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tevegreat08 (暴君)》之銘言: : 國文課本是否可以透過「公告統一選文」, : 譬如說,公告統一版本的文言文選約100篇, : 也就是九年內,讓學生們先讀會這100篇, : 至於多的再由老師補充如何? 這個不熟不敢回答。 : 其次,如果縮減國小「學科」的時數, : 開放「社團活動」或「在社區服務」的時數, : 進而,減少國小的年限,讓國小只是初級社會化的地方, : 至於比較繁重的學科課程,改由國中與高中負擔, : 如果對升學沒興趣的,就讓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分流, : 如此是不是能夠減少小學生的負擔呢? 這裡有點小問題。 其實我非常贊成增加社團活動與社區服務的部份, 這些也是課綱中很期望可以重視的, 但因為執行上很麻煩,因此有實際進行的學校不多,很可惜。 (而且也沒被重視) 不過國小基本上並沒有課程繁重的問題, 大多數學生嘻嘻哈哈的,快樂的很, 不少年紀較小的學生還會覺得暑假好無聊,快點來學校上課比較有趣。 國小較大的問題應該在少數無法跟上課程的學生, 他們多半在低年級的學習就跟不上了, 雖說有補救教學,但持續這樣升上去一直有新課程,學習內容又多以之前的為基礎, 所以怎麼補也補不起來。(通常這些學生也不怎麼在意) 與其說應該把繁重的課程挪到國高中, 不如說國高中應該減少「重複訓練」的評量方式, 加重在社團與「社會服務」的這個部分,對人格的培養才會比較完整 : 最後,數學科與自然科學的安排也是個問題, : 一般人以為,讀社會組就可以不用數學,但是商科的都需要數學, : 而在進行一些研究時,也需要用到統計的觀念, : 那麼分組後,讓社會組不重視數學,會不會反而不利未來研究呢? : 再者,自然組對於社會人文科學也十分輕視, : 對於研發一些軟體,或者一些與社會科學結合的科學研究, : 會不會也造成許多阻礙呢? : 一個好的遊戲,或者好的軟體等,都需要美感與社會文化的結合, : 譬如,蘋果手機之所以成功,就是美感、人類需求等結合 : 我在想,如果減少國小時數與年限, : 把一些繁重的公克挪到國高中,會不會對教育比較好呢? 這觀點很贊同,社會組與自然組分得太開是會造成很多問題的。 其實應該明確規範出哪些是「基礎該學習的」,無論文理組。 可惜問題就在後續的升學考試,在現有的制度與價值觀下, 提早區別開文理組,然後把時間花在特定學科上,確實對應考比較有利...... 於是我們的教育也愈來愈畸形。 之前教育部說要玩補救教學也總只想到數英, 國社先不說,其實欠缺基本的美術與音樂能力也應該重修才對。 對大部分人來說,把三角函數忘光光對他們的人生並不會有太大影響, 但美感教育卻對他們日後的人生影響很大。 不過解決問題的方式應該不在國小年限縮短, 或起因於國小課程太繁重, 而是在國高中以上的教育過於扭曲。 (雖然國小也不怎麼正常,但相較起來倒還勉強在軌道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17.1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