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ANGUKM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南韓學者陳泰夏:韓人祖先發明漢字,中國學界承認 張孟華 2011年4月21日 12:38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據《環球時報》報導,韓國語言學泰斗、仁濟大學教授陳泰夏近日在韓國保守媒體上發表 文章,稱「漢字並非中國文字,而是我們祖先東夷族創造的、我們的文字。中國學界也承 認這個歷史事實,只有韓國不知道。」這番話引發爭議。 報導指出,韓國網絡媒體newdaily17日援引陳泰夏的話說,「漢字」這個說法並非因為是 中國漢族創造的文字,漢族沒有創造漢字,漢朝時也沒有「漢字」這個名稱。漢字是韓國 人的祖先東夷族在甲骨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他表示,中國文史學家林語堂、王玉哲 等都研究考證漢字的淵源,認為它是東夷族的文化遺產,中國的文字都是東夷人創造的, 孔子也是東夷族殷國的後裔。 陳泰夏還說,曾任韓國首任文教部長官的安浩相曾向林語堂抱怨,中國漢字給韓國帶來不 少問題,但林語堂告訴安浩相,「這是什麼話?漢字是你們東夷族創造的文字,難道你們 還不知道嗎?」他表示,韓國人「將漢字當成外國語的做法實在是無知的自暴行為」,「 漢字與最科學的韓文是一心同體,是韓國語的兩個翅膀,擁有如此理想的語言結構的國家 只有韓國一個。」 據悉,73歲的陳泰夏在1998年成立「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之後每年都在媒體上 刊登廣告,推廣韓國漢字教育。2006年,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陳泰夏「圍棋發源於韓國 」的論調。2009年,韓國20位前總理在陳泰夏擬定的倡議書上簽名,督促政府加強漢字教 育。 陳泰夏「韓國創造漢字」的主張在韓國網上引起一陣興奮,但韓國各大主流媒體均對此保 持沉默。近幾年,中韓民間就文化遺產等問題發生過不少爭執,兩國官方則對此類問題保 持低調。 原文網址: 南韓學者陳泰夏:韓人祖先發明漢字,中國學界承認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4/21/91-2706551.htm#ixzz1McJPP9ge 訪談原文在這裡.原則上大陸報導並沒翻錯,對於學者本人的介紹也沒什麼問題.不過它 漏掉了很重要的一點,這種言論的背景是,漢字擁護派為了反駁韓文專用派以漢字是外國 字為由禁用漢字而提出的,嚴格來說不是對著中國人講的. http://www.newdaily.co.kr/news/article.html?no=75706 實際上漢字擁護派中這種說法並不少見,只是不曾上中文媒體,也少有韓國人理它而已. 猶有甚者直接稱漢字為"韓字",反正韓語裡發音相同,一如漢醫在1986年醫療法修法後一 夕之間改為韓醫.自然也不乏有人主張要把漢江,北漢山,大漢門改成韓江,北韓山,大韓 門.不過只有韓醫正式改名成功. 民間傳說一躍成為現實的,例如全國糾地名"旺"字風潮.謠傳地名中的"旺"字是日本強 加,取其義為日王.實際上這個字在日文中極為罕見,僅有旺文社較為人所知,日本人強加 日文罕見字的機率不高.更何況稱呼天皇為日王的只有韓媒而已,戰前日本人要是這麼叫, 不知會有何後果.然而最後京畿道儀旺市這波風潮中,竟也正式改名為義王市,在地的祖 上有知,可能會哭吧.此外金泳三時代全國拔日本斷龍脈地樁(結果拔掉了一堆界碑與鐵 欄杆),日韓世界盃時Corea曾被北韓提出要好好進行研究,也是類似的文革性質活動.每 隔一陣子總有新題材發作,將來說不定也會繼續. 以上消息便是標準國內瞎扯無意間被報到國外去的例子.這些小眾言論散見於報章雜 誌,期刊論文,團體會刊,偶爾也有人在學術殿堂發作一下.除了民族情感強的歐吉桑外, 近年來也快速散播於無數個人網誌,事主看來有不少中高生(俗稱hwan-bba),也許講講 韓國古代創造了一切和談談外星人,超自然靈異事件一樣有趣吧.多年來這些講來爽快 用的言論並不會上外媒,曾幾何時環球時報竟然可以在主流韓媒沒有報導的狀況下,自 己在文字堆裡找到New Daily這麼冷門的刊物報導.看來有國內講什麼外國人不知道心 態的人,應該要當心. 陳泰夏應該談不上泰斗級人物,不過因為有些驚世文章上網上報,有加入林均澤,金雲 回一類成為hwan-bba教授代表人的趨勢.他拿的是台師大博士,寫雞林類事研究,應該也 兼過政大韓文系的課,這樣的經歷在國粹主義者中算是特殊. 從New Daily訪談的內容來看,除漢字是東夷族發明之外,陳同時附贈了孔子也是東夷 族.實際上孔子東夷族說偶爾會見到,前不久過世的大儒柳承國的博士論文雖然只說孔子 祖先與東夷族密切相關,但結論是仁的思想源於東夷族.比起陳來,柳是真正的大人物. http://mail.tmue.edu.tw/~confucianism/post/003/new_page_5.htm 2006年關於圍棋源於韓國,中央日報報導如下,找不到中文翻譯.簡言之因為揚雄"方 言"中出現bak-dok一詞指圍棋,而這類雙音節詞在中文裡應該是外來語,因此主張應是 韓國固有的ba-duk在很早的時期就傳入中國. http://article.joinsmsn.com/news/article/article.asp?ctg=12&total_id=2311701 估且不論陳是否曾花筆墨解釋為何ba-duk傳入中國會變成兩個入聲韻bak-dok(還是 只是看到有點像就開砲),以下熱心網友調查發現,根據疑似在揚雄方言中"簙謂之蔽... 或謂之簙毒...或謂之棋"的記載 http://cafe442.daum.net/_c21_/bbs_search_read?grpid=5sb4&fldid=7n4&contentval =000Br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nenc=&fenc=&q=%BD%C5%C7%D8%BC%AE&nil_profile =cafetop&nil_menu=sch_updw 問題在於沒人知道簙是什麼樣的遊戲.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局戲也。六箸十二棊也", 看來並非圍棋.段玉裁注"古戲,今不得其實",看來他也不知道.據此論斷圍棋是源於 韓國,資料不足且邏輯非常跳躍. 實際上揚雄方言中列出多條"燕之北鄙朝鮮洌水之間"的方言,說不定是更適合的研 究對象,不過這些詞多半無解,且看不出與韓語有何關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4.203
zax12345xx:推專業 05/18 02:20
poohkoala:由此可視中國才是騙最大的假面國度~KMT一直騙~ 05/18 02:41
poohkoala:中國那麼大~很多文化明明都是吸納來的~卻都說是自己發 05/18 02:42
poohkoala:明的~ 05/18 02:43
yeweisnine:可是說真的,確實是有這樣一派人物主張這樣的說法,雖 05/18 02:43
yeweisnine:然不是主流的言論,更不是主流媒體。然後韓中之間動不 05/18 02:45
yeweisnine:動就愛為這些事情吵得亂七八糟的,導致中國挖到這種小 05/18 02:47
yeweisnine:眾報導,這兩個國家的這種紛爭才是這一連串問題的根源 05/18 02:48
wagor:中國強調現在境內所有少數民族在歷史上也屬於中國少數民族, 05/18 12:18
wagor:這是帶有強烈政治目的且欠缺歷史常識的,這點和台灣教科書的 05/18 12:20
wagor:立場並不相同,台灣教科書基本上走傳統的漢人史觀,並未考慮到 05/18 12:21
wagor:歷史上漢人週邊民族的問題.這樣的差別也是因為台灣沒有考慮 05/18 12:22
wagor:蒙回藏等民族感情的需求,也沒有防止這些民族分離主義的需求. 05/18 12:24
wagor:然而實際上中國仍然維持在傳統漢人史的主幹上,只在民族接觸 05/18 12:25
wagor:的部分上特別強調少數民族屬於中國,實際上並沒有建立出如現 05/18 12:27
wagor:在歐洲般的多民族史觀.從歷來的紀錄看來,中國著重民族問題, 05/18 12:32
wagor:但很少著重在文物起源為何,此點與韓國俗說不同.即使聲稱外族 05/18 12:39
wagor:歷史人物為中國人,也不是以曲解其血緣為漢人為基礎,此點與韓 05/18 12:39
wagor:國俗說也不同.實際上韓國俗說異常執著於人物的血緣及文物的 05/18 12:40
wagor:起源.以往所有日本文物名人都有人主張源出韓國,近來同一批理 05/18 12:43
wagor:論有擴張到中國文物名人的趨勢.這種強調起源何在的需求,恐怕 05/18 12:45
wagor:只有韓國才有.從上世紀以來,高麗以前的歷史研究主軸便是"找 05/18 12:50
wagor:回被剝奪的歷史"這種歷史翻案風,廟堂尚且如此,在野史家只不 05/18 12:51
wagor:過是翻案風的加強版而已.一般正常人都知道,找到一把最早的弓 05/18 12:53
wagor:,結論是"弓在當地由來已久",不會是"全世界的弓源於那把".然 05/18 12:54
wagor:而這件事要是發生在韓國,最後可能會變成要求世界弓術組織承 05/18 12:55
wagor:認弓源於韓國.這種風氣必然有檢討空間,而不是當不知道,不在 05/18 12:59
wagor:意,不代表全體.世界上練肖話的人很多,但少有在野史家多到可 05/18 13:00
wagor:以聚成小"眾"還延伸到社會各界包括大學的地方,在韓國這些人 05/18 13:03
wagor:可以天天出擊,偶爾乘勢變成全民運動,實在是奇觀. 05/18 13:04
joyce9191:根據台灣記者的習慣..明天就會出現"中文是韓國人發明" 05/18 14:12
joyce9191:的標題了~然後又讓原本就討厭韓國人的人更討厭韓國了 05/18 14:12
fifiyaya:樓上握手!! 有同感 =_= 05/18 15:41
yeweisnine:就該篇新聞原文內容,雖然知道是漢字派的言論,但是說 05/18 22:16
yeweisnine:真的,時機搭上的話真的就是全民運動。雖然中國跟台灣 05/18 22:19
yeweisnine:媒體有時候是刻意去發掘去炒作,但是這是環環相扣的 冏 05/18 22:19
Tawana:文化本來就是相輔相成 特地去分割 朔源 實在不可思議 05/20 07:13
odagiriryu:所以我不看臺灣新聞~ 學學NHK吧 05/21 12:39
sweuue3:系上給那位學者上過課的老師就說 他從來就不是甚麼泰斗 05/21 15:07
sweuue3:這整篇東西就只是小眾言論被誇張報導而已 05/21 15:08
wagor:以韓國研究家的立場,朱立熙應該是覺得很倒楣,不過這種歷史翻 06/08 19:02
wagor:案風打從安昌浩等將渤海納入韓國史,否定漢四郡便開始成為潮 06/08 19:05
wagor:流,部分也成為通說.廟堂尚且如此,更別提一大批在野史家任他 06/08 19:07
wagor:們的想像奔馳.這些在野的間接也會影響到歷史劇作家,電視節目 06/08 19:08
wagor:製作人,讓他們的節目除了內容是朝鮮時代的以外,演得一個比一 06/08 19:10
wagor:個荒唐.我相信朱應該也了解在野史家和學院派乃至於基督教徒 06/08 19:13
wagor:在古代史觀上的衝突,以致於國史教科書審定吵得沸沸揚揚,偶爾 06/08 19:17
wagor:還會有激進教徒破壞檀君像.我在想應該要正面地面對這個現象, 06/08 19:21
wagor:而不是挑一些個別事件代表性不足的毛病,即使這些逞口舌之快 06/08 19:23
wagor:的遠不如南北關係,經濟議題等來得重要. 06/08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