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吃光光 基本上來說, 聲音壓縮的公式分成兩種, 一種是無損壓縮(Lossless Compression), 一種 是有損壓縮(Lossy Compression). 有損壓縮公式包括常見的MP3, 還有Ogg Vorbis, WMA, AAC, Real Audio, Speex, MusePack... 等 無損壓縮公式包括FLAC, Apple Lossless, WavPack, Monkey's Audio, OptimFROG, Shorten... 等 WAVE也是無損的檔案格式, 但是他*沒有*壓縮. 有損壓縮公式中, 每一個格式所用的方法有出入, 會造成同樣的bitrate下, 有一些音質 會比較好, 有一些音質比較差. 這些壓縮公式裡面, 內部都相當複雜, 並不是說他有沒有 該有的頻率, 就可以決定是否聽的出差別, 因為一個聲音裡面, 每個頻率的聲音還有振幅 跟像位差的差別. 當某一個有損壓縮公式在 x kbps的位元率, 對大多數的聲音樣本都聽 不出差別, 那我們說個壓縮公式在 x kbps 是透明的(transparent at x kbps). 對於有 損壓縮公式, 你所壓縮的聲音樣本, 使用的設備, 還有聆聽的測試者, 都會影響透明的位 元率. 對於有損壓縮方面的研究, 我建議去一個國外的論壇看, 這個論壇叫做Hydrogen Audio. 對於測試一個有損壓縮公式最好的方法, 就是ABX盲測. 你可以使用Foobar2000 的ABX插件來做盲測. 對於無損壓縮, 壓縮跟解壓縮後, 內容都是一樣的, 所以說, 唯一的差別就是壓縮的比例 , 以及壓縮還有解壓縮時所需要用的運算能力, 還有軟體的支援. 一般來說, FLAC是最常 見的, 因為他壓縮比例好, 也有許多軟體支援, 另外他解壓縮時不需要很強大的處理器. 網路上面有許多無損壓縮公式的比較. 例如說Hydrogen Audio的wiki: http://ppt.cc/fDld 順便一題, CD的音樂格式是IEC 60908(a.k.a Red Book Audio Standard), 他是由Sony以 及Phillips所定立的. 他用44100 Hz的雙聲道Pulse Code Modulation採樣率來收錄聲音 , 而且他*沒有*壓縮. 所以, CD的格式跟CD轉成WAV, FLAC... 等等都是相同的. 無論你 用CD播音樂, 還是用WAV/FLAC... etc, 音效卡的驅動程式所收到的資訊是*一模一樣*的 . 唯一有可能差的, 就是在轉換的過程, 光碟機沒有讀到正確的資訊(灰塵或什麼的, 真 的不常發生), 導致轉換的問題, 不過這種一般都是壞掉的光碟機才會有的問題, 一般, 只要你讀的到, 那就沒問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76.65
fa18e:推啦! 07/06 19:29
lovetime:一堆金耳硬要說CD與無損壓縮不一樣 07/06 19:34
chu222:WAV跟APEflac也許真的有人聽得出來 也有人認為是心理作用 07/06 19:36
chu222:反正自己覺得怎樣最好聽就好了 :p 不用管其他人怎麼想瞜~ 07/06 19:36
chu222:反正對我這個木耳都是無損我分不出來~ mp3 128k就太扯了 XD 07/06 19:36
kevin0125:如果無損壓縮會失真 那現在電腦科技根本不可靠XD 07/06 20:17
commutative:用電腦光碟機播CD音質不會比放WAV穩定,這點應該不會錯 07/06 20:57
neitia:這個問題很有趣 譬如你的檔案是沒錯誤的 但你的DAC在轉換 07/06 21:38
neitia:之間的變數卻太多太多... 07/06 21:39
Shakermaker:一個月一次的戰數位大戲又來了 07/06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