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lephant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Baseball 看板 #1VM4MsDg ] 作者: kukukuma (ku底一包) 看板: Baseball 標題: [新聞] 兄弟報喜 中職本土第1000人誕生 時間: Wed Sep 9 11:02:12 2020 https://sports.ltn.com.tw/news/paper/1398398 兄弟報喜 中職本土第1000人誕生 記者羅志朋/專題報導 歷經1萬1134個日子,中職聯盟昨登錄8名新秀,達成31年歷史千名本土球員里程碑,總計 1001人,中信兄弟今年選秀第4輪指名的內野手林志綱成為第1000名幸運兒,他驚呼:「 好意外,非常具有紀念性意義,很高興參與歷史。」 第31年達陣 新秀林志綱留名 原本中職歷年登錄993名本土球員,昨聯盟依序登錄味全龍林逸達、劉崇聖、趙璟榮、王 順和、林辰勳、廖任磊與兄弟林志綱、曾家鋐等8人,21歲林志綱成為第1000人。 林志綱是彰化人,他說,全家都是兄弟球迷,小時候爸爸常帶他去台中球場看兄弟比賽, 進場看球超過50場,最欣賞「恰恰」彭政閔,沒想到進職棒竟能與恰恰當同事,「我以為 超過千人打職棒了耶!沒想到還不到,意外又開心,希望能在職棒打越久越好。」 1990年3月17日中職歷史性首戰,4隊登錄70名本土球員,早期選手流動率低,除了1993年 添新軍俊國熊、時報鷹,1997年和信鯨加入,人數才有顯著提升,否則新進、離開的球員 都不多。 2003年兩聯盟合併,中職擴充至6隊規模,選秀制度逐漸成熟,挑戰職棒的本土球員越來 越多,即使2009年縮減為4隊,還是有許多人追夢,光這10年來,就有300多人擠進職棒窄 門。 據統計,台灣老師近30萬人、醫師近7萬人、台積電員工5萬1297人、律師1萬8028人、法 官2142人,職棒現役本土球員只有305人,奇貨可居。 流動率大增 嘟嘟、恰恰稀有種 擠進職棒窄門還不夠,站穩腳步、發光發熱的本土球員,就跟日本製壓縮機一樣稀少。中 職31年來,至少投300局的本土投手僅90人,超過2000打席的本土打者才93人,換句話說 ,能在中職長久發展的球員不到200人,潘威倫、彭政閔職棒生涯賺進逾億台幣,真的是 天之驕子。 【中職球員徐生明 5個非典案例之一】 中職歷年總計5名總教練曾兼球員,除了為人所知的黃忠義、曾智偵、林仲秋、王俊郎, 還有鮮為人知的徐生明。 教頭兼球員 史上第一人 1993年2月20日,時任味全龍總教練的徐生明登錄為投手,成為中職史上第一位總教練兼 球員,當時他強調,「球隊大幅領先或落後,我才會上來投,希望登錄是備而不用,也可 能一整季都不會投。」他該季完全沒登板投球。 登錄沒出賽 48人有徐總 中職31年來登錄1001名本土球員,其中48人完全沒有一軍出賽紀錄就離開職棒圈,徐生明 佔一個名額,還有王勝偉的哥哥王勝榮、張耿豪的哥哥張耿維、王豐鑫的雙胞胎哥哥王玉 麒、徐整當的弟弟徐整隆、張進德的弟弟張承駿。 另外,也有76人一軍打不到10場就買單,包括40名投手、36名野手,其中更有13人只打1 場就畫下句點。 【翻開一軍出賽錄 洋將竟比本土多】 加上昨天生涯初登場就扛先發指定打擊的統一獅羅暐捷,中職歷年曾在一軍出賽的本土球 員有869人,洋將則多一點,總計872人,其中日籍60人、韓籍13人。 中職首位日籍球員是1992年味全龍左投小川宗直,只投6場、9.1局就遭解約,最大咖日本 助拳人當屬4屆央聯救援王高津臣吾,他在美、日、韓、中職都曾拿下救援成功,現任日 職養樂多監督;中職史上最大咖洋將,則是在大聯盟狂敲555轟的曼尼。 中職首位韓籍球員為1994年俊國熊下勾投手韓禧敏,韓職生涯累計80勝、13場完封。 【台灣棒壇只有他 集滿TML還打中職 】 台灣大聯盟曾與中職共存6年,總計登錄165名本土球員,僅1997年高屏雷公內野手曹桐榮 無出賽紀錄,其中90人曾打過中職,但中職官方沒採計他們在台灣大聯盟的成績;換句話 說,其他75人彷彿不曾打過職棒。 特別的是,捕手湯登凱是唯一穿過台灣大聯盟4隊球衣,又打過中職的球員,2003年兩聯 盟合併,他被分配到誠泰,該季結束退役。 總計156名洋將曾在台灣大聯盟出賽,其中42人打過中職;日籍14人,曾效力三商虎與雷 公的投手宮下大輔,是唯一打過中職與台灣大聯盟的日本球員。 台灣大聯盟歷年僅1名韓籍球員,沒有韓職資歷的下勾投手金德七,1999年效力味全龍, 並助龍軍奪冠;球隊解散後,隔年隨教頭徐生明到雷公,當然也是唯一曾在兩聯盟打滾的 韓籍球員。 【淘汰率加速 更顯曾智偵高牆珍貴】 前統一獅鐵捕曾智偵是中職史上首位上場打擊的打者,也是45歲又138天最高齡出賽紀錄 保持人,他表示,最在意年紀最大出賽紀錄,背後要付出很大心血。 曾智偵回憶道,傳統上捕手多半打第6棒後的棒次,職棒元年開幕戰前一晚,他向總教練 鄭昆吉自動請纓打第1棒,希望用拚勁帶動士氣,「首打席獲保送,下一棒鄭百勝擊出二 壘滾地球,我滑二壘防止雙殺卻傷了腳,成為第一個受傷的職棒球員。」 曾智偵表示,當年中職成立是十分盛大的事,但初期發展不被看好,老三台不願轉播,一 隊頂多3名教練,跟日職沒得比;31年來,各方面進步很多,林智勝甚至拿到百萬月薪。 曾智偵說,兩聯盟搶好手期間,中職球隊曾到乙組辦測試會找球員,當時他在統一月薪18 萬元,台灣大聯盟開出5年長約,簽約金600萬元、月薪35萬元挖角,「我有忠臣不事二主 的觀念,加上統一待我不薄,沒想過要走,也不會遺憾。」只是,他退休22號球衣後來「 被復活」,讓他非常介意。 曾智偵認為,早期職棒老將身經百戰,除非受傷,否則年輕球員很難取代;現在職棒普遍 年輕化,淘汰速率很快,如果沒兩把刷子,打沒幾年就離開職棒圈。 【當年不選象 陳該發不悔出走中職】 陳該發是極少數從中職打到台灣大聯盟,再打回中職的球員,也是史上唯一在兩聯盟都締 造完全打擊的打者,但台灣大聯盟成績鮮有人提,他認為有些可惜,卻不後悔走過這一遭 。 陳該發1996年加盟三商虎,隔年達成完全打擊,1999年球季結束三商解散,他透露,「我 在三商月薪最多17萬元,解散後兄弟有找,開不到10萬元,台灣大聯盟開25萬元,想說兩 聯盟都可能倒,當然選錢多的。」 2000年陳該發披上嘉南勇士戰袍,隔年再寫完全打擊紀錄,他坦言,台灣大聯盟實力比中 職差,打起來較簡單,很幸運兩聯盟完全打擊機會都把握住,最後皆用三壘安打達陣。 2003年兩聯盟合併,陳該發被分配到第一金剛,2005年在La new熊退役,開啟14年教練生 涯。他說,「我不後悔去台灣大聯盟,到那裡有好表現,後來退休才能當教練,如果去兄 弟就不一定了。」 陳該發認為,台灣大聯盟選手素質雖較差,甚至被視為中職二軍,但職棒多4隊,給基層 小朋友希望,讓更多人願意投入棒球運動,「我希望台灣大聯盟成績能被認可,但這需要 時間,也許10年、20年,誰也說不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3.1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99620534.A.36A.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kukukuma (59.120.3.166 臺灣), 09/09/2020 11:03:35
pineapple824: 推 09/09 11:19
william12tw: 神奇第四輪 09/09 11:45
andy82116: 神奇第四輪 09/09 12:09
ultralarge: Hito 志綱!安打 志綱! 09/09 12:13
abcnelson654: 要證明自己不是謎之四輪呀!? 09/09 12:30
arext: 也表示人來來去去呀 09/09 12:32
amovie: 又是高志綱? 09/09 12:47
godnofriends: 又是志鋼 09/09 13:12
chi1125: 加油 09/09 15:22
gogo79979: 好酷,這也有紀錄 09/09 16:10
ahshao: 推推 09/09 17:00
jt0711t23: 跟航空公司第100000000名旅客一樣 09/09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