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90257 (替天行道)》之銘言: : ※ 引述《handsomecat3 ()》之銘言: : : 這裡有些基本問題要釐清: : : 1. 到學校教育的目的僅是為了「脫貧」嗎? 如果是的話,那如果有其他的不用靠 : : 受很多學校教育就能賺錢的更快的方式,那就用這個方式就好了啊,何必去學校學 : : 一些自己不想學的東西呢? 現在工作又難找,讀了很多書又不一定能「脫貧」, : : 這麼一來,受學校教育現在連「脫貧」這個目的性可能都不成立了, 說不定還會被 : : 「反智主義」所嘲弄:"哀,書得那嚜多,賺的還不是沒我多,你以前讀書的時間我都 : : 拿去吃美食,把妹妹,到處吃喝玩樂" 反智主義就是說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 : : 有害而無益,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中國文革期間的讀書無用論不就是如此嗎? : 單就脫離貧困這點來說 學校教育是比較簡單的管道 : 學校可以學到知識和技術 現在社會的環境 要找到工作 不可缺乏的就是知識和技術 : 所以學校教育對幫助脫貧是有用的 二十年前的確如此 如果能擠進高教窄門 等於在高等教育這方面有能力可以進入社會競爭 取得好職業 學校教育對幫助脫貧有用的觀念 對基礎教育(國小國中)來說是沒有太多的疑問的 但在台灣現今的高等教育(大學 研究所) 反而有很多陷阱 很多家長反而是陷入這種陷阱中 結果子女反而更陷入貧窮陷阱...... : 讀了很多書不一定能脫貧 那反過來問 有一定能脫貧的方式嗎 : 認為讀很多書但賺錢賺得少 所以讀書沒用 是把讀書跟賺錢放在一起的邏輯 : 但受教育的功用就只是吸收知識和資訊 要怎麼用這些知識就要看個人 : 可以用來賺錢 用來研究 或只是用來打發時間 : 所以受教育不只是跟賺錢扣在一起 學習不等於讀書 讀書只是學習的方法之一 這點如果大家分不清楚 那麼就容易落入陷阱........ 有很多一技之長不是光靠讀書可以學得的 但很多家長一直以為讀書是成功的秘訣... (因為這些家長只能以簡單推論方式得到這種觀念 但這樣的推論往往錯誤一堆...) 很多學生其實是有意願學習他們想學的一技之長 但是家長卻要他們繼續讀「有前途」的書 反而扼殺了學生學習的機會與動力 台灣實在太強調「讀書」這件事 卻忽略了其他的「學習」方式 大學也不完全是讓你「讀書」的 大學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學習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自我學習能力 自我負責的能力 人際關係等等 : : 2.如果到學校受教育不是僅為了脫貧,那教育的目的有哪些呢? 這個修過教育概論 : : 的人可能都能洋洋灑灑講出很多,不過我想提出的是: 這些目的難道一定就得透過學 : : 校才能達成嗎(實務上能否達成,也是個問題)? 如果能透過其他方式(如在家自學)達 : : 成,那也就不需要學校教育了啊! 學校教育能否提出某些不可取代性、必要性的功能? : 現代學校教育本質上是因應工業社會而出現的 : 讓國民有一定的素質可以到工廠上班 : 並且透過安置的功用讓父母可以安心上班 增加生產效率 : 最重要的 讓學生社會化 產生共同的意識形態 : 上面三種目的 都是很難被取代的 對 這些就是基礎教育的目的 也是為何基礎教育應該講求學習機會的公平 但到了較高等的教育 應該走向專業多元分化 可是因為多數家長並不了解這層面的意義 反而以為只要學歷高就會有工作 以為只要多讀書就有工作 這些迷思也造成現在高等教育一堆的問題 : : 3.一些人反對複製階級的不平等,還是落入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 : : 窠臼上,為什麼不想想偏鄉地區有什麼自己的優勢之處? 通俗點說,就是你玩你的 : : ,我玩我的,你高雅打橋牌,我俗點鬥地主;你高端下圍棋,我上聯眾專攻五子棋 : : ,大家自娛自樂,互不影響,在各自的地盤裡作各自的主。 : 此外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是有它的道理 : 受教程度越高 能選擇的就越多 : 博士生 可以往下做小學生程度的工作 但反過來 小學程度的人能做博士生的工作嗎 再一次強調 受教不代表就是讀書.... 提早進入職場也是種受教 向師父拜師學藝也是種受教 不同的地方 只要肯學習 努力學 都能有所成就 而非一味讀書 因為讀書並非是每個人的專長和興趣 如果的的專長或興趣都不在讀書上 又要和一堆人競爭 根本無法脫貧.... 還不如早點培養一技之長進入職場競爭 ------ 如今大學教育的門檻大幅降低 便是害死一堆人的陷阱... 如果不是因為興趣或能力而就讀大學的學生 (富裕家庭除外 反正不愁吃穿 子女的未來早已有了基礎保障 但窮人往往看不出這點...) 進入大學後 如果不認清事實和未來方向努力學習 這四年反而是蹉跎光陰 還要背負龐大學貸債務 出了社會 技不如人 學識也沒特別突出 容易會面臨重大的現實打擊 如果四年前認命(不是讀書料 但總能找到其他專長)出社會累積經驗 這四年的經驗 加上收入的儲蓄 不是反而好很多嗎.... 而且並非出了社會就再也無法返回學校 有了社會經驗反而會讓很多人知道學習的可貴 如果有機會再返回學校讀書 往往能更加把握機會與掌握學習方向 (這也是為何北歐許多大學會保留1/3以上的名額給有社會經驗的人就讀) ---- 因為把學習窄化為讀書 所以台灣的技職教育已經被扭曲 原本應該是將更多的教育資源投入技職教育 以提高其品質 但結果作法卻是廣設大學.... 錯置了寶貴的資源 也讓人才的配置出現嚴重問題 如果家庭富裕 這些問題可以靠家長的資源彌補和解決 (另外不可否認 不少社會成就較高的家長早就看破這點 沒落入陷阱) 但如果家庭不富裕 卻以為這樣就可脫貧 反而是落入了更大的陷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2.210
stevegreat08:看到這篇我猶如文殊菩薩聽到佛祖揚法那樣感動到哭了 03/07 06:15
stevegreat08:這篇把台灣人的弊病完整的接露出來,所以很感動啊.... 03/07 06:16
stevegreat08:脫貧最快的方法是學習能力與適應力,絕對不會是學力, 03/07 06:17
stevegreat08:拿到文憑不代表你就真有在社會生存的能力, 03/07 06:17
stevegreat08:像某迪士尼卡通的台詞:不用學到微積分,只要知道四個 03/07 06:17
stevegreat08:兩毛五等於一塊錢就可以做生意了!! 03/07 06:18
ImprovingMe:push 03/07 07:26
WonWonDog:推!! 03/07 11:49
skyknighter:推 03/07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