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Frgn_spou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陸與外籍配偶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 生活適應問題 (二) 社會支持網絡薄弱問題 (三) 子女教養問題 (四) 就業權益問題 (五) 家庭暴力問題 (六) 社會歧視問題 政策建議 (一) 確實掌握現況與需求,發展婚姻移民政策 (二) 設立專責機構,提供對外籍配偶的單一窗口服務 (三) 去除社會歧視,落實國人對新移民的尊重態度 (四) 提供語言與終身學習,以利其社會適應與文化融入 (五) 結合民間機構,辦理大陸及外籍配偶的家庭支持服務 (六) 正視大陸與外籍配偶的家暴問題,強化家庭暴力的防治與宣導 --------------------------------------------------------------------- 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跨國婚姻帶來的新移民浪潮下,外籍與大陸配偶離開母國進入台灣,一方面背負著「買 賣婚姻」的污名,一方面媒體過度渲染誇大的報導。加上這群新移民女性多是自低度開發 、經濟較落後的國家而來,更使得她們處於種族、階級和性別的三重弱勢,造成其社會、 經濟地位被邊緣化,對生活造成許多不利的影響而出現各種困難,可歸納如下: (一) 生活適應問題 外籍與大陸配偶是在地與國際間重要的異文化搬運者,但是在台灣「非我族類」的心態下 ,在文化與生活的適應採取同化的方式,一時之間往往容易使外籍配偶無所是從。她們離 鄉背井來到異鄉,對環境陌生,加上剛建立新家庭,除了要面對人生階段的轉變,還有不 同的文化習慣,又缺乏原生家庭親友系統,許多文化、生活適應的問題隨之產生(江亮演 、陳燕禎、黃稚淳,2004)。 (二) 社會支持網絡薄弱問題 外籍與大陸配偶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不同於台灣社會,初來台灣不易與社區居民建立良好 的互動關係,很難與主流社會打成一片;加上婚姻移民婦女離開母國,中斷與娘家及過去 支持系統的關係;另一方面家人擔心他們與外界接觸太多,自我意識提高,刻意限制其對 外聯繫,將他們生活侷限在家庭內。且語言溝通能力亦有所限制,使其無法獲得更多的生 活資訊及社會資源,諸如此類的狀況都在在使她們的社會支持網絡薄弱。 (三) 子女教養問題 外籍配偶對我們的語言、文化及及學校的教育方式多半不太了解,加上如果嫁入的夫家是 社經地位較低或弱勢家庭,則他們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便將成為相對弱勢(莫黎黎 、賴佩玲,2004)。另外文化背景的不同自然在兒童的教養觀念上也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 外籍配偶易與先生或公婆的意見不合而產生衝突,對子女可能造成矛盾,是較不利的影響 。 (四) 就業權益問題 由於多數外籍與大陸配偶所嫁的家庭係屬低社經地位,往往需要她們工作養家,或者原生 家庭需要她們寄錢回去。然而礙於法令規定,無法合法取得工作證或身分證,工作機會自 然是少的。就算領有工作證,在臺停留期間申請工作資格較為嚴格,加上國人因對其信任 感不足,多數外籍與大陸配偶謀職易遭拒絕,能順利救業者實屬不易(邱汝娜、林維言, 2004)。 (五) 家庭暴力問題 外籍配偶遭受家庭暴力通常係因婚姻感情薄弱、婆家親友環境不友善、家務無法達到要求 或丈夫情緒不穩定等,隨著外籍配偶家暴案件的增加,且其身分的特殊性、處境的邊緣化 ,以及家庭支持系統缺乏,也凸顯了外籍配偶家庭暴力問題的多元性及迫切性。 (六) 社會歧視問題 因為商品化跨國婚姻的本質,再加上大陸及東南亞國家普遍經濟發展落後於我國,使許多 人對於大陸籍外籍配偶帶有社會歧視,許多大陸及外籍配偶的先生更帶有一種 ”你是我 用錢買來的,我可以任意對待你”的態度,不僅只著重其傳宗接代與操持勞務的工具性功 能,更對其有一些精神或肢體暴力,使大陸籍外籍配偶在生活適應困難之餘,更受到心理 的深層傷害。 政策建議 (一) 確實掌握現況與需求,發展婚姻移民政策 政府應加速辦理「大陸及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生活狀況調查」,建立大陸及外籍配偶及其 子女其統計資料,對大陸及外籍配偶的現況與需求有較好的了解與掌握,以利推動大陸及 外籍配偶的相關的政策。對於其居留權、工作權益、戶籍申請辦法、醫療、福利、教育措 施等,能有全盤性的長期規劃,統籌移民政策與整合政府相關資源,保障他們的生存權與 尊嚴。 (二) 設立專責機構,提供對外籍配偶的單一窗口服務 目前對於大陸及外籍配偶的事權多分散在內政部、外交部、警政署、勞委會、海基會、陸 委會、衛生署等機構,職務分散且事權不一,如此容易造成服務零星,增加其求助及使用 資源的困難。(蔡漢賢、林奼君 2004) 因此宜設有專責機構,提供單一窗口服務,專門處 理大陸及外籍配偶的相關事宜,統籌相關的政府與民間資源,妥善規劃多元照顧輔導之配 套措施,以迅速有效的處理大陸籍外籍配偶的問題,以保障大陸及外籍配偶的福祉。 (三) 去除社會歧視,落實國人對大陸與外籍配偶的尊重態度 落實國人對大陸籍外籍配偶的尊重態度,如尚無法以諄重多元文化的心態來取代社會歧視 ,至少要以合理的法規以及完善的輔導保護措施來對待這些大陸籍外籍配偶。台灣已是一 個多元社會,有各種不同的族群存在,應教育國人接納與欣賞其他族群文化,尊重不同族 群的文化差異。 (四) 提供語言與終身學習,以利其社會適應與文化融入 促進外籍配偶的識字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其社會文化適應,也對子女的語言發展教育有相 當的助益,所以普及外籍配偶識字班將是提供學習資源的一大方向。此外,加強落實「教 育優先區計畫」,研訂大陸與外籍配偶的終身學習體系中程計畫,實施語言訓練或生活輔 導的學習機制,並研訂家戕推動學前身心障礙特殊教育實施方案。 (五) 結合民間機構,辦理大陸及外籍配偶的家庭支持服務 辦理大陸及外籍配偶家庭支持服務計畫,對弱勢大陸及外籍配偶家庭加以建檔,並結合民 間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辦理個案管理團體輔導生活適應等相關服務。積極整合運用民間 資源,以有效開發及拓展大陸與外籍配偶的諮詢管道與服務據點,透過社工員定期訪視有 需要的外籍配偶,讓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進入需要服務之外籍配偶家庭。 (六) 正視大陸與外籍配偶的家暴問題,強化家庭暴力的防治與宣導 目前雖有家暴法,但因為外籍配偶受限於語言問題,與資訊管道的缺乏,再加上台灣工作 人原未受多語言/ 文化的訓練,對於外籍配偶形同虛設 (夏曉鵑,2003) 針對大陸籍外籍 配偶,加強辦理受暴者的保護扶助措施,對外及配偶提供多語言的家暴訊息手冊,設立多 語言二十四小時的保護專線,提供語言不通的外籍配偶因遭遇家庭暴力或維護人身安全的 求助管道,對其提供緊急救援服務。 -- http://www.wretch.cc/album/whitep 我的心,現在瘦瘦的~~~~ 但是我的臉卻腫的跟鬼一樣~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16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