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lden-Awar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觀察站》客家文化 邊緣徬徨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特稿】 2007.06.17 03:29 pm 林生祥拒領金曲獎最佳客語演唱歌手與最佳客語專輯獎,挑起的不只是音樂與語言之間的 問題,深一層次看,林生祥的舉動若是作為一種抗議運動,他抗議的意涵,可能是客家這 個族群與客家文化,在台灣所處的一種極其尷尬而又徬徨的地位。 表面上,這究竟是語言與音樂間應存在怎樣的主從關係或是兩者應該全然無涉的探討,但 究其實,它更是一個單一族群的文化與語言,在主流族群文化裡浮沈與掙扎的內在矛盾。 其中又牽涉到台灣政治演進的歷史進程。 在國民黨長時期執政統治時期,客語是做為一種「方言」,在獨尊「國語」的主宰之下, 與閩南語及原住民各族語言,共同被安置在「方言」一方領域之內,客家族群還安適自在 地,以完全與其他非官方語言平等為滿足。但當台灣在以代表閩南語或台語族群為號召的 民進黨日漸茁壯,並進而政黨輪替後,台語的政治與文化地位大幅躍升,與做為國語的北 京語並駕齊驅,客語與客家文化即陷入一種極其糾結的心理矛盾。 以個別客家族群在台灣的社經各階層的成就看,客家人的表現與強勢或主流族群相較毫不 遜色,但它的文化與語言,卻逐漸陷入無止境的下沈現象,原因當然與人口有關,長期積 累後,客語與客家文化即呈現極端邊緣的情況。 根據非正式的研究,由於客家文化受儒家士大夫觀念影響深遠,特別追求知識以換取社經 資源,因而台灣的客家族群在平均教育程度上,是超越閩南族群的。但整體族群卻享有完 全不對稱的文化與語言地位,這種矛盾現象,使得客家族群內心總是潛藏著一種抗議與不 滿的心態。 在這矛盾心態下,民進黨政府又將客家文化與語言,給予特殊待遇,設立客委會、給予龐 大預算資源,並有許多提倡客家文化的舉措,金曲獎設客語獎項,也是同一脈絡的思維。 但當初的出發或許摻雜著選舉的動機,但大致上可能仍是善意的,只是,這樣反而會有客 語與文化被儀式化、龕奉化、標籤化的危機,它會投射一種認知,就是客語及其文化,只 是一個某些情境或場合中,拿出來觀賞或奉祀的,當一旦這種形塑完成,就宣告這個文化 與語言的死亡。 林生祥抗議的,應該不是音樂與語言的問題,而是文化危機的問題,他對客家的文化危機 ,做出與執政的政府完全相反的論述與策略,並以抗議的行動將問題呈現出來。 【2007/06/1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轉貼自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1/3891743.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73.30
BillHuang:看到國語等於北京語就先扣20分再說 163.25.118.133 06/17 18:54
tlpil:這篇點出客語淡淡的哀傷 我就是父母家族都是 59.112.169.134 06/17 20:23
tlpil:客家人 卻沒有人會講客語的 59.112.169.134 06/17 20:24
BL:那樓上我比你好一點 213.156.52.103 06/17 21:35
BL:我們兩邊家族裡只有我跟我妹不會講@_@||| 213.156.52.103 06/17 21:36
never01: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6/27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