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全世界最大的教室是不是就是你眼前的螢幕呢? 螢幕 - 無論是筆電、iPad、手機甚至電視 - 都佔了年輕人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本月在 倫敦的一場學生示威活動落幕時,最後一群示威者很自然的-坐在人行道邊上拿出筆電, 這些筆電閃閃發光好像營火。 娛樂、社交及訊息都呈現在螢幕上。各種全球線上學習計劃也在這裡進行。其中Khan Academy數位學院這個美國免費線上教學服務幫助年輕人補課並讓孩子獲得更多教學。如果 你還沒聽過,可能很快就會在晚餐活動上聽到了。最新數據顯示每月使用該網站的人數一 年連三翻已高達350萬人。寬頻、筆電及類似iPad平板電腦的組合都在推動這種線上教學服 務成為主流。 Khan Academy數位學院有上萬如數學和科學的教學影片,而且是互動式,讓個別學生能測 試自己是否有進步。學生亦可用觸控式螢幕直接解答問題。就是這麼簡單-YouTube加上數 學三角再加上互動白板-這些影片已被下載8500萬次。 該數位學院的線上課程是免費的,但卻有很有錢的朋友。它的根據地在矽谷而且快速成長 ,這很像數位產業的崛起,而非教育產業。Bill Gates說Khan Academy數位學院是改革的 開始,他和孩子們都使用該學院的課程。他不只稱讚該數位學院,至今還捐款550萬美金 (350萬英鎊)。Google則提供200萬美金,提出"雲端運算"創業家Sean O'Sullivan捐出500 萬美金。 Khan Academy數位學院校長Shantanu Sinha表示該計劃是"教育大轉型"的一部份。線上教 育唾手可得的特性能讓教育轉型。任何有網路連線的人即可獲得線上資源,無論住在哪裡 都可以。"便宜的平板電腦將到處都有,取得資訊將像取得乾淨飲水一樣容易。偉大的教育 將被視為如同喝水一般稀鬆平常。" 平板電腦的出現改變了遊戲規則,它具備友善學生的條件-可親、可攜性高而且價廉物美 ,他預測100美金的平板電腦很快就會上巿。牛津大學研究顯示網路現在是"下一代使用者" 的資訊寶地。驅動Khan Academy數位學院的另一個關鍵為個人化教育的理念,孩子能依自 己的步調學習並進步,而非被限制在教室裡和各種不同能力的同學學習。個人化教學的想 法非常受到重視,紐約便在進行智慧型教育iZone實驗教學計劃。Khan Academy數位學院網 站讓學生隨著有架構的課程上課,其中有許多影片及測驗,並以各種語言授課。 這並非取代學校或老師,該數位學院還有自己的暑期班,並與舊金山的學校合作。不過這 的確讓大家意識到學校和大學的未來功能-更別說美國學院每年收取學生的學費高達5萬美 金。另一個令人驚訝的是Khan Academy數位學院只有一小群人,至2011年11月止只有20名 員工,卻有百萬名來自全球的學生。 最早開啟免費一流線上講課的是類似蘋果iTunes音樂及影片下載軟體的iTunes U。iTunes U資源豐富,每天來自全球1000所大學包括非常著名的大學講課和各種教材的下載有100萬 次。學生本月在倫敦、魁北克、都柏林、加州示威抗議學費政策時,同時間iTunes U有 50萬免費項目下載。甚至有自己的前10大,本周第一名是藝術家Rachel Whiteread在紐約 現代藝術博物館的一系列講課,排名在後的是哈佛、牛津、空大、史丹福和Nasa的課程。 這些可即時下載講課與平板電腦的出現習習相關。空大為全球最受歡迎的iTunes U教材供 應商之一,他們說下載到iPad的數量異常增加,而美國超過2,300個校區使用iPad。 但這對未來教育又代表了什麼?虛擬學校在美國教育系統愈來愈常見,學生在家自學,而 且有特許學校的同時,也有虛擬特許學校。這樣的數位創新有歐巴馬政府的支持,希望能 與南韓等國並駕齊驅。不妨為未來教育下這樣的標題:“我的老師是個應用程式。”而且 還能節省校舍磚瓦的費用,衍生出來的討論還有是否要讓營利機構介入銷售教育技術、測 驗及管理服務,這些可能都要外包而非教育界能自行解決的問題。 而這些討論反應出傳統教育的命令和控制本質,和線上無邊界的資訊,是有衝突的。牛津 大學網路機構的William Dutton表示傳統大學的方式難以與年輕人搜索資訊的方式一致。 網路為許多人在教室之外非正式學習的地方,大家會在網路上找資料,會利用維基百科或 其他搜尋方式。但是大學還沒找到整合線上資訊和傳統課程的方法。 到目前為止線上學位多為技職而非學術科目,同時是做為不能或不願付全額大學學費者另 一個較便宜取得學位的管道。Dutton教授期望能改變現狀,所有的大學能有所改變,至少 能混合學習,同時使用面對面教學和線上教學。 可預見的是未來學習者會更埋首於網路世界。牛津大學最近調查網路使用顯示下一世代使 用者便是會使用多媒體、可攜式上線工具,無論是筆電、手機或iPads 的人。當他們需要 新聞、資訊或搜尋事實時,最先找的就是網路。因此線上學習愈來愈不可能獨立於大學之 外。線上學習會達到其他教學形式達不到的地方嗎?它會複製所有的不平等嗎?但是是以 高科技的形式?Shantanu Shinha希望讓更多人無論收入或地理位置,都有機會以最有用的 形式接觸其所需的教材,這是線上平等主義:"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本文編譯自BBC教育網 網誌好讀版: http://0rz.tw/7nni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