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dpho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讓我比較有感觸的新聞,大概就是AKG Q701了吧 可能很多迷兒會認為AKG不上進,只想靠代言人新瓶裝舊酒騙錢 但是回顧整個AKG的發展史,這種態度其實其來有自,不全然是萬惡的harman集團作祟 一個事實是在K1000上市之前,整個AKG耳機產品線出現過最高檔的產品也不過就是K340 先不論AKG從來沒有涉入靜電耳機製造的行列*,當Beyer製造DT880S、Senn製造HD540G 這種luxury headphone時,AKG並沒有對應的產品存在 (我傾向不把K340這種混血式設計的耳機當成純粹意義上的靜電耳機) 而在K1000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檯面上只有K500/K501和HD580/HD600、DT911/DT931 抗衡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我想原因是高檔家用耳機大概不太賺錢 (以那年頭而論) 所以AKG一直很冷感 就根本性質而言,T1/HD800除了有luxury headphone的意味外 另外也有concept headphone,概念機的性質在 標榜技術實力/廣告的目的大於營利,舉個例子,就像B&W的鸚鵡螺喇叭一樣 耳機不就是個全音域單體,結構就那麼單純,還有什麼技術高度可言? 揚聲器設計理論在70年代以後的確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進步的是材料與計算精度,以及觀念 結構比T1和HD800複雜、用的材料更高檔的動圈耳機多得是 但是論發想的全面性,執行的整合性與設計的最佳化,恐怕目前只有AKG有辦法匹敵 (雖然他們打定主意不加入這場混戰) 雖然結構很單純,但是牽扯到的變數並不少 有點類似光學鏡片的設計 (這正巧也是德國的強項,Beyer和Senn之間的關係的確也很像 Leica和Zeiss) 除去廣告語言的包裝 這兩個耳機有一個共通的、隱而未顯的目標:在可能的範圍內,控制住時域層面的失真 進而追求耳機專屬的,只有耳機能發出的真實感 *要最簡單的理解何謂時域層面的失真.....舉個例子,就像是照相時沒對焦好、失焦了 T1透過最佳化磁路磁束分布的手段,盡量讓音圈在磁隙間能運動的更平順、更快速 *簡單的講,讓推動振膜的力道更平順均勻 HD800則透過改變振膜設計的手段,希望能推出更平順的波前 *簡單的講,讓振膜更"平" 這些都是希望盡可能減少時間延遲所造成的失真 盆分裂失真控制、聲波導引、擴散、諧振控制等等原則講白了很簡單,教科書都有的東西 但是知易行難,設計時考量的變數不週全、實踐的精度不夠,就算用上再先進高貴的材料 也沒用 以盆分裂失真為例,HD800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盆分裂點大概在4Khz~6Khz *盆分裂失真.....可以理解為振膜在運動時不同步、甚至變形所導致的失真 但是也利用這個盆分裂來進行巧妙的機械分音,透過控制盆分裂情況來 劃分振膜發聲區域,拓展頻率響應能力 *通常是透過分配振膜各區域的重量來"劃分"發聲的區域 T1的情形比較特殊,大概在2Khz就開始有盆分裂情況了,但是盆分裂情況被抑制住 一直"ㄍㄧㄥ"到7Khz才有比較明顯的,類似HD800在6Khz的斷層 至於聲波導引控制為例,T1在振膜前方那個圓環狀導波器可謂神來一筆 除了壓縮空氣以提高效率,也起了導引高頻方向的作用 HD800則主要是靠耳罩內旁邊內一圈曲折的障板,所以Head-fi的mod就是在這裡下手.... *那些號稱在障板內部貼上吸音材料可以改善結像和實體感的原因也在於此 以諧振控制為例,HD800的leona特殊材料別提,耳罩和頭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T1的情形比較複雜,很接近近年一些箱體內沒有阻尼材料的喇叭 要求的不是吃住諧振,而是要腔體跟著振,但是振完之後馬上停的思路 *另一個層面是內部的那些阻尼材料也會使能量傳播特性變壞,造成多餘的染色 其實HD800內部也沒有什麼阻尼材料,就再底部用個鐵絲網罩著,控制內部氣壓而已 但是T1的case實在是......要說瘋狂好呢,還是要說藝高人膽大? T1的腔體本身可以當成一個亥母赫茲共振器(低音反射式設計),不是那麼好玩的 好像離題離很遠.......總之上述兩支耳機的精度和理念比市面上的耳機都還要高出一截 付出的代價就是高到離譜的成本,價位帶突然跳升了兩個等級 也許可以套用日本人那套"原型機比量產機強"的理論? 在研發這些耳機時的發展的新理念、新發現總有一天也會運用在較低階的耳機上吧? (T50P和T5P的例子......我總覺得有消化庫存、分攤成本的成分在,有趣的是 T5P是另外一位女性工程師主導開發的,不是T1那位大叔,我想這也是能這麼 快上市的原因) (之所以會說分攤成本,是因為開放式耳機由於振膜"自由呼吸"的情形更多, 需要更嚴密的配對以保持聲音品質,封閉式耳機就比較沒有這限制) 而目前配套的耳擴發展、用家認知又如何呢?我想大半的耳機玩家都 還沒有意識到這個,都還是靠try&error的方式來摸索這些耳機的潛力 我也不例外...... 從務實的層面來講,AKG推出Q701也許更能起宣傳/盈利的作用, 畢竟大部分耳機玩家追求的還是輕鬆的聽音樂而非自虐的玩音響 雖然我想很多男人打死也不想頂著個綠色的耳機聽音樂.........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sniper0710:最下面空白這麼多還以為有黑字.... XD 09/19 02:21
XWF:害我開燈看有沒有東西... 09/19 02:23
xdbx:呵呵呵 (隆跨謀 09/19 02:25
takase:手滑還沒打完就先發出去了..... 09/19 02:32
greenguy:有幸聽過540G後,就對森海新耳機無視了( ′-`)y-~ 09/19 02:43
greenguy:耳機真是高深的學問,看不懂+1,還是多聽音樂實在XDDD 09/19 02:48
noxigm:深夜看這篇實在是很有感觸阿... 09/19 03:02
jakkx:有人有聽過嗎?Q701.. 09/19 03:07
lowenli:推..不過我只懂最後兩句XD 09/19 08:05
jackjack0805:L3000G表示: 09/19 08:07
linjaha:可是兩種綠色感覺不同(′・ω・) 09/19 08:12
M16A1:我還是聽聽音樂就好:P 09/19 08:45
mdisy:很有學問,沒有內容 09/19 09:13
mdisy: 閱 09/19 09:14
mothertime:AKG沒有靜電耳機? 09/19 09:23
cockali:總之先推一個~~推認真~ 09/19 09:27
mothertime:K340不就是靜電動圈混合式嗎? 09/19 09:29
mdisy:是阿!!旗艦級!!那時候的耳機真的很精彩,很多新想法 09/19 09:36
edcrfvm45:K340也老啦 靜電耳機有其壽命天限 09/19 09:39
mdisy:看看這幾年的高價旗艦 (攤手) 09/19 09:39
mdisy:在台灣,正常環境使用下,靜電振膜的壽命約是3年 09/19 09:40
mothertime:但也總不能說他從未涉入吧=.= 09/19 09:40
mdisy:動圈大約是5年~6年,時間到了需不需要換單體 09/19 09:41
mdisy:一堆堆砌名詞而成的閒聊文,精準度不高很正常 09/19 09:42
mdisy:批個閱就好了 (話說,鄉民說話有幾個會查證 09/19 09:43
mothertime:不過其駐極體振膜的確會讓人以為他不是靜電耳機就是了 09/19 09:44
mdisy:印象中K240的好像也是!?還是普通動圈?? 09/19 09:52
mdisy:印象中K240旁邊那幾顆是靜電振膜的樣子...... 09/19 09:53
mothertime:K240那個是假單體,是靠諧振發聲的 09/19 09:56
mothertime:功能上類似低音柱的作用 09/19 09:58
mothertime:同時採用動圈靜電混合式的,還有K145跟K4 09/19 10:01
takase:我傾向不把K340當成純粹意義的靜電耳機 XD 09/19 10:30
mothertime:那您應該把這句話加註在內文之中以免誤導觀眾,麻煩您了 09/19 10:32
takase:至於靜電振膜壽命3年,動圈5~6年這論點...會不會太悲觀了? 09/19 10:32
※ 編輯: takase 來自: 123.205.55.104 (09/19 10:34)
takase:說到從動振膜:AKG K240系列的演化就是一個明證 09/19 10:36
takase:複雜的結構並不一定會比細心安排的簡單結構好 09/19 10:39
mothertime:不,我認為這是因為Dr. Rudolf Goerike在1993年過世, 09/19 10:43
takase:文中一些名詞解釋的其實很粗糙,歡迎高手補充 ^^ 09/19 10:43
mothertime:加上1993~1994年間Harman集團收購所造成的取向變化 09/19 10:44
mothertime:被收購之後,除了四單體的k290之外,kx01系列正式定案 09/19 10:46
mothertime:從此在有線耳機的設計上才開始趨於單調 09/19 10:48
takase:K300/K400/K500大概91年就定調了,從一些設計理念來看,也 09/19 10:50
takase:可以看出和KK的血緣關係.....不過哈曼對AKG營運扮演的角色 09/19 10:51
takase:真的那麼明顯嗎?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大財團 XD 09/19 10:53
mothertime:Kx00系列算是前導,Kx01時才完整確定其系列走向 09/19 10:53
takase:但是AKG近年最重要的兩個技術:異厚振膜和扁線音圈都是 09/19 10:55
mothertime:其聲音的變化與其使用新材質的振膜有關 09/19 10:55
takase:哈曼時代的產物 09/19 10:55
mothertime:而Varimotion振膜也成為其日後振膜改進的一個基準點 09/19 10:55
gameguy:台灣第一批購買敗耳動力Tesla NO.1與T50p與台灣第一批購買 09/19 10:57
mothertime:是啊,所以我才說Harman的收購是關鍵 09/19 10:58
gameguy:T5p的人旁邊經過留,在阿共那裡跟PSXXXX大戰實在是辛苦了 09/19 10:58
gameguy:,辛苦了 09/19 10:58
mothertime:它把整個AKG的設計從單體類型運用改變成振膜與線圈變化 09/19 10:59
takase:我是認為以K701/K702的成果來看,AKG其實受哈曼集團資源 09/19 10:59
linjaha:這篇慢慢的往怪方向去了 腹筋崩壞中 09/19 10:59
takase:正面幫助來得多 09/19 11:00
takase:應該說單體類型應用轉換成振膜/線圈等等細部結構整合/最佳 09/19 11:01
takase:化是追求低失真/量產合理度的必然結果 09/19 11:02
takase:單體結構越複雜,意味著各部件誤差的可能性越大,生產工序 09/19 11:03
mothertime:可是回到旗艦的問題,為何在Harman的資源下卻無旗艦誕生 09/19 11:04
mothertime:反倒是低價偏向流行的耳機被大量設計出 09/19 11:05
jackjack0805:可能搞旗艦也沒有多少賺頭吧?XD 開發、生產之類的... 09/19 11:05
mothertime:專業產線基本上不變這是正常的,但家用Hifi產線上呢? 09/19 11:05
jackjack0805:畢竟耳機有在賺錢的 多半還是靠中低價位的經營 09/19 11:06
mothertime:的確是沒什麼賺頭,但技術力上還是得設個標竿才行 09/19 11:06
mothertime:這點我十分同意,但senn在低價跟高價的開發上卻能同時 09/19 11:07
takase:的複雜化,近年就幾乎沒有多單體的音響級耳罩耳機了 09/19 11:08
mothertime:這其實會讓人覺得AKG的技術力明顯不如另兩家,只顧賺錢 09/19 11:08
jackjack0805:有沒有技術能力的證明 我覺得在市場上反而沒那麼重要 09/19 11:09
jackjack0805:畢竟會care這些的 是很小的一個圈子... 09/19 11:09
mothertime:說到多單體耳機,耳道式的多單體一直出才奇怪吧=.= 09/19 11:09
takase:我有印象的大概就是Panasonic RP-HDA100.... 09/19 11:09
jackjack0805:森海我覺得也是靠著中階產品壯大後 才有之後的HD800 09/19 11:10
mothertime:JACK是從賺錢的角度來講,但旗艦的作用是對抗同業 09/19 11:10
takase:耳道式的發展非常有趣,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動鐵式單體的廉價 09/19 11:10
mothertime:這與品牌形象有關 09/19 11:11
takase:化和先天限制使然.... 09/19 11:11
jackjack0805:品牌形象跟技術力的高度不算是完全正相關 看看ATH... 09/19 11:12
mothertime:旗艦的功能是要說:他們能我也能,還能比他們更好 09/19 11:12
jackjack0805:旗艦的威力對金字塔頂端的小眾市場比較有影響XD 09/19 11:13
takase:因為品牌形象,所以找了Quincy Jones代言啊,由專業音樂製 09/19 11:14
mothertime:這會進到歐亞思維的不同,但,至少ATH也是很敢開價錢 09/19 11:14
takase:作人代言也一定程度符合形象,要是找Lady GaGa來就不對了 09/19 11:15
takase:ATH高端產品想效法的是SONUS FABER,我一直這麼認為 09/19 11:17
mothertime:找人代言,比較適合用在低價耳機身上,如ATH 09/19 11:17
takase:離題:Love+也沒讓HD800和RS1銷量爆增啊,果然是機運問題XD 09/19 11:19
jakkx:那個我想是場景和價格所致…- - 09/19 11:21
w3160828:日幣再漲下去 可能銷量會暴增(?) 09/19 11:21
jakkx:還有個人覺得是廣告打的太明顯造成的反效果- - 09/19 11:22
mothertime:價位始終是個門檻,k701以定位來說賣的太便宜了點 09/19 11:23
mothertime:原PO不也說T1/HD800標榜技術實力/廣告的目的大於營利 09/19 11:25
takase:大概就跟各家車廠參戰F1是差不多的意思.... 09/19 11:26
MIG29:簡單說AKG從K1000之後不再是HI-END廠只有HI-FI 09/19 11:26
mothertime:所以我對AKG沒有新的這類產品感到非常不爽,搞啥代言? 09/19 11:26
jackjack0805:科科 這就是AKG的經營策略囉 可能覺得拼旗艦傷肝吧XD 09/19 11:28
takase:不過AKG被哈曼收購這幾年來業績一直持平也是事實 09/19 11:30
takase:被收購前的新聞稿寫年營業額是兩千萬美元,2005年的資料還 09/19 11:31
takase:是兩千萬美元..... 09/19 11:31
jackjack0805:算算通貨膨脹 就是負成長了(咦咦? 09/19 11:32
takase:看看哈曼集團底下幾間Hi-End廠的發展:JBL有日本市場在撐 09/19 11:34
takase:所以能搞DD66000,ML在3系列之後被冷凍了一段時間,最近才 09/19 11:34
takase:用5系列復出江湖,Infinty....大概沒什麼人記得這家20年前 09/19 11:35
takase:的超高階四件式旗艦喇叭.... 09/19 11:36
mothertime:所以要說跟Harman無關,我還真不信=.= 09/19 11:37
takase:我猜應該是有案子在跑,不然去年和今年初不會那麼神祕兮兮 09/19 11:38
takase:但是中途被冷凍了..... 09/19 11:38
edcrfvm45:沒人發現有亂入的人"從旁邊經過留"嗎 XD 09/19 13:22
linjaha:↑所以我才留了一句話阿XD 09/19 13:40
SuWeiLin:這"隨便"也太專業了吧 XD 長知識推! 09/19 14:52
moritsune:專業推 09/19 14:56
edcrfvm45:而且講了一堆T1/T50,又說什麼阿共PXXXX,結果又飄走了 09/19 15:02
mdisy:T1/T50......連聽的興致都沒了......不過就耳機咩 09/19 15:05
mdisy:論等一下有人推"你知道這東西有多貴嗎?" 09/19 15:06
sniper0710:不知道senn跟AKG什麼時候也會出現像GG跟123論壇的張xx 09/19 15:07
sniper0710:一樣的人物... XD 09/19 15:07
mothertime:GG有用K701啊 09/19 15:07
sniper0710:但是他對AKG的愛跟堅持比不上beyer XD 09/19 15:09
mdisy:(攤手) 09/19 15:11
edcrfvm45:G兄來篇K701 vs 宇宙超級無底海景DT990pro 600ohm 吧 09/19 15:11
sniper0710:他的990沒有pro :p 09/19 15:11
tsaumond:我還以為大家有志一同的裝作沒看到他....XD 09/19 15:44
neitia:對這種人就是要無視效果最好阿XDDD 話說我對Q701的外型還是 09/19 15:57
neitia:很有所期待的-3-~ 嗯是的 就只有外型 其他隨便它搞吧(無言 09/19 15:57
pipi5867:亂入一下 關於靜電耳機的振膜壽命 stax是非常長的 09/19 16:51
pipi5867:我用過最老的是1995年生產的 目前007也已經超過5年 09/19 16:53
pipi5867:之前板上還有位挖出老爸的舊stax耳機 振膜也是沒問題xd 09/19 16:54
OK8066889:神人隨便聊聊都這恐怖嗎...太深了 09/20 07:24
twbeerbeer:不知所云 11/24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