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ANGUKM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幾天有韓國曹溪宗的沙彌學僧來台參訪 我的前同事去那邊出家,緊急要我當帶路雞 講了一整天發音不標準的韓文 回來感想,韓國人的聽力好像很差 音不准就出現都聽不懂的表情 大概是我們說漢語,南腔北調聽多了,大家的聽力都不錯 後來我的前同事就說:[韓國人是真的音不准就聽不懂別人說什麼] 可我說;[我又不是在說沙斗里]... 同事:[相對來說較封閉]... 嘆氣...我也想要發音標準...可我還在學嘛 而且除了中文有標四聲,韓文和日文甚至英文等各種語言 都沒標聲調...都只能靠一直模仿模仿 最奇怪的是...韓國人老了...講的話聲調就會變低 一副就是要這樣講話才像個長者...怪怪龍滴咚 ※ 引述《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之銘言: : 最近想到的一些問題,想跟大家討論一下。 : 一、漢字發音的異讀 : 大抵上來說,韓語漢字的發音好像相當固定,只有少數情況,會有異讀的情形發生。 : 底下舉「茶」為例: : 紅茶、綠茶的「茶」讀成:cha : 茶道的「茶」則是讀成:da : 這部份不知道還有沒有其它案例? : 日語漢字中的唐音、吳音…等、臺語漢字中的文讀層、白話層與韓語漢字讀音相比, : 豐富許多,讓我相當好奇,為何韓語在漢字讀音上的差異會這麼少?在過往歷史上, : 韓國地區跟中國的交流也沒少過,但不知道為什麼沒在漢字讀音上留下不同層次的痕 : 跡呢? : 二、複合名詞 : 我發現到有些名詞在結合的時候,會在前一個字尾加上 s,可以猜測得出來,意思等 : 同 ui。 : http://i.imgur.com/9JuIu1f.jpg
: 請問為什麼會有這種結合法呢?有沒有特殊名詞(例:頭音法則)或論文是在講解這 : 種結合方式呢? : 三、方言 : 一直對所謂的 satuli 到底是什麼很感興趣,底下先排除濟州島這特殊情況來討論。 : 目前我所知道,韓國所謂的各地 satuli,有底下幾種情況: : 1) 不同聲調 : 就是同一個詞彙,在發音聲調上有所不同。若以國語來看的話,就類似早期不同人在 : 講國語時的「腔」,例如底下例子: : 蔣經國發表國慶祝詞 : https://youtu.be/84WE4ix8_Ts
: 在臺語部份,則是類似泉腔、漳腔之類的分別。 : 2) 詞彙差異 : 這種情況比較好理解,就是同一個東西,在各地會有不同的稱呼。 : 3) 語法使用 : 這部份我比較難理解,因為有些韓國人會說,雖然各地 satuli 在語法變化上會有不 : 同,但聽了是可以理解的程度。這樣感覺起來是文法變化差異不大。 : 但前陣子看了釜山 satuli 的影片介紹,最後有提到「很像外國語的表現方式」。 : https://youtu.be/5dqur02voXY?t=2m21s
: 似乎說明也有可能在語法部份完全不同?這部份在臺灣的語言現況來說,有可以對應 : 的情形嗎? --
flkjsi: 我們聽不懂韓國人說的是睡覺還是水餃,難道要歸咎我們中文11/21 09:18
flkjsi: 聽力太爛? 原po這邏輯..... 11/21 09:18
aureusii: 差的是你的韓語發音,不是對方11/21 10:51
panzer1224: .............太厲害了這個邏輯.........11/21 14:32
panzer1224: 然後年紀大聲音本來就會變低 人類生理就是如此 11/21 14:33
panzer1224: 跟是不是韓國人沒有關係....11/21 14:34
usa88888: 自己都說自己發音不好了...後續就沒什麼意義了吧.11/21 23:16
usa88888: 然後前三樓已經把你的疑問都解決了.....11/21 23:19
ilutc: ....11/22 02:08
※ 編輯: poohkoala (49.219.67.28), 11/24/2015 00:53:22
Qoo302: 韓國地域不大 加上以前外國人不多 他們就不是很能理解外國 11/24 09:06
Qoo302: 口音 不過最近這幾年很多外國人都學韓文了 這個情況就有 11/24 09:06
Qoo302: 點改善了 11/24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