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lephan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42494 蕃薯藤-運動- 〈CPBL〉打著二軍反二軍(上) 黃金獵犬 12-19 22:45 好樣的李榮哲,可能一棒就把「二軍大夢」打進十八層地獄。 從去年楊天發提議,林德福支持主導的替代役、補充役男由職棒代訓制度實 行以來,一直打著「建立二軍」的旗號而無所做為,如今顯現出來的效應不但 是「打著二軍反二軍」,很可能演變成官商合作刨削台灣棒球運動的根,也可 能是一種資本主義短視近利、無所不用其極,壓榨有識者熱情,剝削球員權利 及未來的大陰謀。 體委會去年撥補代訓球員,開始代訓制度前,完全沒有要求職棒各球團提出 任何計劃,時間表只填了畫大餅式的「五年」,至於這段期間什麼時候該做到 什麼樣的事,一直付諸闕如。直到體委會研議,職棒代訓成效不佳,要把球員 要回來自行訓練,職棒聯盟才緊張地討論成立二軍聯賽的可能性,12月20日是 他們向體委會繳交代訓計畫書的日子。 據了解,各隊的計畫書內容相當空泛,有的二軍教練竟然只有一人,很難讓 體委會放心繼續把球員交給他們繼續代訓,只怕會愈訓愈遜。 代訓負面效應一一浮現 檢討這制度施行一年來,顯現的各項效應,正面的有La new、中信、興農和 誠泰、統一獲得適當的補強,各隊戰力更完整,球賽變得更精彩多元,而興農 牛也因張建銘的加入,在下半季脫穎而出,進而奪得總冠軍。 但負面的東西,卻是球迷和讀者所無法感受到的,首先是業餘球員失去選擇 工作環境的自由,哪一隊代訓就要加入哪一隊,除非你有本事在外流離一載, 力保身手不失,隔年再來報名參加選秀還有人要,或者更屌一點直接出國打小 聯盟。 其次是,球員簽約金直線下滑。2002年季前選秀除蔡仲南的600萬元外,黃 信福尚有300萬元,曾揚岳有280萬元,代訓制度實施後,2004年選秀狀元石志 偉的簽約金只有250萬元,獅隊陽東益、劉芙豪200萬元,王國進190萬元這已 是最頂級身價,潘武雄因無法接受興農牛提出含獎金但書170萬元,誠泰以電 話向沈鈺傑開出野手、180萬元條件後未再聯絡,兩人都是還沒跟球團人員碰 面,就因感受不到對方誠意而被迫拒絕加入,季中加盟的代訓役男簽約金有20 0萬元以上,就已種肯定(如陳克帆、陳元甲)。 平心而論2004年班新人身手不下於02年的黃信福、曾揚岳,但在身價的肯定 上相去不可道里計,這是因為球員市場供過於求,造成兩年前可能值350萬的 球員,在強制代訓制度實施後,至少損失了100萬元簽約金。對球員來說,形 勢比人強,機會可一不可再,即使少賺這麼多,還是得摸摸鼻子;對球團來說 ,每個球員都是俗擱大碗,簽一個少花100萬,月薪給他們10萬元就已是無上 恩寵,戰力不但可以立即獲得補充還達成年輕化的要求,真的是賺到了。 投資總要有回收的時候 不過對部分職業球團來說,帳不是這樣算的。簽一個好球員可能可以用到6 至10個球季,但簽約金的支出卻不是攤平在以後的6至10年,所以2004年度因 簽約金的赤字變成他們向母企業交待時的沈重負荷,在自己對未來沒有長遠規 畫能力,或者無法向母企業做出「未年X年可還本,Y年可轉虧為盈」的計畫、 說明下,無法向母企業繼續要求「冗員」的人事支出,所以裁員變成球團向母 企業交待時,直接想到最佳途逕,這種現象,也只能解釋成職業球團不但對未 來沒有企圖心,而且完全沒有方向感,沒有規畫和經營的能力。 2004年季前鯨隊把周政雄、陳威志等人,降入二軍月薪只給三萬元,逼得他 們為尊嚴和未來走路,季中誠泰在補進陳元甲、陳克帆等三人時,先殺掉柯良 宗、汪天祥、陳柏勳,獅隊季後殺掉教練二軍教練汪俊良、賴崇光,球員羅敏 卿、曾智偵、陳政賢、吳昭輝、黃信福、柯建鋒和郭文居,都是類似思考下的 產物。 球團當然可以解釋成,這是市場淘汰的自然法則,優勝劣敗半點怨不得人。 但這些人真的一點市場價值都沒有?或者已無法在職棒競技場上和別人輸贏? 未必吧,從極具潛力的打擊好手汪天祥,到狀況穩定、經驗豐富的羅敏卿誰說 他們上不了場,如果職棒球團真的要組二軍,他們會沒有適當的角色扮演嗎? 小犬只能說,在球團目前的計畫裡,他們沒有適當角色可以扮演,但目前的計 畫是什麼,計畫到什麼程度,答案只有球團自己知道。 獅熊二軍計畫有待時間驗證 當然我們不能以此就全盤否定,統一獅想組二軍、永續經營的決心。對統一 球團來說,三寶年事已高,但平均月薪18萬元,新陳代謝的考量下,釋出沒有 什麼不當,吳昭輝、黃信福雖具戰力,但獅隊用不上,不如讓他另謀生路,郭 文居經歷台灣大聯盟一路到統一獅,多年來沒有具體成長,也只能證明他不適 合吃這行飯,成為戰力外讓他放棄棒球夢也沒什麼不當。統一明年還會陸續補 進新血,二軍照樣可以運作,就如李榮哲在答覆蘋果日報時所講的:「會遲滯 幾年」。相對於兄弟象、誠泰COBRAS完全沒有運作,中信鯨的二軍只出現在嘴 巴上,統一獅是否堅持二軍計畫,仍有待時間驗證。 林華韋老師12月15日對職棒記者的座談中有提到一段,美國職棒為維擊大聯 盟的素質和戰力,平均每隊的農場都養了不少小聯盟球隊(AAA一隊,AA兩隊, High A一隊,A一隊,Low A一隊,和Rookie一隊),其中Rookie和A級球隊所真 正要培育的明日之星,不過三至六人而已,表現好的可以繼續往上升,其他都 是在小聯盟短暫球季來陪練的,球季結束後即解約,而小聯盟薪資真的很微薄 。 目前各隊的做法,也只有La new符合上述精神,他們為了培育少數資質不錯 的選手,讓一些資質普通但對未來懷抱夢想的年輕選手一併投入二軍訓練,所 以如果職棒六隊真的有籌組二軍的完整計畫,怎麼可能放掉上述這些現成的球 員? 「建立二軍」對多數職業球團來說,可能只是口號。按La new的計算,要養 二軍,一年至少要多支出2000萬元,除了La new是老闆劉保祐一人大力支持外 ,你覺得哪一隊有把握以具體數據向母企業說明養二軍的好處,甚至「未年X 年可還本,Y年可轉虧為盈」。當然,我也懷疑La new的浪漫熱情,在孤芳自 賞卻開銷不斷的壓力下,可以支撐多久。 如果二軍計畫,可能只是謊言或口號。那為什麼體委會、林華韋或者其他記 者或小犬,一直不戮穿這個謊言? -- 對我來說,319槍擊案, 就好像1999亞錦賽台日之戰馮勝賢最後漏接的那顆高飛球一樣 只是為歷史留下了一個意外的懸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3.8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