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ackenLe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香港樂壇仍是輝煌蓬勃的八、九十年代,「命運就算恐嚇著你做人沒趣味 別流淚心酸  更不應捨棄 我願能一生永遠陪伴你」唱得街知巷聞,李克勤的歌聲陪伴著不少人成長 ,由86年首出唱片至今,經典作品多得無法盡錄,早期的《大會堂演奏廳》,到上世紀末 的《天水圍城》,以至近期的《活著為求甚麼》或《前進》等,歌曲的關注點與風格不斷 轉變,縱橫樂壇27載,要不斷突破昨日的我實非易事,面對唱片市場日漸萎縮的現實,網 路下載成了音樂銷售的發展方向,要樂迷真金白銀付費網購,高質素音樂是唯一賣點,以 「零瑕疵」的歌聲翻唱昔日名曲,無疑是包攬軟體、硬件兩種模式的銷量保證,克勤最近 推出的專輯,開宗明義全碟翻唱改編自玉置浩二的廣東版作品,專輯以《復克》為名,然 而,克勤卻聲言放棄一貫的招牌式演繹復刻版金曲,由拒絕重複「克勤式」唱法到捍衛廣 東歌市場,且聽歌者娓娓道來。 文:許惠敏 圖:鍾式明 Hair:Adolph Bow Make up:Angel Yip 服裝:Izzue Collection 場地提供:Bowers & Wilkins -- 「如果你用武功去形容,就像推你上擂台,但不准你以最擅長的招式去打,其實,其他招 式並非不懂,只是平時很少用,這次便只准你用這些招數去應付!」變相廢武功的打法, 倒也真的難倒這位香港靚聲王,克勤坦言起初不太習慣,慢慢卻對自己的聲線有另一種發 現,「一直以來都習慣了,到某些位便會這樣唱,原來不用每次都如此激昂,可以有一個 前所未有地soft的李克勤。」留在安舒區,一切在掌握之內,固然自我感覺良好,可是, 要拓展個人領域,無可避免要踏出冒險的一步,缺乏安全感的患得患失,有時是突破自我 的重要一步。 拒「復克」 免重複 改變唱腔的原動力,乃源自克勤心目中的日本歌神玉置浩二,原來他也曾推出翻唱自己歌 曲的專輯,極少的伴奏樂器,沒有以高質量的HiFi技術錄製,只賣歌者靚聲,後來成為 HiFi界的天碟,克勤靈機一觸,便棄用《演奏廳I及II》的大堆頭樂器,把自己的聲音推 到咪高峰前,Lay back(放鬆自然)地唱,他解釋:「李克勤一直給人的感覺是如《紅日》 般慷慨激昂,震音、力竭聲撕、『扯到行』……這次會靠近『咪』前,差不多要把它吞掉 ,全程也很細力、不像『丹田』氣聲,很喉嚨聲,讓樂迷清楚聽到每一種樂器和我的聲音 。」目的營造一種讓一眾打工仔放鬆地躺在梳化上嘆紅酒的舒服感覺,很能迎合家裡可放 置一套高質素音響器材的中產一族,也就是願意付費買碟的消費者。克勤不諱言,唱片公 司非常歡迎這類有銷量保證的音樂專輯,在網絡上非法下載的音色難以媲美,「從市場角 度看,應該會有演奏廳三、四、五,就像《Iron man》可以不斷重複,但我不想repeat地 復刻,唱別人的歌始終是不健康,今次是因為安全地帶成立30周年才有此決定!」 正如很多八十年代的歌手一樣,克勤經歷過唱片輕易賣過十萬、八萬張的光輝歲月,回落 到唱片達一萬銷量已開香檳慶祝的日子,卻也頗為看得開,「隨著市場愈來愈細,未來的 音樂一定是向網上發展,不需要硬件存在,只是要解決收錢問題,因為世界不停地變,就 像黑膠唱片,最後CD可能只會成為紀念品,只不過需要過渡期!」克勤較為關注歌曲的創 作問題,縱然在一般樂迷眼中,歌曲是否悅耳動聽才最緊要,不是每位也理會是改編或原 創,「不過,作為一個在樂壇一段日子的歌手,有責任去維護香港樂壇,在我眼中,作為 香港歌手,至少有一半應為本地創作才算合格,這麼多年,一隻全新歌的大碟,還有超過 一半是改編歌,也說不過去………」 香港歌手 撐廣東歌 原來,克勤很認同自己作為香港歌手的身份,對廣東歌曲的市場頗為重視,面對13億的大 中華市場,還是有自己的堅持,「國語歌的普及程度當然較高,廣東話始終是一種地道方 言,但作為香港人,講廣東話,若不捍衛廣東歌市場,很快便會消失!」不說不知,在人 人都強調英語與普通話都要說得流利的大趨勢裡,眼前的克勤頓成本土行動的中堅分子, 提到撐廣東話的使命,克勤反應甚大:「我沒有這樣偉大!我也會繼續出國語碟,只是不 會停出廣東碟,不想說成甚麼使命感,或者是情意結吧!我在這裡長大,proud of自己說 廣東話,這是我的母語。」道理很簡單,就是維護生於斯長於斯的本土文化,更不用每次 都扯到甚麼中港矛盾與價值高低的爭議聲中。 電影 足球 論港樂 始終,在香港這彈丸之地,廣東歌發展有一定局限,市場逐漸萎縮已是不爭的事實,對於 唱遍大中華甚或全球華人社群的廣東經典金曲不復再的提問,克勤一貫地淡定回應:「時 代已經不同了,過往香港歌手的確有些優勢,較有時代感、時尚,是內地觀眾的模仿對象 ,但今天已不容易單憑外貌打份去分辨兩地人,廣東歌的優勢自然會逐漸失去。」不過, 克勤仍補充,廣東歌對南方觀眾仍有吸引力,「就像看電影和睇波,巴塞、曼聯好睇,但 間中也會看看南華,有香港足球員,看《Iron man》也要看《無間道》、《低俗喜劇》! 」此話正指出級數之別,技差一籌便難逃被淘汰的厄運,然而,這也是不少香港人的死穴 所在,陷入妄自菲薄或敵我分明的競爭處境,克勤也承認,普遍內地歌手的基本功較港方 優越,「內地很多演藝界都是正統學院畢業,無論是演戲、唱歌或跳舞,這是內地優勢。 」相反,在迷信自由市場的香港,連進修學院也以賺錢為先,甚少與演藝技能有關的專業 課程,先天條件不足,或者善用中西融合的本土獨特性才是良方。 造就機會 讓毛蟲蛻變 從兩地歌手談到本地出產的新舊交替,新不如舊的批評聲音不絕於耳,作為前輩的克勤卻 挺身維護新一代歌手,「要一位出道兩、三年的歌手,跟阿梅或阿倫等傳奇人物比較,就 像拿以前的水壼手機,跟現在的智能電話比較,對他們太不公平,每一位獨當一面的歌手 ,都要浸十年或以上,當時李克勤也曾經是一條小幼蟲。」毛蟲要經過時間慢慢蛻變成美 麗的蝴蝶,可是,在事事追求快速的資訊爆炸年代,耐性已變得難能可貴,未必每位觀眾 也有給歌手成長的能耐。 過去兩張HiFi碟也強調跟專業的演奏團隊合作,在新專輯中,克勤卻找來幾位年輕人加入 演奏隊伍,包括小六生、高中生及大專生,是有心提攜年輕一輩?「不要說成甚麼給予機 會那麼嚴重,今次只是找一些具潛質的學生,給他們可應付的部分,令整件事更有趣!」 不過克勤坦言,跟幾位相處時間不多,「他們的水準很高,很有熱誠,只是較緊張,尤其 我在場時,所以我甚少出席。始終他們不習慣錄音這件事,需要較多時間warm up,每次 可能要用五個多小時,監製舒文要花更多耐性,但凡事都有開始,相信對他們來說,是難 忘的學習經驗!」給別人多點空間,也是對自己的寬容,是跨代承傳的契機也。 後記:哼著《紅日》走到訪問地點,在等候期間,看見克勤坐定定的接受訪問,昔日拉著 汽球蹦蹦跳的小伙子,今日已經是兩子之父,難怪他也笑說已難再唱《夏日之神話》這類 跳脫的歌曲了。從演藝歷程對照人生路途,不同階段便應有不同的方向,知所定位,眼前 氣定神閒的克勤,似乎已經做到了。 來源: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5222&d=2114 -- ╔╗╔╗╭══╮╭══╮╔╗╔╗╔══╮╔╮╔╗ ╭ ╔══╮╔══╮ ║╚╝║║ ═ ║║ ║╚╯╝║══ ║╚╮║ ║ ║══ ║══ ║╔╗║║╔╗║║ ║╔╮╗║══ ║║╗║ ║ ║══ ║══ ╚╝╚╝╚╝╚╝╰══╯╚╝╚╝╚══╯╚╝╰╝ ╚══╯╚══╯╚══╯ 視聽劇場Idols_2HKCNΣ中港人氣大會堂HK_BoysΣ香港男孩特區HackenLee李克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12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