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lden-Awar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中時電子報 記者: 張士達特稿 向來備受爭議的蔡明亮,不管入不入圍,得不得獎,都是討論焦點。過去蔡明亮的電影反 應兩極,入圍沒有得獎是很常見的狀況,今年卻意外地於金馬入圍名單中,在影片、導演 項目都落馬。金馬獎當然不必一定要肯定蔡明亮,但是若是天真地將鼓勵方向簡化為商業 與藝術二選一的邏輯,也未必能讓國片拍出更多能讓普羅大眾感動的作品。 國片自從新電影時期以來,由於侯孝賢、蔡明亮等人頻在國外獲獎,台灣本地電影市場卻 逐年萎縮,創作導演們從此就揹上了背離觀眾拖垮票房的「原罪」。然而一個健全的電影 環境,原本就應該是商業與藝術電影同時並行發展的;好萊塢的創意與人才,許多也是由 豐沛的獨立製片尋求養分,兩者互為良性刺激。每個導演各有自己適合發展的方向,有人 擅長商業大片,有人適合藝術創新,台灣的商業電影消失了,卻只怪創作導演們盡拍觀眾看 不懂的影片,其實是很奇怪的邏輯。 如此的謬誤持續了十幾年,到如今仍在上演。蔡明亮的「黑眼圈」儘管在國外備受好評, 卻被金馬評審認為太過沉溺個人風格,在當前電影市場中不應被鼓勵,因而在過去入圍常 勝的影片、導演項目都缺席。矛盾的是,近幾年來蔡明亮的「不散」、「天邊一朵雲」等 片,都是國片年度票房常勝軍,如今卻被認為無法「讓大家都能感動」。蔡明亮當然不是 一定得受到肯定,但是如果以為不去鼓勵蔡氏的創作路線,就能相對讓台灣的主流電影起 死回生,這樣的評審方向若真想救得了國片,可能仍是緣木求魚。 -- http://www.wretch.cc/blog/Gori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0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