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reenPar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stanley103 :樓上說法有點問題 那不是"選擇"而是天生 如同種族 08/13 17:03 這可以回到人們對同志甚至性別認同議題的探討, 有人認為是天生、有人認為是疾病造成、有人認為是上帝的惡意玩笑、 有人認為是因果、有人認為是卡到陰、有人認為如何又如何 但如同前面推文所言,有如何的見解,都不應該成為任何人 不尊重他人的藉口。(這個邏輯也可套用在弱勢種族、弱勢外籍人士  、先天缺陷、遺傳疾病患者、罕病患者,把天生拿掉,部份職業從業  者、精神疾病患者、某些後天疾病傷患都適用) 個人觀察,歧視行為在原始社會是為衍續、壯大其族群而產生的社會 淘汰機制,所以延續至今的結果是,非異性戀者被歧視,因為異性戀 的結合才能延續生命(自然狀態下);弱小的男性被歧視,因為男性在 多數社會中有護衛者的角色;太man的女性被歧視,因為在異性戀結構 下,多數偏好更多男性氣質以外的氣質的女性,因為那些氣質所能扮 演的社會角色被分派給女性;有某些疾病的人被歧視,因為害怕自己  被感染而危害到自身的存在;某些社會階層、職業被歧視,因為那些  對自身的存續條件相對而言是較差。另外,不少社會都有分類的機制  ,不論是否制度化,並且給予相當的規範,而這種無法兼顧個人差異  的分類亦容易形成歧視,不論其初始動機為何。  但人類文明自進入二十世紀後,這種歧視愈來愈沒有其存在的價值,  反而成為餵養極端份子的溫床。因整個工具文明的發展,已經確保人  類的存續有很大的機率不再被自然條件所左右,也有較大的能力可以  進行資源分配確保每個個人的存續(不論自願與否),而壓抑個人差  異也顯得沒有必要,所以,過去千百年來被壓抑、逼迫的種種不同的  存在,就有機會發聲要求其生存空間並彰顯其社會價值。  性別平等教育要做的,就是處理性別議題中,「歧視」的部份,而非  「認同」的部份。例如人們仍然可以認為,男性就必要具備剛強的特  質,但不應歧視,應為這與其身為人的「基本價值」是無關的。對不  具備的男性,不歧視又不認同,可以想到的情緒是「同情」,如何讓  抱持同情心態的人肯定不論是否具備剛強的男性都有同等的「社會價  值」,這是持肯定立場的個人、團體該做的說服他者動作。現今性別  平等教育的風波,有一部份就在於,手冊的編輯及運用在這兩個部份  是分得不夠清楚的。特別是,如若教育部希望以融入式教學來進行,  更應該分清楚,並把認識同志這類站在同志立場的專冊,做為輔導老  師在面對有需求的學生時的輔助資源,而非性平教育的參考手冊。 -- 30歲以前的李根政,除了在學校教書外,便沈浸於藝術創作中,認為那是畢生 的追尋,但,「我是要以行動愛護這塊大地,或只是要幫大地畫遺照?」           GREEN PARTY 綠黨電子報 訂閱請至網址:http://greenpartytwweekly.blogspot.com/ 部份電郵會掃到垃圾郵件,收信請至垃圾郵件夾予以復原。 PTT綠黨板: 國家研究院-->政治,文學,學術-->PoliticMan-->GreenPar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5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