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lden-Awar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策劃:「大話金曲獎」之金曲獎的「潛規則」 2009年06月20日00:35 新浪音樂 按:每一個頒獎禮都有自己的潛規則,金曲獎也不例外。當然,有一些頒獎禮的「潛規則 」真的就是「潛規則」,而這裡所說的「潛規則」其實說的是「規律」,是事後諸葛。本 來,音樂欣賞是很主觀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可是,當音樂變成頒獎,主觀評判必然要 求形成客觀標準。正應了那句名言說的,世上原本沒有「潛規則」,獎頒多了自然就有了 。今天是新浪音樂「大話金曲獎」系列策劃第四天,今天我們要來大話的內容就是「金曲 獎的潛規則」。耳東/策劃 大話金曲獎之四:金曲獎的「潛規則」 1。新人一定要懂創作 眾所周知,金曲獎是一個強調音樂性大於市場性的頒獎,所以在歷屆得到最佳新人獎盃的 新一輩歌手們,會創作一定是比專輯大賣更容易得獎的,不然為什麼當年像是蔡依林、潘 瑋柏、蕭亞軒、徐懷鈺這樣的強勢新人都沒有出現在新人的提名名單中呢?所以會創作至 少能讓你贏在起跑線上,從蕭賀碩、黃建為、林宇中,到飛兒樂團、林俊傑,再到孫燕姿 、陶哲,你一定要會創作,或者至少會像孔令奇、許慧欣、林曉培那樣寫幾首詞在專輯中 ,總之,除了專輯演唱者是你之外,評委還會更希望能從專輯創作名單中看到你的名字。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新人依然會在會創作的王若琳、蕭閎仁和盧廣仲三人之中產生 ,而不會是人氣更具優勢的星光三人。 相關證據: 陶哲:第九屆金曲獎(1998年)最佳新人 孔令奇:第十三屆金曲獎(2002年)最佳新人 林俊傑:第十五屆金曲獎(2004年)最佳新人 F.I.R.:飛兒樂團:第十六屆金曲獎(2005年)最佳新人 林宇中:第十七屆金曲獎(2006年)最佳新人 黃健為:第十八屆金曲獎(2007年)最佳新人 蕭賀碩:第十九屆金曲獎(2008年)最佳新人 2. 歌王成名要「趁早」 在早年金曲獎還會限制參賽歌手的地域和國家的時期,男女歌手的競爭不算激烈,到了政 策改變之後,更多台灣省以外的歌手報名金曲獎,使得歌王歌后的爭奪格外好看。所以男 歌手要稱王一定要趁早,很多人都是在第一次或者第二次入圍的時候就成了歌王,張學友 、陳建年、王力宏、阿弟仔、黃立行、李玖哲他們都是在第一次入圍就已經命中的人,而 陳奕迅、曹格也是在第二次入圍就摘冠的代表。當然像伍思凱和庾澄慶這樣入圍N次才被 輪獎輪到頭上的人是特例,他們比較耐熬,也有比他們更耐熬的周杰倫、陶哲、林志炫, 但是這三位今後恐怕想要得獎的幾率微乎其微,因為他們都不再年輕了。 相關證據: 王力宏:1999年第1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最年輕歌王,23歲 阿弟仔:2001年第12屆金曲獎歌王, 25歲 李玖哲:2007年第18屆金曲獎歌王,27歲 陳奕迅:2003年第14屆金曲獎歌王,29歲 曹格:2008年第19屆金曲獎歌王,29歲 黃立行:2005年第16屆金曲獎歌王,30歲 3. 歌后的條件是「專輯」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歷屆得到歌后的各位女歌手總是伴隨著還有最佳專輯的入圍,否則 基本就等於要和最佳國語女歌手的獎項說拜拜了。從早年的張清芳、順子、楊乃文、到後 來的那英、王菲、張惠妹,再到近些年的孫燕姿、蔡健雅、蔡依林,都是在當屆同時入圍 了最佳專輯獎項的歌后,所以才會比其他同時入圍者更多出一分競爭實力,所以最佳女歌 手的獎項不僅是考驗入圍者本身的演唱水準,同時也要考驗的是她們背後專輯團隊的合作 結果。發現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梁靜茹總是會鎩羽而歸了,而且照此情況來看,本 屆梁靜茹依然勝算不大,有且只有陳珊妮具備歌后的條件。 相關證據: 楊乃文:2000年第11屆金曲獎歌后,專輯《Silence》入圍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 那英:2001年第12屆金曲獎歌后,專輯《心酸的浪漫》入圍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 張惠妹:2002年第13屆金曲獎歌后,專輯《真實》入圍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 王菲:2004年第15屆金曲獎歌后,專輯《將愛》入圍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 孫燕姿:2005年第16屆金曲獎歌后,專輯《Stefanie》入圍當年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 蔡健雅:2006年第17屆金曲獎歌后,專輯《雙棲動物》入圍當年最佳國語流行音樂演唱專 輯 蔡依林:2007年第18屆金曲獎歌后,專輯《舞孃》入圍當年最佳國語專輯 蔡健雅:2008年第19屆金曲獎歌后,專輯《Goodbye & Hello》入圍當年最佳國語專輯 4. 最佳專輯製作人求人不如求己 每一屆最佳專輯製作人獎的頒發,其所受關注程度遠不及男女歌手和最佳專輯的頒發來的 多,但是諸多的創作歌手還是把這個獎項看成是和自己「生命一樣重要」(王力宏原話)。 而通常最佳專輯製作人的提名都是和最佳專輯提名一一對應的,這就像是電影頒獎禮上最 佳導演的提名總是對應被提名的最佳影片。創作歌手其實並不在乎演唱獎項的頒發,他們 顯然更在乎創作獎和製作獎的結果。於是我們看到王力宏兩次拿下製作人獎項都要比他兩 次得最佳國語男歌手更加情緒高漲;我們也看到陶哲兩次拿製作人獎時難以掩飾的開心和 激動;不難明白為什麼鍾成虎得獎陳綺貞會那般泣不成聲;第14屆周杰倫在製作人方面敗 給劉劭希的時候當即面對媒體鏡頭問道:誰是劉劭希?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通常得到 最佳製作人的也都是專輯的演唱者自己,從早一些時候的蔡振南,到最近我們很熟悉的周 杰倫、陳珊妮、蔡健雅、TizzyBac,他們在專輯製作方面遵循原則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而結果是,自己操刀製作專輯的他們得到了金曲獎在製作人方面的肯定。 相關證據: 陶哲:1998年第9屆金曲獎憑專輯《David Tao》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同年獲得最佳新人 獎 王力宏:1999年第10屆金曲獎《公轉自轉》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同年獲最佳國語男歌手 陶哲:2000年第11屆金曲獎憑《I'm OK》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同年入圍最佳國語男歌手 周杰倫:2002年第13屆金曲獎《范特西》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並獲最佳專輯,同年入圍 最佳國語男歌手 王力宏:2004年第15屆金曲獎《不可思議》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同年入圍最佳國語男歌 手; 陳珊妮:2005年第16屆金曲獎《後來,我們都哭了》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並獲最佳專輯 ,同年入圍最佳國語女歌手 蔡健雅:2008年第19屆金曲獎《Goodbye & Hello》獲最佳專輯製作人,並獲最佳國語女 歌手,同年入圍最佳國語專輯 5。最佳專輯兩手都要硬 最佳演唱專輯的獎項在早年的金曲獎上還是個偏重演唱和創作的獎項設置,到了近些年來 ,評審顯然更注重的是專輯的整體性以及在主流和非主流市場之間的平衡結果。近十年來 得到最佳專輯的莫文蔚、MC Hot Dog、陶哲、陳珊妮、陳奕迅、周杰倫、伍佰、范曉萱, 他們的獲獎專輯都是在有著統一音樂概念的基礎上,既不失音樂性、有明顯的個人音樂標 識,又總有一些比較叫的響的主打歌撐場,就連《Wake Up》這樣的說唱專輯也有一首全 民傳唱的《我愛台妹》流傳,這樣一來就很好的調和了主流市場和非主流音樂之間的不協 調,專輯的整體性聽起來條理格外分明。對比張惠妹、孫燕姿、蔡依林她們數次入圍而不 得的最佳專輯,顯然比這些得獎專輯欠缺了一份整體的協調性。 相關證據: 范曉萱:2000年第11屆金曲獎《我要我們在一起》獲最佳專輯,主打歌《我要我們在一起 》廣為傳唱; 周杰倫:2002年第13屆金曲獎《范特西》獲最佳專輯,每首歌都流傳至今 陳奕迅:2003年第14屆金曲獎《Special Thanks to…》獲最佳專輯,其中收錄有大熱單 曲《你的背包》、《謝謝儂》、《想哭》等等 陶哲:2006年第17屆金曲獎《太平盛世》獲最佳專輯,《就是愛你》、《愛我還是他》、 《Susan說》至今仍被傳唱 MC Hot Dog:2007年第18屆金曲獎《Wake Up》獲最佳專輯,《我愛台妹》成為KTV大熱曲 目 6。紅地毯也要寸土必爭 除了各大獎項,紅地毯往往也是歌手們的兵家必爭之地。畢竟,拿獎的偶然性太強了,而 紅地毯上的一切都由自己把握。好像有這麼個說法吧,在紅地毯上搶眼,已經算成功一半 了。所以,這些年來,女歌手們在紅地毯上下的功夫看起來不亞於現場表現。而金曲獎的 紅地毯也確實為我們留下了不少難忘的瞬間,比如去年四大主持人的驚艷亮相就令人回味 無窮,而蔡依林的魚鱗裝(18屆)和林志玲的民族風(16屆)也十分養眼。而且,最重要的是 ,在紅地毯上搶風頭,有時候靠的不一定是品味,而是創意,像去年金曲獎蔡依林的怪異 打扮就為自己賺到極高的關注率。 7. 開場嘉賓看人氣 每年金曲獎開場後的第一組表演嘉賓必是當年聲勢最看漲或者最走紅的歌手,在第15屆表 演《Girl Power》的S.H.E,第17屆開場演唱《金曲英雄》的王力宏,第18屆跳出開場舞《 舞孃》的蔡依林,甚至是在當年因為和周杰倫大方公開戀情而名聲大噪的侯佩岑也在第16 屆金曲獎的開場和林志玲饒有風情的串燒了一連串熱舞。 8。外來的藝人會唸經 每年金曲獎必有國外藝人做表演。去年的第19屆金曲獎請來做表演的最大牌國外藝人是來 自英國的Daniel Powter;第18屆則有日本的手越增田、倉木麻衣和韓國的Super Junior 前來表演;第17屆有Kang Ta和吳建豪的聯手熱舞,看得現場和電視機前不少的女性觀眾 都大呼過癮;還有第15屆韓國來的寶兒、Seven,泰國來的Ta Ta Young、Siti Nurhazia 等等。都為每一屆的金曲獎吸引到了更多的關注目光。 9。頒獎嘉賓組合全球化 金曲組委大老遠的請來各國藝人,豈能只是簡簡單單的表演一段就放人走?所以除了演唱 、熱舞以外,和中國藝人一同擔任頒獎嘉賓是必須且必要的,雖然他們很多人說的並不如 唱的好,可是中外跨國組合頒獎總是好看的。於是我們看到了蔡依林+Daniel Powter、徐 若瑄+KangTa、羅志祥+倉木麻衣、S.H.E+Seven還有楊丞琳+極道鮮師這樣的頒獎組合,出 場效果尚算不到驚為天人的地步,但是至少也圖個讓人意想不到。 10. 永遠的主角陶晶瑩 主持過金曲近十屆的陶子絕對算得上是個有智慧有氣場又有技巧的主持人,不管是她獨自 撐場還是和其他女主持搭檔主持的金曲獎,我們總是不會忘記陶子每一年在或者精彩也許 枯燥的典禮現場帶給觀眾在音樂之外別樣的快樂,即使是小S這樣麻辣的女主持,在和陶 子搭檔主持過兩次之後,兩人對現場氣氛的拿捏水準高下立現。有時候我們看金曲獎不僅 僅是為了看誰誰誰又得了獎或者誰誰誰又做出了怎樣精彩的表演,每一年陶子的各種Show 也是我們期待金曲獎的理由之一。 11. 最好用的橋段:周杰倫+蔡依林+侯佩岑 這三個人是最近幾年金曲獎屢用不爽的梗,即使這段三角戀早已成為明日黃花,但是只要 有任何一個人出席金曲獎,大會主辦方就一定拿他們出來說事。從最初蔡依林被吳宗憲開 玩笑和「小周」非同尋常的關係,到雙J同時入圍最佳男女歌手陶子現場讓周杰倫給蔡依 林「愛的鼓勵」;從一眾入圍女歌手紛紛附和林志玲舉手表示對得獎沒興趣只想看周侯二 人同台,到周杰倫創作RAP支持侯佩岑和MC Hot Dog、張震岳現場對嗆;再到去年大小s、 陶子、侯佩岑四人的模仿秀都還不忘再造「周侯蔡」三人同台的畫面;而到了今年公佈提 名名單的時候,主辦方依然不忘安排蔡依林來揭曉最佳國語男歌手的提名,只因為名單上 有周杰倫。金曲大會組委用各種爛梗讓觀眾明白了一句話:沒有最爛,只有更爛。Lay/文 轉貼自 http://ent.sina.com.cn/y/2009-06-20/00352572700.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69.218
domotocat:是喔!可是我覺得女歌手應該是梁靜茹耶~因為通常入圍超多 06/20 17:02
domotocat:次的人都蠻有機會得的,盧廣仲也很有可能得很多獎, 06/20 17:04
domotocat:因為特別(金曲愛怪咖)以上是個人不負責推測..... 06/20 17:05
vaguesad:張學友好像不是第一次入圍就得獎吧! 06/20 17:12
mmoom:第一點根本不成立 新人獎的確參考各方表現 06/20 18:50
mmoom:但基本上聲音也是有水準阿 舉的那幾個例子 06/20 18:51
mmoom:本來聲音表現就不好... 06/20 18:51
mmoom:又不是紅就可以得獎(除了某屆女演唱XD) 06/20 18:52
mmoom:其他的還算有道理 06/20 18:52
LifeHouser:我比較想問 神木與瞳有報名新人獎嗎?還是沒入圍而已 06/20 19:07
joehsia:報組合就不能報新人了~~ 06/20 19:16
VictorC:我覺得環球把梁文音跟神木拆開~要不然變成自家人打自家人 06/20 21:59
VictorC:不過神木報新人獎得獎機率更小 06/20 21:59
weiike:18屆應該舞孃拿最佳專輯 林憶蓮拿女歌手Q__Q 06/20 23:52
theTime:一樓就是標準的分西瓜+溫情心態 06/21 05:17
tonyclick:我也覺得舞孃專輯很完整 該得最佳專輯而不是那個爆冷的 06/21 15:51
domotocat:樓樓上~關我啥事?我又不喜歡他們,只是覺得金曲獎常頒給 06/21 16:24
domotocat:這一類的人罷了~y 06/21 16:24
LUVjoshua:梁靜茹是LIVE專輯,難啦 06/21 18:00
jackysung:最佳女演唱比得是唱功 小梁還是有機會的 06/22 03:12
sycshen:最佳女演唱要比唱功的話 陳珊妮的唱功遠勝以Live專輯入圍 06/22 10:13
sycshen:的梁小姐,更何況同時入圍最佳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的 06/22 10:15
sycshen:"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是陳珊妮全創作+全製作的音樂作品 06/22 10:16
sycshen:過去歷屆金曲獎女歌手入圍名單極為罕見以演唱會Live入圍的 06/22 10:17
sycshen:如果光憑唱功不考慮其他元素的話 那就頒給代表台灣歌手全 06/22 10:20
sycshen:年無休征戰海外市場的資深歌手蔡琴。金曲獎不是分豬肉更不 06/22 10:21
sycshen:要讓參賽唱片公司有入圍多次總會有候補得到獎項的僥倖之心 06/22 10:23
weiike:假如我是蔡琴 會不太想拿XD 梁靜茹自稱梁歌姬後 我就倒胃口 06/22 14:07
weiike:了 不過主因還是不知道專輯在幹麻啦XD 06/22 14:08
theTime:樓樓sycshen上說的對! 06/22 22:52
sneak: 樓樓sycshen上說 https://daxiv.com 11/12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