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lectron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戀心)》之銘言: > ※ 引述《deathcustom (每天都是七彩繽紛)》之銘言: > 以下只是推測,歡迎一起討論 > Smith關於頻率響應部分,教會了很多可以"近似"的方法,所以他這裡帶過的 > 原因,大概只是要告訴我們,那個R對零點的影響遠大於對極點的影響.. > 而米勒算極點,也只是一種近似方式,擁有主極點的的電路,可以越接近.. > 這裡我不會想去算加了R的轉移函數,很難算,不如交給程式去跑可能更快, > 目的為了看原來極點和零點,與後來做比較.. > 最後可能發現,兩個極點的數量級差不多,只有零點被踢到無窮遠而已.. > 所以近似公式還是一樣,當然可以說是不嚴謹,可是今天他要是把轉移 > 函數算出來給我們看,或許更可以瞭解.. > 不過為了考試似乎又要會這個@@"..hmm 據說SMITH第四版的頻率響應部份,比較玩整集中在一個章節, 到了第五版之後,就被打散到其他章節了。 -- ○ Origin: 新竹教育大學 風之坊﹝bbs.nhcue.edu.tw﹞From: 218-168-133-241.dynamic.hinet.net
sasako:還好 我有讀過第四版呀 只不過章節有點換了而已.. 12/05 07:02
sasako:看得出來比較重視MOS的電路..在第九章可以發現 12/05 07:03
sasako:頻率響應 以前讀參考書比較多..完全集中的那種@@ 12/05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