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urope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路圖文部落格版: 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95416283 來到劍橋旅遊,有個相當重要的體驗是一定要做的, 這就是在康河(River Cam)中撐篙, 體驗一下徐志摩筆下的「尋夢? 撐一支長篙」感覺, 這邊的遊船公司還滿多家的,規模、人員、用品也都是相差滿多的, 規模不用說,船隻的數量決定一切,人員的部分其實都很好, 但有的公司有穿制服, 有的公司感覺就很像是三、五好友弄幾艘船自己經營的小本生意, 用品的部分,船隻種類很多種,一般的泛舟、獨木粥都可以看到, 拿來划船的長篙材質也有金屬棒與木棒之分, 要體驗的人可以先上網作作功課, 再來決定要挑選哪一家搭乘, 這一次旅行社選擇的船公司售票處位於國王學院對面的店面中, 在國王學院前就有這家公司的人在招攬生意, 不確定是長期合作的關係還是路邊攔的, 這家公司的規模感覺比較小一些, 划船的工作人員看起來都像是大學生而已, 也沒有制服,穿著一般英國年輕人的T恤、襯衫而已, 雖然看起來不專業,但其實比較會玩, 在划船的過程中還會唱歌給我們聽, 讓我們體驗徐志摩的「在星輝斑斕裡放歌」的情境, 只可惜我們是白天搭船, 如果是晚上搭船,就更像再別康橋內的故事情景了! ▼ 這次的康河撐蒿之旅, 我們由位於 Garret Hostel Bridge 旁邊的搭船處離岸後,先往南行駛, 一路經過國王學院的草坪,再經過有著再別康橋的石碑處 (可惜石碑在岸上,由船上是看不到的),最後在通過數學橋後迴轉, 接著原路往北行駛,最北一直行駛到嘆息橋後,再迴轉往南回到搭船處, 整段航程大約40分鐘左右。 ▼ 這張是船公司的宣傳板,背景就是國王學院的禮拜堂, 特別跟招攬生意的人借來拍照, 他大概也是第一次遇到會跟他借板子的遊客吧! ▼ 這家船公司名為「Traditional Cambridge Tours」, 背面是遊船的時候會經過的景點與航線,票價的部分,成人一位20英鎊, 大約是1,000台幣左右,算是相當高的價格,團體應該有優惠價格, 以一艘船可以搭載10人的狀況來說,出一趟船, 短短40分鐘就可以收入1萬台幣,一天就算只作8小時生意, 一艘船就可以帶來近10萬的收入,如果船隊夠大的話, 一年下來的營業額是相當可觀的, 不曉得有沒有門路可以投資啊!穩賺不賠。 ▼ 這是船票,不過因為我們是團體, 不曉得一般個人拿到的票是不是也長這樣,還滿簡單的設計與感覺。 ▼ 我們搭船的地方是一個小碼頭,一次只能靠岸一艘船, 當客人多的時候,光上下船就要花上不少時間了, 這個船完全是由在後面撐蒿的人在推動與控制方向, 原本以為這個工作應該都是年輕力壯的男人來負責, 但這家公司的船伕中,竟然有一位女生,而且還是位不太大隻的女生, 難道推動這個船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嗎? ▼ 這一次幫我們駕船的人看起來都好年輕,感覺上好像是大學生出來打工的, 在行進的過程中還會跟我們聊天、唱歌、說笑話, 還會做出一些很耍寶的動作,整個過程其實還滿有趣的。 ▼ 在康河撐蒿,除了可以讓船伕幫忙駕船,也有很多人是自行駕船的, 尤其時西方的觀光客更喜歡自己來,兩種玩法的價格應該也不一樣, 有機會的話我也滿想體驗一下撐蒿的樂趣。 ▼ 在 Garret Hostel Bridge 旁邊的建築物是一座圖書館, 建築的造型還滿漂亮的。 ▼ 在再別康橋中,其實有一句滿重要的, 就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金柳指得就是柳樹, 由於夕陽照射在柳枝上反射出金色的陽光, 所以徐志摩才會寫下金柳這兩個字,在康河的兩側種了滿多的柳樹, 有好幾棵長得相當的高大,柳枝都垂到康河中了, 整體感覺相當的漂亮。去年到日本九州時,曾經到柳川去遊船, 整個情境與康河還滿類似的,不僅船長得差不多, 連在柳川沿岸也都是柳樹,有異曲同工之妙。 (柳川遊船: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56978174) ▼ 這座橋通往國王學院隔壁的克萊爾學院(Clare College), 這個學院的遊客入口一樣在王后路上,越過這座橋就可以抵達, 與國王學院比起來,真的是一個很小的學院。 ▼ 過了這座橋後,就開始進入國王學院的範圍了, 沿岸的大草坪是抵達國王學院的特徵,很好辨認。 ▼ 由康河上可以看到國王學院的禮拜堂與旁邊的建築, 一大片的草坪相當的舒服,在河岸邊有小徑可以行走, 看起來不像是學生的人都是觀光客,大家都是付費進入學院內參觀的, 可以揮揮手,互相打個招呼。 ▼ 這座橋就是連接國王學院兩側的要道,而刻有徐志摩再別康橋文句的石頭, 就立在這座橋的橋頭處,想要看這個石頭就要付費進入國王學院參觀, 一個人的參觀價為7.5英鎊,最近不知道有沒有漲價。 ▼ 過了國王學院的橋後,繼續往前行駛,康河的河水看起來有點綠綠的, 這是因為在河水中有很多的水草, 再別康橋中也有提到「輭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青荇是一種水生植物, 在康河中生長的數量相當多,站在岸邊就可以看到一堆, 所以河水才會看起來綠綠的。 ▼ 在康河中也有很多小水鴨,這種小水鴨在歐洲還滿常見到的, 走遍歐洲這麼多國家,幾乎都可以在河中看到小水鴨的蹤影, 成群結隊的相當的壯觀。 ▼ 划著划著我們來到了數學橋,這一次我們會穿越數學橋的下方, 可以近距離的來觀察數學橋的構造。 ▼ 由橋的下方仰望橋底,其實是可以看得出來螺釘的位置, 在每一根木條的連接處都有螺釘在上頭鎖住, 因此數學橋沒有使用任何螺釘的講法,不攻自破! ▼ 過了數學橋我們就迴轉改往北行了,上方這座橋就是銀街橋, 也是我們最初來到劍橋經過的地方, 過了橋下就是另外一家船公司的大本營。 ▼ 這一次我們這一團,一共包了4艘船,四艘船同時出發橫行於康河上, 往來船隻看到我們都要禮讓(別扯了!又不是官府出巡), 雖然康河的河面還算寬,但是橋墩的間距大小不一, 我們曾經嘗試一次4艘船同時穿過橋下的同一個橋孔, 這需要高超的技術才能辦到,不然就會撞橋墩了。 ▼ 由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來,在康河的兩側有很多的柳樹, 柳枝垂擺,相當的漂亮。 ▼ 這一家人選擇自行駕船,由爸爸在前方顧著兩個小孩, 媽媽奮力的在後頭撐蒿,我們只好給予掌聲,請她加油了! ▼ 在康河的兩側有著很多的建築,分屬於不同的學院, 當中有很多建築應該都算是古蹟級的,值得好好欣賞。 ▼ 較靠近北方的這片草坪,這邊的鴨子比較大隻一點, 看起來是小水鴨長大後的樣子,但是看起來又有點像是鵝, 到底是什麼鳥類,可能還要多找一點資料才能確定。 ▼ 最後我們來到嘆息橋(Bridge of Sighs), 這座有名的景點屬於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 這座橋是由亨利·哈欽森於1831年建造的, 雖然源自於義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 但是在外觀上倒是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都屬於「廊橋」。在英國境內有兩座有名的嘆息橋, 一座位於劍橋大學內,另一座位於牛津大學內, 為何大學內多會有嘆息橋呢?據說是學生進學院去看成績後, 發現被當掉了,所以回程時在橋上有感而發,而發生深深的嘆息, 故名嘆息橋,真實性如何我是不知道,但該不會是怕學生跳河, 所以設計成廊橋的方式吧!這座橋其實相當的漂亮, 而且還滿有味道的,很值得來這邊看看一遊。 ▼ 橋上有塔狀物,看起來與哥德式建築的高聳尖塔頗為相似, 當初在設計時不知道有沒有參考到這一點。 ▼ 這個建築是聖約翰學院的圖書館,上頭爬滿了植物的外牆相當的特別, 也是非常的漂亮,可以趁著撐蒿的過程中,拍一張照片留念。 ▼ 康河在1947年5月14日曾經發生過河水氾濫的災害, 在橋墩上還刻有當時的水位高度,西方人還滿喜歡這樣做的, 之前去布拉格時, 也在查理大橋下看到之前洪水的水位高度標示 (詳情可見: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post/330807584), 算是一種歷史紀念吧!在1947年的康河洪水中, 三一學院的一座圖書館被洪水灌入,很多書籍包括莎士比亞的手稿, 都被水淹沒了,損失慘重。 ▼ 這一帶的柳樹種植的更多,連我們的遊船都被岸邊的柳枝纏住了。 ▼ 橋上的兩個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兩個戴著帽子的英國人, 應該是大家對於英國紳士的刻板印象, 真正的英國紳士出門都是穿西裝、戴帽子的,大概就像照片中這樣, 不過現在在路上越來越少看到這樣的裝扮,時代也是在進步的。 ▼ 上了岸之後,我們要直接去吃午餐, 在搭船處旁邊的 Garret Hostel Bridge 拍攝一下康河的景色, 居高臨下的角度相當的好取景,可以看得出來在康河中泛舟的人還不少, 悠閒的旅遊方式。 ▼ 康河撐蒿,搭配河邊的柳樹與後方的古老建築, 這樣的景觀非常的漂亮,可以拿來當作電腦桌布使用。 ▼ 除了一般的撐蒿外,還有這種獨木舟與板舟,這兩種船因為較為細長, 維持平衡不易,也比較容易翻覆,因此要特別穿上救生衣, 一旦落水後還可以浮起來。 ▼ 我們一行人沿著 Garret Hostel Lane 走向王后路, 這條路還滿小的,兩旁都是高大的樹木與小溪, 走在這樣的小路上,感覺還滿舒適的。 ▼ 在旁邊的小溪中發現剛誕生沒多久的水鳥寶寶,好小一隻, 跟在媽媽的後面,模樣相當的可愛。 ▼ 轉到王后路後,第一個看到的是克萊爾學院的遊客入口, 由這邊進去後跨越康河上的小橋,就可以進入克萊爾學院的範圍內了。 ▼ 在這邊也可以看到國王學院的禮拜堂與建築, 看得出來一直到康河邊都是大草坪,上頭還有養著牛隻, 不知道牛隻算不算是學院的財產啊? ▼ 這裡是國王學院的入口,由這邊進去才可以看到再別康橋的石碑, 如果很想親眼看到那個石碑,就花點錢買票進去逛逛, 還可以順便參觀一下整個國王學院。 ▼ 國王學院入口的旁邊也是這樣的小溪與樹蔭, 不知這些樹木是否就是榆樹, 是否就是再別康橋中的「那榆蔭下的一潭」。 -- 要如何成為一個好的Project Manager 除了要先天的天份後天的努力豐富的學識之外 還需要加上完美的運氣 在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美的運氣 === 個人網誌:http://g8906011.pixnet.net/blog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33.4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EuropeTravel/M.1413977442.A.3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