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GO-Hu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蔡明里主播的blog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baseball-life/article?mid=20271&prev=-1&next=20113 有些球迷希望我談談台東泰源國中張進德經紀約的爭議,其實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日本人 「向下刨根」的行為,早在1997年,甚至於更早之前就已經發生過了,目前打中華職棒的 潘威倫、王子菘(以上為統一獅),以及黃榮義(兄弟象)等,都是在國中畢業後就去「 日本野球留學」,目前還在或準備前往日本逐夢的小球員,也是與日俱增。所以想一想 MLB還算客氣的,至少等台灣球員到高中才「下手」,日本乾脆在你讀高中之前就出手「 攔胡」!中華職棒呢?只能繼續祝你「鵬程萬里」,外加「望你早歸」…。這部份談起來 有點複雜,而且相關球員大家也較陌生,先談大家比較熟悉的羅國輝吧! 「8搶3奧運棒球資格賽」中,最出鋒頭的投手是「阿福」陽建福,最搶眼的打者莫過於小 將羅國輝,只可惜羅國輝的「中華英雄效應」,也僅止於比賽期間,「8搶3」結束的三天 後,羅國輝立刻收拾行囊回美國報到,參加水手隊在亞歷桑那州的延長春訓,目標設定在 球季中升上2A(現1A)。所以對台灣球迷而言,下一次要看到羅國輝,原則上就是八月份 的北京奧運,再看遠一點,則是2009年的第二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然後呢?就看 他是否有登上大聯盟的實力與機運了。 羅國輝這位現年23歲的亮眼新秀,他從2006年被MLB(水手隊)網羅後,除了「為國爭輝 」打中華隊之外,能夠為台灣職棒有所貢獻時,掐指一算,第一個「時間點」,大概是他 27歲以後的事情,也就是大約2012年前後;如果羅國輝像王建民一樣,能一步步勇闖並順 利站穩大聯盟的殿堂,想要在國內的職棒看到羅國輝,就要有一定程度的耐性,因為屆時 他已經不是現在的「小帥哥」了,應該已是30多歲的「中帥哥」啦! 發現了嗎?純粹對台灣職棒,像羅國輝這樣的旅外球員,幾乎完全沒有「好處」或「效應 」,就算有,也是在漫長的等待之後。目前看來,「唯二」會感到高興的,其一是有志長 期轉播MLB的電視台,還有欣賞羅國輝但現在是留著短髮的女孩們…。什麼?跟留短髮的 女孩有啥關聯?是這樣的,羅國輝返美前曾向媒體表示,他喜歡頭髮「長長的」,並且感 覺「有氣質」的女生,所以囉,有志當「羅夫人」的短髮女孩們,將有非常充裕的時間留 一頭烏溜溜的長髮,並且勤練琴棋書畫,把氣質培養出來…。(到時候羅國輝如果擇偶條 件改變,183公分的我將負責「巴」他188公分的頭,這個K頭距離「剛好而已」!) 19歲的日本職棒超級新人中田翔,雖然開季後是從「二軍出發」,但仍名列在日前所公佈 的北京奧運日本國家隊中(首波名單共77人),顯見他的潛力,並不是全靠媒體炒作而來 。從高校時期開始,一共轟了87發全壘打的中田翔,就是媒體與球界矚目的焦點,加盟日 本火腿鬥士隊後,從春訓開始,媒體不分平面或電子,天天報導根本不稀奇,每隔一段時 間,就會有人統計他榮登頭版或封面人物的次數,雖然從隊內的紅白對抗賽開始,中田翔 就因為守備不佳而「露餡」,但是他對於日本職棒的宣傳效應,多少彌補MLB不斷挖走日 職明星的殺傷力。(中田翔的「新怪物熱」有多熱?大概等同於台灣的「阿民熱」吧!問 題是中田翔他當時還在春訓耶…) 小明我正巧農曆年期間也到日本去了一趟,除非你一整天不看電視,同時眼睛絕不看書報 攤,坐電車還不能瞄到一些雜誌的廣告,否則你想不認識中田翔,基本上是天方夜譚!有 人說中田翔有直接挑戰大聯盟的實力,這種說法純屬「造神」的成分居多,也有人形容他 是日本未來最具威力的重砲手,這也有待時間的驗證,但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中田翔 如果是台灣球員,現在他必然也正在美國職棒的小聯盟打拼,也不過是另一個羅國輝罷了 。 之前的專欄曾與大家一起探討「球迷怎麼不見了?」,從羅國輝再看中田翔,或許大家可 以感受到台灣職棒的困境,用「內憂外患」來形容真是在恰當不過,最頂級的年輕好手紛 紛出走不說,願意留下來的,就算能以替代役身分進入職棒的球員,也至少有一年的時間 只能待在「所謂的二軍」,對於急需話題、人才、利多的國內職棒而言,有一點遠水救不 了近火的無奈。另外,對於許多最具「爆發力」的高中畢業球員,當他們希望趕緊打中華 職棒來貼補家用時(無意再升學或業餘球隊已滿額時),抱歉!此路不通!請自求多福! 因此台灣棒球「小時了了」的斷層,在這個環節又多添了一樁。 名球評楊清瓏說的好,中華職棒與其感慨人才不斷的流失,或許更該捫心自問並自我評估 ,這些旅外(美)小將的大幅進步,如果留在台灣,CPBL能辦得到嗎?國內的球團能讓他 們更好、更強、更茁壯嗎?因為早晚台灣棒球員的兵役問題會徹底打通,就像SBL的球員 都能夠兼顧一樣,問題是當這一天到來時,當越來越多羅國輝或「台灣中田翔」,在高中 或大學畢業後,決定直接加盟國內職棒時,我們的訓練及比賽環境,能夠讓他們「鍍一層 金」之後,在最有利的情況下,再風風光光的挑戰美、日的職棒殿堂,不但為自己賺更高 額的簽約金,也能幫國內的職棒「母隊」,帶來一筆豐厚的轉隊費用,也就是日本職棒目 前所走的模式。 「體育無國界」已是不可擋的趨勢,連待遇遠比我們高出一大截的日本職棒,都被MLB挖 的傷痕累累,所以「錢鬥」幾乎是毫無勝算的戰爭,但讓年輕球員們感到「希望」,感到 (暫時)留在台灣是會成長的,多看幾個成功的例子,多看到幾個留在台灣再出國發展, 而能夠「賺更多」的榜樣,台灣職棒不愁沒有羅國輝可以炒作,想留幾個「台灣中田翔」 來造神,也絕不愁沒有人選。問題是我們能嗎?想嗎?正在努力嗎? 所以,抱怨國內媒體只炒作旅外球員,而不報導CPBL是有失公平的,因為市場(收視率) 永遠是對的,就像球迷(消費者)永遠是對的一樣,如果台灣職棒能多吸收、發掘幾個「 未來之星」,然後培養他們成長為羅國輝、林哲瑄,進而蛻變成王建民這種等級(這才是 重點),請放心!各家新聞台的SNG車,會自動到球場報到,也會自動到各春訓基地集合 ,免費幫你炒作,聯手幫你造神。但問題是,假設羅國輝21歲時,或提前在高中畢業後, 就選擇留在家鄉的職棒隊打拼時,今年的「8搶3」他能夠有如此驚人的表現嗎?傷痛不斷 的郭泓志、曹錦輝等,如果他們選擇留在國內,現在還能繼續投球嗎?還是已經被迫脫下 戰袍?…台灣職棒必須解除這些年輕好手的疑慮(不單是錢的問題),才能多一點抵擋國 外挖角攻勢的防禦力,否則就算兵役政策全面的鬆綁,原本該「水到渠成」的,結果「水 」是到了,但「渠」卻未完成,台灣的棒球活水,仍將流向遼闊的大海,尋找他們的新大 陸。 -- *就放在心裡 一起加油芭:)* http://tinyurl.com/3yzhd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8.194. 04/28 09:03 ※ 編輯: yuching37 來自: 140.128.110.129 (04/28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