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在上一篇的文中有提到 家庭型態的轉變 或許很多人會說 現在的父母 雙薪家庭 所以沒空陪小孩 但這是其中一個轉變 (有時 這說法成為很多家長逃避責任的藉口.....) 現在的家庭結構逐漸變成小家庭 過去就算父母忙於工作 大多數家中還是有其他親戚 許多家庭的小孩數目也不止於一兩個 由於子女數目多 所以較大的小孩也能分擔一些家務 照顧年齡較小的弟妹 所以整體來說 過去孩子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恐怕比今日多更多 (另一方面 要照顧弟妹 家境不富裕等情況 也讓許多孩子更早獨立及培養更多責任感) 現在的家庭 父母就算有時間能陪伴子女 但不少家長將孩子課餘時間 排入安親班 補習班 才藝班和家教 這些活動都占去不少家長可與子女相處時間 另外休閒生活的改變也對家庭生活產生不少衝擊 電視 電腦 網路 無形中讓許多家庭家人間的互動減少 這些現象對於家人之間關係疏遠的影響恐怕遠大於雙薪家庭所造成的影響 很多家長等到發現與子女的關係越來越淡薄 想要再建立起良好關係時 往往已經太晚 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關係 又如何能夠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2.210
frilly:你談的是大家都認同的常識,可惜表相的背後還有很多原因值得 04/24 15:23
frilly:探討,像常常未必是家長發現與孩子關係淡薄,而是孩子發現怎 04/24 15:24
frilly:麼跟父母的代溝差那麼大,而要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往往還 04/24 15:25
frilly:有很多結構的因素要去考量.知道了以後才能去理解 為什麼 04/24 15:25
frilly:家長多想家庭和樂,卻總是有些家長有心卻無力. 04/24 15:26
frilly:我前兩篇寫出部分why,這也是我認為政策難以介入的原因之一 04/24 15:28
frilly:現代孩子們生活的重心已不在於家庭,而是學校.所以學校只 04/24 15:29
frilly:好承擔太多本是家庭負責的功能了.難怪啊有些學生會叫我爸-. 04/24 15:31
ImprovingMe:請參考德國的法律,就有法律介入家庭教育的相關法條 04/24 18:19
frilly:可否提供及轉譯作為參考其介入向度為何 我看不懂德文-. 04/24 19:13
frilly:不過其實我也挺質疑德國學生在校時間有比臺灣多嗎? 04/24 19:18
frilly:都會區家庭生活恐怕不足在校時間一半(睡覺除外),如此我們還 04/24 19:19
frilly:能要求家庭負多少教育責任,恐怕就十分有限了.畢竟互動時間 04/24 19:20
frilly:還有結構因素等要考量的話,現代父母的苦水恐怕也不少. 04/24 19:21
frilly:據我所知政策能努力的是改變學校上學時間,配合家長需求 04/24 19:23
frilly:另外還有些介入的例子是要求學校每週三,五不得出功課 04/24 19:27
frilly:藉以促進家庭教育發揮功能. 04/24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