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ANGUKM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eadman (小賈)》之銘言: : ※ 引述《elvies (孤單地吟唱)》之銘言: : : ㄎㄎ : : ㄙㄨㄛˇ ㄧˇ ㄩㄥˋ ㄓㄨˋ ㄧㄣ ㄧㄝˇ ㄋㄥˊ ㄈㄚ ㄧㄤˊ : : ㄓㄨㄥ ㄨㄣ ˊ : : 沒什麼好戰不戰,當作韓文輸入障礙就好啦.. : : 我說了,他們終究會進化的 : : 哇哈哈哈哈哈 : 進化? : 我以為我是很嚴肅的在探討一個問題 : 沒想到.... : ok : 我能說 認真就輸了嗎? 看完前面 deadman 大大的文章,很有感觸,我也要來認真一下 XD 不想認真的人,下面的文章可以不必看了 我想,或許是因為漢文的學習,在台灣是先學注音符號而後才習得漢字 才會造成許多人有類似這樣的「進化」的觀念,認為從拼音系統到形意文字是一種升級 主要的關鍵點在於大部分的人分不清「語言」和「文字」的不同 這大概是我們在東亞社會成長易生的弊病,因為東亞的文字系統和地球其它地方很不同 而且正好是一種語言使用一種文字,漢語用漢字,日語用假名,韓語用諺文 很多人常講「請說中文」,這句話本身就很怪,中文如何說呢? 應該是請說漢語,或請說普通話,或是請說華語,抑或請說國語 「中文」是將華語這個語言,用漢字這個文字系統做為表記工具的符號串列的集合 漢語一定要用漢字這個表記工具嗎? 這倒未必 在漢語的歷史上,曾經用過漢字以外好幾種工具做為表記 在元代,漢語使用過八思巴字母來書寫,如《蒙古字韻》,八思巴字母是拼音文字 清代也用過源於回鶻字母的滿文來書寫漢語,滿文也是拼音文字 朝鮮也用過諺文來書寫漢語,例如《老乞大》《朴通事》的諺解,諺文是拼音文字 回族的《小兒經》是用阿拉伯字母來書寫漢語,阿拉伯字母也是拼音文字 中亞東干族則使用斯拉夫的西里爾字母來書寫漢語,西里爾字母也是拼音文字 當然,閩南語白話字是用拉丁字母來書寫漢語,拉丁字母當然也是拼音文字 所以,漢語未必一定要使用漢字來書寫,拼音也未必只有拉丁字母一種 回到本題,先學拼音而後使用漢字是一種進化嗎? 這基本上已經陷入無法區分「音標系統」和「文字系統」的迷思之中 注音符號、漢語拼音目前被定義為一種「音標系統」而非「文字系統」 如同 「apple」這個字是英文,屬於「文字系統」 而 K.K. 音標「ae-pl」是 apple 這個字的音標,是「音標系統」 注音和漢語拼音目前被定位成學習漢字的輔助工具,漢字是「文字系統」 但是,注音和拼音不能當作文字系統嗎? 全世界各主要語言,目前只有漢語使用的文字系統非純表音體系 (日語漢字部分可計入) 照人類文明史來看,文字的「進化」應該是從圖像文字 → 表音節文字 → 表音素文字 從拼音到漢字,在文字發展上來說,似乎應說是一種「退化」才是 為什麼世宗大王他們發明了諺文在世界上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因為諺文是全世界文字中,當時唯一一個將語音切分到音素的層次 並且依據語音發聲的特性,設計出整齊對應且一套符合音韻分析的科學化文字 (諺文的誕生遠遠晚於世界其它主要文字,且受其它文字的啟發,比較先進是必然的) 這反映出人類對於語音的分析更加深入,並反應在文字系統上 「吾隱去內如辭叱都,毛如云去遣內尼叱古」 這是一句韓語的句子,你覺得用漢字書寫,和用諺文書寫,哪一個比較「進化」? 「霞立,長春日乃晚家流,和豆肝之良受,村肝乃心乎痛見」 這是一句日語的句子,你覺得用漢字書寫,和用假名書寫,哪一個比較「進化」? (第一句出自《祭亡妹歌》,第二句出自《萬葉和歌集》) 這二個例子同時也說明了漢字不一定只能表記漢語,它也能表記其它的語言 「漢語」和「漢字」是二個不同的東西,但太多人將其混為一談了 一個語言要使用什麼文字系統,這和其歷史、文化、政治等層面脫離不了關係 尤其是政治層面的因素影響最大 漢字在一百多年前,只是清國、日本、朝鮮等國上層貴族使用的文字系統 一般平民根本看不懂漢字,更遑論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 為什麼現在大家都能用漢字書寫華語,說穿了就是政治的原因 大家能用漢字流利地書寫華語,但若用漢字書寫閩南語,可能大部分的人就會有障礙 原因為何?就是因為沒有政治的力量規範閩南語的漢字書寫方式 為什麼現在韓國人幾乎只用諺文,不大會寫漢字?也是政治的影響 為什麼戰前和戰後日文的書寫方式不大相同?也是戰後美軍政治指導下的影響 馬來語和土耳其語,原本使用阿拉伯字母,後來改用拉丁字母,也都是政治的原因 因此,也沒有所謂某種語言一定要使用某種文字這種說法 這純粹是一種民族主義或是死守文化傳統的堅持罷了 當然,漢字和拼音文字,在學習的成本、辨識的效率等層面上各有優劣 而且漢字基本上已經趨近一種表音節文字,幾乎快沒什麼表意的功能了 例如「莪」「荇」「荅」,除了看出可能是植物名稱之外,也看不出這三個字的差別 這類型的形聲字已經佔了漢字總數的七成以上,漢字基本上也早以用來表音了 這似乎也反映了人類文字從圖像「進化」到表音的傾向 在受到漢文化影響的國家,像台灣許多人對於拼音文字系統的排斥 應該主要是基於文化情感,以及不願改變學習新事物的心態的影響所致 這應該要做一個慎密且長期的語言及文字習得的研究 將兒童分成兩組,一組學習用漢字表記漢語,一組學習用拼音文字表記漢語 長年追蹤觀察學習過程及成效,以及不同文字系統對於漢語學習的影響 做出有效可信的統計數據及分析,才能徹底了解漢字和拼音文字的差異 而不是由早已學會熟練使用漢字表記華語,且從未習慣使用拼音做為書寫工具的我們 反覆吹噓漢字的好處,這種立論老實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說服力 回到 Hangul 和羅馬拼音的爭論 老實說,Hangul 本身就是拼音文字,和拉丁字母沒什麼不同 只不過 Hangul 把符號排成二維空間的排列罷了 閱讀 Hangul 和拼音,就如同 deadman 大大所言,應是習慣的問題 如果當年 Hangul 沒有發明,或許現在韓國人可能就是用拉丁字母書寫也說不定 二次大戰後有太多的語言使用拉丁字母做為表記的工具 因為世宗大王的功績,所以 Hangul 被當作是韓國文化的象徵 蒙古國獨立之後,也廢掉原本直書的老蒙文,全面改用西里爾字母 這在人類的歷史上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至於文化的傳承的問題,其實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韓國古代的史書全部都是用漢語的文言文書寫的 但是現在的韓國人要研究古代史也不用真的要去學文言文,只要看韓文翻譯版就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8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