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lectron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戀心)》之銘言: > ※ 引述《deathcustom (每天都是七彩繽紛)》之銘言: > 以下只是推測,歡迎一起討論 > Smith關於頻率響應部分,教會了很多可以"近似"的方法,所以他這裡帶過的 > 原因,大概只是要告訴我們,那個R對零點的影響遠大於對極點的影響.. > 而米勒算極點,也只是一種近似方式,擁有主極點的的電路,可以越接近.. > 這裡我不會想去算加了R的轉移函數,很難算,不如交給程式去跑可能更快, > 目的為了看原來極點和零點,與後來做比較.. > 最後可能發現,兩個極點的數量級差不多,只有零點被踢到無窮遠而已.. > 所以近似公式還是一樣,當然可以說是不嚴謹,可是今天他要是把轉移 > 函數算出來給我們看,或許更可以瞭解.. > 不過為了考試似乎又要會這個@@"..hmm 此推測是正確的...詳情請看RAZAVI大師的那本類比積體電路設計.CHAP 10後面的 有講到此電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夢之大地 逼逼ㄟ四 █▁◤ █ █ █▁▁ █ █ ▉▉▉ █▁ █ █ █ █ █▁◤ ※ Origin: <bbs.ccns.ncku.edu.tw> ◆ From: pica.Dorm-GD2.NC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