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olden-Awar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聯合報╱(陳鎮川,源活娛樂總經理)記者王筱君整理】 曾製播9~11 13.14金曲 「台上1分鐘、台下10年功」,要製作一場金曲頒獎大秀,中間的確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難 處。 大牌歌手出席意願低?流行與藝術比重拿捏?典禮要流暢又要好看,紅地毯如何更生動活 潑,而不是變成國慶閱兵的凱達格蘭大道? 我曾製作過6、7次金曲頒獎典禮,也陪著張惠妹參與金曲競賽,加上偶爾當起旁觀網友, 超然游走在三種角色間,我願意給辛苦的製作單位更多鼓勵,但我也擔心當所有人被困在 現有克難條件下,金曲頒獎只會一年比一年差。 首先,邀約大牌出席,主辦單位須更堅持「不可放棄」精神!很多大牌其實樂意出席、力 挺金曲,但主辦單位可能因他們沒入圍、未參賽等因素,過濾了他們的出席意願,以阿妹 今年為例,她甚至根本沒收到正式邀約。 其次,就獎項的流行與藝術性比重來看,台灣講究族群融合,金曲按語言分類,但若單純 比較音樂,語言分類怎會是重點?舉個例,國、台語獎項細分為男歌手、女歌手,那客語 、原住民要不要也細分一下? 在我看來,客語歌有它獨到韻味、原住民曲也有值得被發揚光大的可愛之處,可惜無論就 編曲、MV或詞曲等金曲獎項,依舊由主流唱片包辦,我好奇,在非主流歌手眼中,金曲獎 會不會淪為只是安撫少數族群,「趕快挑一挑、頒完獎,可以過得了關就好?」換句話說 ,如何用更成熟的包裝方式讓族群緊密融合,考驗製作單位的智慧,而不是像今年典禮前 2小時,幾乎是以「忍痛」情緒,趕快把冷門、非主流獎項頒完。 再來,並不是任何議題都適合金曲上拿來被討論。我能理解並非人人都有暢通的發言平台 ,但流行音樂訴求吸引更多年輕人, 「一個莊重的典禮不需要口號、紙片、布條滿天飛 」,部分音樂人選錯訴求場合,當然效果也不高。金曲獎反映台灣高度言論自由的特殊現 象,但也造成觀眾、主持人、製作單位、參賽人不少尷尬。 最後則是每年必被網友痛批的硬體問題,這也是眾多大牌歌手害怕出席金曲轉播演出癥結 ,畢竟永遠不知哪個環節會出問題,偏偏金曲獎影響力又大,一不小心就遺臭千年。 一個典禮要好看,從歌手演出、舞台燈光、節目製作、導播攝影師配合,到成音輸出,每 個環節都必須配合得當。今年金曲獎,無論視覺動畫、舞台硬體都看得出主辦單位的誠意 與企圖,在業界,三立成音效果有口皆碑,我只能大膽猜測,也許是彩排時間太過匆促、 製作團隊默契不足,才會導致整體典禮呈現不如預期。 綜觀以上環環相扣的面向,我的結論是:所有人都盡力了,請多給些鼓勵,少一點口水。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2/8013397.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60.53
eesuoynac:他說訴求錯誤是指四團嗎? 07/08 08:57
book8685:不是四團 用表演反映訴求 本來就是好事 07/08 08:58
llycky:咦三立不是說轉播工程都是東風負責 怎麼會被提到三立成音 07/08 10:00
book8685:他應該是覺得三立的節目聲音都比較明亮 東風韓國節目 07/08 10:02
book8685:出來的聲音都很乾癟 07/08 10:02
TiggerLin:這評論有些表淺 07/08 11:39
mistofavalon:原來阿妹沒被邀請出席 07/08 11:47
cttw19:對於議題的訴求有這種看法真令人感到遺憾 07/08 13:23
llycky:推樓上,他們都忘了對許多得獎者而言,很感謝這塊土地給予他 07/08 15:05
llycky:們充沛的創作靈感,如今這塊土地受到傷害,他們為它站出來卻 07/08 15:05
llycky:要被說不合時宜 07/08 15:06
DriceLin:用表演表達訴求也是個表演內容,怎麼算錯誤? 07/08 17:28
s2101001:頒獎典禮又不是只為了所謂的「部份音樂人」。 07/08 18:05
chou:很令人遺憾的發言 07/08 21:28
sneak: 這評論有些表淺 https://noxiv.com 08/14 04:18
sneak: 他應該是覺得三立的節目 https://daxiv.com 09/18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