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reenPart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5524 2011/12/20 苦勞報導 身陷政治表態壓力 潘翰聲挺蔡英文 民進黨直入要政黨票 綠黨面臨考驗 孫窮理王顥中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張心華 12月17號,民主進步黨在信義區松隆路的永吉國中舉辦「耶誕造勢晚會」,北市民進黨各 立委參選人及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本人都親臨現場,而綠黨信義、南松山區立委候選人潘翰 聲也出席了這一場一同高呼「蔡英文當選」的造勢晚會,與民進黨台北市各區立委候選人 一同造勢;次日,包括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內的多名民進黨政治人物,也都出席潘翰聲競 選總部的成立大會,除了「一票蔡英文、一票潘翰聲」的呼聲之外,在這兩個場合,都喊 出了「政黨票投民進黨」的口號,潘翰聲及競選團隊都只以微笑回應,在綠黨上 下,及 各地其餘9位區域立委候選人與兩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全力投入、力拼政黨票的此時, 綠黨指標人物潘翰聲與民進黨的合作形式,引起不小的爭議。 這次的選舉,民進黨在松山、信義區並沒有提名區域立委,而在今年(2011)八月底傳出 要把席次「禮讓」給綠黨該選區參選人潘翰聲的消息(相關報導一、二)。 當時,綠黨 曾強調,兩黨只是在「反對大巨蛋BOT案」等特定議題上理念一致,並非正式的「政黨合 作」;不過,在12月17號的造勢晚會上,「總統票投蔡英文、立委票投潘翰聲、政黨票投 民進黨」,儼然已經定調成為民進黨這次選舉在松山、信義區的競選主軸,晚會主持人及 接連上台的助選員,頻頻帶著現場群眾喊口號,在選舉前夕為這「兩人一黨」催票。 蔡英文:政黨票還是要投民進黨,好不好? 晚會舞台上,潘翰聲重提自己過去在學運、反軍人干政,以及歷次反核遊行的經驗,連接 到他現在的參選,顯示的是「民主社會一代代的累積」;對於大家關心的「總統票怎麼投 」,潘翰聲強調大家應該一起支持「反核的總統候選人」。潘翰聲指出,關於非核家園, 綠黨主張「立即廢核」、蔡英文提出「2025非核家園」,兩者的合作好比「吃素」、「吃 葷」的人可以同桌吃飯,「不會強逼別人完全和我一樣,但會鼓勵『青菜多夾點』…」, 然而馬英九、國民黨是「吃毒」、「賣毒」的,在方向上就跟綠黨完全相反,應該予以封 殺。潘翰聲呼籲,這次的選舉是要終結馬英九、吳敦義、郝龍斌、費鴻泰等「四傻」,除 了非核家園的理想,更要為「大巨蛋」的案子找郝龍斌報仇。 晚會接近尾聲的最高潮,蔡英文抵達會場,站上台對群眾發言,「這區我們雖然沒有民進 黨自己提名的立委,但我們支持一位理念很相近的年輕人──綠黨的潘翰聲,綠黨跟民進 黨『差嘸多少』、『都是綠旗的啦』,我們在非核家園、環境生態等公共政策上『程度可 能不同』但『理念相通』,所以有合作關係。」隨著現場氣氛隨之激昂,蔡英文接著問, 「我們大家蔡英文一票,潘翰聲一票,好不好?」她拍拍潘翰聲的肩膀,轉頭繼續說,「 可是政黨票還是要投民進黨,好不好?」潘翰聲則以鼓掌、點頭向蔡英文致意。 第二天,12月18號,位在永吉路、松山路口的潘翰聲競選總部成立,前行政院長謝長廷、 民進黨籍立委田秋堇,以及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洪健益、張茂楠,及立委參選人姚文智等 都到場表達力挺。 選票「讓」得出去嗎?政治表態壓力大 延續17日造勢場的呼籲,這些民進黨籍的政治人物,喊出「蔡英文一票、潘翰聲一票」的 口號,除了希望在場群眾把總統票投給蔡英文、把立委票投給潘翰聲之外,許淑華還特別 再加上「政黨票還是投給民進黨啦!」,站在一旁的潘翰聲則同樣帶著尷尬的微笑,沒有 接話。而原本有意參選立委,後來被認為「禮讓」潘翰聲的洪健益上台時,問台下,「現 場支持蔡英文的舉手」,台下反應熱烈,洪健益轉頭問潘翰聲,「你連你的手都不舉,叫 我們怎麼給你支持?」。 台上的潘翰聲主動回應了這個問題,他先問台下「反核的總統是誰」,台下熱烈反應「蔡 英文!」,潘翰聲對民進黨與綠黨間的反核主張,又做了另一個比喻「綠黨是說現在馬上 廢核、蔡英文是說2025,一個是快車道、一個是慢車道,這都沒有關係,都是同一個方向 ,但是國民黨卻是立刻要蓋核電廠,這是相反的方向,所以我們絕不可能和他們一起,所 以我們這一次絕對是反核總統要給它贏、反核的立委要給它過半」。 謝系領導人謝長廷算是謹守分際,在為潘翰聲站台時,將民進黨與綠黨的「合作」定位在 「政策合作」。不過「政治的規則」,與「政治的語言」存在著很大的落差;在民進黨評 估潘翰聲所屬的信義、南松山區,在單一選區,一對一的選舉下,幾乎沒有勝算,所以由 謝系發動,「禮讓」潘翰聲之後,真正的政治拉扯才剛剛開始,首先,這個口頭的「讓」 ,是不是真的「讓」,不是從檯面上的說辭,而是從樁腳的動員才能看得出來;而樁腳的 動員,不是「上面」說讓就讓得出去的,也必須讓他們有一個「票投得下去」的說法,才 動得到基層;而即便不從政治操作的角度來看,要民進黨支持者,把票投給一個過去這樣 批判民進黨的候選人,而他又不在選舉時清楚表達對民進黨的支持態度,要說「禮讓」, 那也未免太小看選民的自主性了。 潘翰聲在台上說,樁角和選民在台下看,在這種上面釋出善意,樁角和基層暗施壓力的操 作下,綠黨的潘翰聲口頭說「支持反核總統」,但是說不說得出「蔡英文」三個字?要不 要幫蔡英文插旗?甚至在「政黨票投綠黨」的立場如何堅持,這些政治態度都左右著潘翰 聲拿不拿得到民進黨「讓」出來的票,也決定著潘翰聲的選舉軸線是否被吸入民進黨的軸 線裡,或者仍能維持綠黨的主體。 政治交換,怎麼計算? 近年台北市松山、信義區選舉政黨得票率概略圖(製圖:王顥中,資料來源:中央選舉委 員會)(原連結有圖) 2006台北市議員選舉:2008立法委員選舉:2010台北市議員選舉: 2004年,溫炳原接任綠黨祕書長,引進國際綠黨的觀念,重新推動從社運走向政治(參選 )的方向,2007年,潘翰聲接任祕書長(相關報導),批判當時執政的民進黨背離環境理 念,「打著綠旗反綠旗」,而擺脫過去綠黨「泛綠(民進黨)」的色彩,強調自己是「正 綠」、「環保綠」,而「綠黨不是民進黨」也成為之後歷次選舉中重要的軸線。 在「綠黨不是民進黨」的策略下,潘翰聲過去對民進黨的批判,俯拾即是,就以綠黨這一 次「反核」的競選軸線為例,在2009年3月27,在綠黨大安區立委補選前夕,潘翰聲在部 落格發表「民進黨難忘選票誘惑」一文,批判: 「過去民進黨少數執政,總是以席次不夠作為反核失敗的托詞,實則利用核四停建復建作 為政爭工具,後面六年鮮少敢勇於為自己的政策辯護,反而至今仍暗指環保運動團體無法 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政治實力無法完全實現理想」的陳腔濫調早就不為人所接受,竟 還想向選民要求更多選票。」 對比今日喊出「反核總統要當選、反核立委要過半」,論述、立場之矛盾,不正是由於這 種──可以由民進黨的挹注而來、也可以由民進黨的抽手而去──選票的誘惑所致?從過 去幾次的投票政黨分布比例概略來看,民進黨在台北市松山、信義區的參選狀況向來艱困 ,跟國民黨(加上親民黨、新黨)的得票比數大致在四六、三七之間游移(見政黨得票率 概略圖)。在這區本來就難以當選的基本政治現實底下,「禮讓綠黨」既不真的造成席次 損失,同時能為民進黨博得「廣納賢能」的美名,實在是一個聰明的政治動作。 綠黨的發展面臨考驗 對照來看,綠黨過去在該選區已經經營了一些時間,在「非藍非綠」、認同環境議題的選 民基本盤逐年成長的情況下,2010市議員選舉還曾拿下2.15%(5,011票)的成績(相關報 導),然而,這次潘翰聲向民進黨的靠攏,就算民進黨真的傾注全力動員派系、樁腳為他 助選,該區綠營基本盤的選票也不夠將他送進國會,但是,潘翰聲放棄了對民進黨的批判 距離,被選民認知為民進黨的側翼,卻可能直接使綠黨過去好不容易經營累積的選民產生 懷疑、造成選票流失。這樣的政治交換,即便是不以綠黨本位思考,而用潘翰聲個人的選 舉情勢來看,都可能是個兩頭空的結果。 在這一次選舉中,為了符合《選舉罷免法》政黨票的門檻,綠黨全力邀約、湊出10位願意 參選區域的候選人,其中多是從來不碰政治的選舉新手,他們可以說是不計個人經濟、社 會成本,花費心力,熱情投入,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衝高綠黨的政黨票,而今天綠黨的指 標性人物潘翰聲如果在合作的政治表態壓力下,模糊多年來建立的「環保綠」與「民進黨 綠」區隔界線,過去幾年以環境議題的認同參政、參選的操作,在這一次選舉中,將面臨 考驗。 編按: 這則報導刊出後,12月20日潘翰聲先生在公共論壇有一篇〈我對於和民進黨選舉合作的說 明〉,對這起事件作出回應。 -- 30歲以前的李根政,除了在學校教書外,便沈浸於藝術創作中,認為那是畢生 的追尋,但,「我是要以行動愛護這塊大地,或只是要幫大地畫遺照?」           GREEN PARTY 綠黨官網 網址:http://www.greenparty.org.tw/ PTT綠黨板: 國家研究院-->政治,文學,學術-->PoliticMan-->GreenPar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