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ANGUKM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lbyu (歡迎光臨韓國語板)》之銘言: : 感謝 wagor 大的詳細整理 ^^ : 今天下午我寫了一個程式用以將整本《廣韻》和韓語漢字音進行 matching : 目前程式跑過的部分主要是見溪群疑與影曉匣喻之間相互的變化的部分 : 電腦跑出來的結果,除了冷僻字之外,幾乎和 wagor 大整理出來的一致 : 下面補充一下程式對於 曉/匣→見 溪→曉 見→曉 的部分所跑出來的結果 : 用以提供大家參考,太過罕見的漢字因為可能沒太大幫助我就不列了 ==== 老梗重提.李京哲"韓國漢字音-eui 聲類-e na-ta-na-neun 慣用音的 要素"(韓外大 日本研究49號(2011.12),見以下網址)對於韓語漢字音與韻書不合部分,尤其牙喉音相 混部分有相當完整舉例及先行文獻整理,值得一看.內容很多,不特別去翻譯了. http://hufsjapan.com/j.html 不過這篇文章並沒有太多作者個人見解.有關韓語漢字音牙喉相混原因,主要以引述李 準煥研究成果為準.李準煥所舉許多韻書上一字多音之例(其中牙喉互用之例,例如景 一作居影切,一作於丙切(通"影")),而一字多音的成因推測多半受上古複聲母影響,故 據此推論韓語漢字音牙喉相混有上古音殘留因素影響. 然而這種見解我個人認為相當有問題: (1)韻書中一字多音(即上古音可能有複聲母)的情形範圍很廣,不僅見於牙喉互用,實 際上kl-(牙舌),pl-(唇舌),sn-(齒舌)之類更為典型,但韓語漢字音僅牙喉相混特 別顯著.以複雜的一字多音現象說明單一的牙喉相混現象,有掛一漏萬之嫌,反而必 須說明為何其他種互用的情形在韓語漢字音裡並不普遍存在; (2)韻書中一字多音的例子很多,然而在現實語言中破音字的數量卻遠不及韻書中一字 多音的數量.顯然現實語言常僅採其一最通用者為慣用音,其餘皆淪為罕用音.而今 天討論韓語漢字音牙喉相混的重點,在於韓語最通用的慣用音為何與漢語最通用的 慣用音聲母不同.在這個問題上,韻書中記載一字多個非現實的罕用音不容易帶給 我們太多啟發. 甚至在找不到答案時,把韻書翻出來找近似的罕用音,都非常危險.例如革hyeok的 聲母h-是例外,找不到原因,就把集韻打開,找到了"訖力切,音殛.本作[革亟],急也", 以為找到了答案.但"訖力切"是否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發音,本身即有疑問,更何況韓 語唸成hyeok的革,根本找不到任何用例意思是"急". 因此,革字在集韻中有"各核切,从音隔"及"訖力切,音殛"兩種發音這個事實,並不 足以讓我們對韓語漢字慣用音"革"為何唸成hyeok有什麼啟發.充其量只能暗示我 們革字在上古可能是某個複聲母,但因意義不同分化k-及h-,而現實上只有k-留了 下來. 不論不論如何,本文在用例蒐集及先行文獻整理上,都值得一讀. ==== : ※ 引述《wagor (宇宙大帝)》之銘言: : : ==== : : 基本上這個見解並不正確,韓語漢字音匣母字幾乎全都為h-,和多數語言的漢字 : : 音相同.少數例外均屬誤讀類推. : : 少數例外如下: : : 匣gap:誤讀為甲 : : 狎ap:明顯誤讀為押 : : 莖(戶耕切)gyeong:誤讀為經.在中文亦如此. : : 棍(胡本切)gon:誤讀為昆.在中文亦有類似現象. : : 踝gwa:明顯誤讀為果 : : 畦gyu:明顯誤讀為圭 : : 鵠gok:明顯誤讀為告 : : 鶻gol:明顯誤讀為骨 : : 癎gan:誤讀為間 : : 蹊gye:誤讀為溪 : : 暇ga:誤讀為假 : : 憾,撼gam:誤讀為感 : : 槐goe:誤讀為傀,魁 : : 系gye:誤讀為係/繫.此三字本相通,互相類推亦不足為怪. : : 宏,綋goeng:此係肱字之成批類推.因音義皆近,亦有可能受"廣"字影響. : : 匣母字中文因誤讀類推而改唸為其它聲母,上一篇舉了很多例子.其中韓語保留 : : h-的為:汞,嵇,艦,迥,丸等. : : 附帶一提,曉母字"轟"韓音goeng,粵音kwang,何以如此,暫時無解. : 霍 gwak : 虛郭切 (我猜不出原因,韓語從「霍」聲的形聲字有的唸 h 有的唸 g) : 喝 gal : 許葛切,這系列的有「曷、褐、鞨」等曉匣母字,這應該是誤讀為葛 : 蠍 gal : 許葛切 (韓語「歇」唸 heol,在當人名的時候唸 gal,應該是從歇聲 : 但是廣韻中「歇」並沒有讀見母音的,可能又是從「曷」的關係) : 蔻 gu : 呼漏切 (誤讀為「寇」,和華語一樣) : 佝 gu : 呼漏切 (誤讀為「句」) : 酣 gam : 胡甘切,這系列有「酣、邯、甝」等字,應誤讀為「甘」 : 斛 gok : 胡谷切,這系列還有「槲」等字 (這難道是從「角」聲?) : : 溪母字則是除"快"字外全歸於g-,與見母相混.這是韓語本身音韻問題,送氣音 : : 本來就不多用. : : 少數例外如下: : : 恢hoi:誤讀為灰.在中文亦如此 : : 龕ham:應屬含,合的類推 : : 詰hil:應屬頡的類推 : : 闊hwal:應屬活的類推 : : 欠,欽heum:可能是歆的類推 : : 楷hae:此係諧,偕之成批類推 : : 抗,伉hang:此係航,亢,杭的成批類推 : : 篋hyeop:此係俠,狹,峽,夾,挾,浹,莢,頰,鋏之成批類推. : : 確hwak:可能是鶴,獲之類推. : : 泣eup:粵音亦為yap, 何以如此, 暫時無解. : 酷 hok : 苦沃切 (或許是從「皓」之類的字推來的) : : 但我個人認為在韓語本身音韻容許送氣音的情形有限的前提下,溪母雖多數與 : : 不送氣的見母相混,但少數仍保留送氣k-的, 除快字外因不符韓語音韻而顯現為h- : : ,亦不無可能.因此,除聲符夾這種成批類推的大家族, 或恢這種較明顯的誤讀外, : : 其他h-有可能是保留送氣的溪母的另一種形式. : 我亦認同這個看法 : 不知是否有什麼規則或現象能夠區分哪些音會 溪 → 見 以及 溪 → 曉 的規律 : 不過照上面的例子看起來,似乎是沒什麼特別的規則 XD : : 溪母音變為h-的現象最普遍見於粵語,溪母開口韻多變為h-,如口hau,溪母合口 : : 韻多變為f-,如快fai. : : ==== : : ==== : : 見母歸g-,例外如下: : : 懈,廨hae:此係解,邂,蟹等成批類推.中文亦如此 : : 閤,鴿hap:此係合的成批類推. : : 筴,鋏,頰...hyeop:同上,成批類推 : : 偕hae:諧的類推.但中文裡也讀如曉母. : : 梟hyo:不明,但中文裡也讀如曉母. : : 緘ham:喊的類推. : : 港hang:巷的類推. : : 割hal:轄的類推. : : 檜,獪,膾hoe:顯係會的類推. : : 荊hyeong:顯係誤讀為刑. : : 姬heui:大概是受熙的影響而讀同音 : : 革hyeok:可能是k->送氣k'->轉為h- : : 孑hyeol:同上 : : 譎hyul:這是鷸之類的成批類推.矞聲符的字韓語裡只有hyul,gyul(橘)二種音, : : 這些字大都不是常用字,出現在見羊曉三母,但又不一定是見對應g-,曉 : : 對應h-,問題多多. : 該 hae : 古哀切,這一系列的「該、荄、垓、賅」等字應該都是從「亥」類推來的 : 縞 ho : 古老切 (應該是從「皜」等字類推來的) : 攫 hwak : 居縛切,這系列有「矍、攫、玃、貜」等,都讀 hwak : 我在猜是不是和「獲」之類的字搞混讀錯了 : 鰥 hwan : 古頑切 (這個原因我猜不出來) : 吃 heul : 居乙切,同樣的字還有「訖」,可能是誤讀成「紇」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