是以學生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縣市鄉鎮」、「社區」為範圍。 我認為讓孩子去觀察居住的地方是否有「社區發展協會」是有必要的。 不過這牽涉到任課教師與出題者的概念, 如果教師只是直接考課本的「社區發展協會是什麼組織」, 或者學生並不住在「萬山部落」但卻要考萬山部落,那是該教師不夠專業所致。 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教師事前已經提供學生足夠的資訊, 讓他去判斷「萬山部落」是屬於哪一種聚落, 背後使用的指標可能是1-2-4與1-2-6,那麼還算可以說得過去。 (雖說中年級的範圍在縣市鄉鎮,但也不是全部都只能侷限在這裡) : 洪姓家長在臉書上痛批社會科內容,指女兒剛上小五,社會科平常考就不及格,經她了解 : 才發現小五生就要了解,從高速公路南下,會先經過「苗栗丘陵」、還是「八卦盆地」, : 還有台灣哪些鄉鎮在北迴歸線以北、哪些在北迴歸線以南? 這點我覺得還好,不過也有個前提。 倘若教師的考題附上地圖,然後要學生透過觀察地圖來寫出這些地點, 那這樣的題目絕對是正確的。 因為背後所欲評量的指標是1-3-4,而不是背起所有縣市鄉鎮與地形的位置。 但如果出題教師根本沒放地圖就讓學生直接寫,那還是老話一句,不專業。 : 洪姓家長抱怨,最扯的是,有的老師沒有拿過一張地圖講解,只是放影片,其餘就送學生 : 三個字「背下來」。 這點確實「非常」不專業。 因為1-3-4是五年級上學期非常重要的一條指標,不看地圖是不行的。 : 「真的太多元、太沉重了」,長治國中校長黃賢德本身也是國小四年級學生家長,驚訝孩 : 子對社會認知還不足,就要學地方制度、台灣地理等艱澀內容,還有住在鄉下的親友向他 : 反映,書本教的「村長」、「社區」和實際差那麼多,孩子根本感受不到。 這裡可能也是教師不夠專業導致的。 小四的學生應該以所生活的地方為主,教科書內撰寫的「一定」是「村里長」, 而不是只有「村長」,這部份本來就是教師要依照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的。 (課綱裡寫得很明白) 不過雖然這麼說,我還是會覺得如果這位教師是以居住地區為主, 然後輔助做簡易的地方制度補充,那是很合理的。 雖然課綱中沒有很明確要求中年級要學會這部份的體制, 但如果學生只知道自己鄉鎮市的行政區劃分,那之後還會一直遇到一樣的問題。 : 在高職任教的黃正偉說,社會科的內容太多又太雜,孩子的學習缺乏一貫性,有些答案連 : 大人都找不到,「答案可以找,但是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 : 立委盧秀燕就曾在質詢時,拿小三社會科題目,當場考倒當時的教育部長鄭瑞城,但是社 : 會科的「災難」一樣沒有改變。家長心急地說「好好的社會科,變成這樣,難道沒有人看 : 見嗎?」 盧委員當初的質詢被我們拿來當笑話說(但這也不是她的錯,會這樣想也是難免的), 因為小三的社會本來就應該以居住的縣市鄉鎮為主, (最近又有一種趨勢,更侷限於鄉鎮社區) 可是因為課本不可能根據每個鄉鎮(甚或者每個社區、學校)來編, 所以這裡的教學應該是以課本的分類(舉全台的例子)為主幹, 然後帶學生去觀察(或者直接由老師來教)居住地的實際情況。 我個人對這篇報導的看法是: 它反映出來的不是「社會科內容很難」, 而是台灣有非常多老師仍使用舊式的教學與概念來理解新的內容, 家長只是把這個現象直接反應出來而已。 不,說新也不新了,九貫從暫綱到現在也要十年了耶...... 我不認為課綱跟教科書沒有問題, 但我以為更大的問題來自於基層教師的專業度不足。 我不是在責備基層教師(我自己也是一線教師), 而是我們的教育體制並不鼓勵教師發展教學專業, 所以會造成後續這些情況,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以為像這樣的新聞寫得很淺白, 但如果是主事者,就應該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去理解背後真正的問題所在。 不然如果只是照原有的模式去理解或做改進, 那無論改幾年都還是一樣。 就像我到現在還看到有人挖課文在出填充題, 或者隨便在三升四、五升六換版本的, 有時候真不曉得該說什麼......orz -- 30歲以前的李根政,除了在學校教書外,便沈浸於藝術創作中,認為那是畢生 的追尋,但,「我是要以行動愛護這塊大地,或只是要幫大地畫遺照?」           GREEN PARTY 綠黨電子報 訂閱請至網址http://greenpartytwweekly.blogspot.com/ 部份電郵會掃到垃圾郵件,收信請至垃圾郵件夾予以復原。 PTT綠黨板: 國家研究院-->政治,文學,學術-->PoliticMan-->GreenPar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17.1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