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xamin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很高興今年能考上,因為準備期間在板上收集很多有用資訊,所以也來PO心得文回饋大 家,請大家不吝指教.心得內容是我覺得最好的唸書方式,不過並不是我的準備方式,就像 自己是實驗品一樣,以"如果還有下次,我會怎麼準備"來建議大家. 今年(99)高考是我第二次參加高考,離職後兩個月就參加了第一次高考(98),所以此次 算是準備了一年兩個月考上的.(我是全職考生) 這篇心得文在單科心得方面會較弱,我主要想跟各位大大分享我整體準備的概念,以下 是我的分數分享 98高考 科目 98高考 99高考 ----------------------------------------------------------------- 國文 申38測16=54 申44測16=60 單操輸送 68 63 法學與英文 52 60 儀分 40 72 程序工業 43 56 物理化學 9 60 有機化學 27 79 化學反應工程學 40 61 ------------------------------------------------------------------- 加權總成績 40.87 64.13 大學是私立化材系畢業,大學考研究所時有補習(上過單操輸送 物化 反應工程),不 過已經過了研究所兩年 當兵將近兩年 工作兩年,很多東西都忘光光了,還好所有資料都還 留著,也都是當時的筆記,恢復記憶較快. 不急著做考古題,而且考古題再出現的機率很低,做考古題重要的是能讓我們抓到考試 方向,這幾年的命題方向及題目的形式,做考古題是要讓自己不要看到題目時有太多的驚訝 ,"怎麼會出這樣的題目???". 一開始是先把書單列出來,書單以已考上學長的作為參考,參考書都備齊後,一科科 做筆記,我認為自己的筆記相當重要,考試前要快速複習就靠他了,不可能抱著一本本厚厚 的課本到考場吧! 我以26孔活頁紙做筆記,每一科在做筆記前先大略看過考古題,不必做,只是要大概抓出 題方向 出題方式及考試的難度到哪裡.第一次做筆記時很辛苦,內容多又生澀,定一個目標 每天唸幾頁原始資料,並完成筆記,唸書時頭腦要隨時回想出題方式,"這樣的內容有沒有可 能變成題目","如果變成題目的話老師或怎麼出"(沒錯...就是猜題),這樣才能做出最適合 高考的筆記,所以我的筆記並不適合台電中油考試.要考台電中油的話,一樣先"看"考古題 抓出題方向及難度,再做不同的筆記. 這樣一科可能會花上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要有耐心,不要急,這是基礎,基礎打穩了題目 稍微變化你一定都還可以應付. 每一科的第一次筆記完成後,唸第二次開始就以唸筆記的內容為主,這次就輕鬆多了,花 的時間也會顯著縮短(不過還是要定計劃給自己些許壓力,不然還是會花很多時間),第二次 唸完後,以正在考場的心態做最近一年的考古題,要真的"做"出來,不要用"看"及"想"的,做 完後將不會的資料補充進筆記中;這時活頁紙就發揮功能,可以隨時插入新的內容. 如此依序下去,每次每科唸完都做考古題,並補充筆記內容,這樣考試前就拼命複習筆記 內容即可,無須一直抱著教科書到處跑. 考古題只做三 四年,我認為更早之前的考古題方向已經不太一樣,所以我都沒有看. 讀書計劃一定要做,先做長程計畫,即現在到考試前還有多久,到考試前要複習幾遍,把 時間點做出來,再做短期計劃,每天進度等等,每天早上唸書前規劃早上 下午及晚上的進度 給自己些許壓力才不會"唸不下". 每星期給自己一天假期,放鬆一下(例如我都選圖書館比較早關門的星期六). 考試倒數前兩天放假一天或一個下午,因為考試的三天內,除了白天考試外,晚上還要複 習隔天要考的科目.我會有唸到第三科已經將第一科忘的差不多的狀況(時間相隔三四個星 期),我認為是內容太多,第一天考完試會對第二天考試科目沒什麼信心,然後快速複習第二 天考試科目(不過還是會11點以前睡). 我的觀念是從不放棄,就算非常有把握的科目也一樣,考試前不要浪費任何時間,多背了 一個有用公式就多了一個機會,多記了一個製備過程,總分可能就多了一分. 以上是我概念性的心得,接下來為各科準備心得. 一.國文: 作文及選擇題沒花時間再準備,公文我參考青草茶大大的解說,整理成一份兩張的自己筆 記,內容都確認無誤後就收著沒再看,考試前一兩天再花些許時間記格式. 二.法學及英文: 英文部分也沒花時間準備;法學我曾經花了三天時間背得滾瓜爛熟,不過唸書過程中因為 其他專業科目的計劃被打亂(今年四月時),後來就沒再唸法學,考試前再唸,已經完全忘了, 就這樣很緊張的去考試了...我建議平常唸書時不要花時間準備法學,如果很在意的人考試 前兩星期再來唸,然後考試前再複習即可. 三.單操輸送: 這科是拿之前補習的講義來複習,不必太注重很艱深的推導,不過基本 簡短推導很重要, 例如平板上流體的速度分布,延伸為平板上流體流量等等,都是考些不會很多推導的題目, (很多推導閱卷老師也很難改吧!這就是抓出題心態!);另須注意解釋題,例如乾燥程序有哪 些階段,或流體流量計有哪些類型等等 四.儀器分析: 我是用"儀器分析化學"(石宇嘉 石宇華編著),我認為這本書的內容已經很足夠了,能唸 熟這本,60分不是問題,其他就是自己要努力筆記並記憶了 五.化學程序工業: "化學程序工業"(2nd Ed., 薛人瑋著),內容也相當足夠,不過我發現書中有相當多錯誤 ,大家要注意,我唸到後面只參考標題,針對標題到網路上找資料做成筆記 六.物理化學: 參考"Physical Chemistry"(3rd Ed.,Laidler/Meiser著),不過這本內容不足,又參考 Atkins著的"Physical Chemistry".第一年這科分數跟我的預期分數落差很大,我一直認為 是解題觀念不對,因此我用Atkins的例題並參考原著的解答來矯正我的觀念 七.有機化學: 一開始我連Sn1 Sn2 E1 E2是什麼我都不知道,知道我大學有多混了吧! 我一開始用 "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4th Ed., JOHN McMURRY著),內容完全不夠,完成 第一次考完試後就很少再翻過,後來沒辦法了,就去上潘奕的"有機化學",為了要快點上完, 減少奔波打擾唸書心情,四十幾堂課我一兩個月把他上完,常常早上上課,下午整理筆記,晚 上再去上課,上到十點,騎機車下著雨,常常會想到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狼狽?事實 證明,老天爺不會虧待踏實的人,第一次27,第二次79. 離題了離題了~~~ 潘老師上的我認為還不錯,很認真,從酸鹼基礎打起,到很艱深的電 子飛來飛去,循序漸進,不過老師的整理功夫沒有表現出來,相似的容易搞混,這點要靠自己 多用點心,並多做考題,考題做多了判斷的第一步才不會錯. 八.化學反應工程學: 這科是參考大學時的補習筆記,必記公式:零級 一級 二級反應的半生期,有些題目由半 生期就可以判斷反應級數,雖然解答或許不能寫得太簡單,但是可以給自己信心自己的答案 不會錯,這科,多做題目吧! 以上是我的心得,重點是"自己做筆記"及"確定要考了就不要中途放棄",加油~~~辛苦絕 對會是值得的,考上大家都會對你刮目相看,加油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162.167 ※ 編輯: milomilo 來自: 114.37.162.167 (09/25 12:12) ※ 編輯: milomilo 來自: 114.37.162.167 (09/25 12:13)
ie2354:感謝您這非常非常棒的分享, 推推推!!~~~ 09/25 19:36
awp:落榜者幫推〒△〒 09/25 19:43
ChallengerII:恭喜考上 09/25 20:03
milomilo:也感謝樓上大大 您的分享文也讓我受益良多 感恩... 09/25 21:46
watatsumi:這位是榜首, 恭喜上榜!! 09/26 17:16
nt31132:推 02/26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