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lt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ionysus (Gordian Knot)》之銘言: : 而這些醫療上的支出,包括健保的支出與民眾的部份負擔,在轉化為台北醫療人員的收 : 入之後,幾無例外地,大多數將在台北消費掉,形成另一種社會資源的單向集中, : 剝奪了其他地區取得發展所需的資源,包括金錢,包括領導中產階級文化與地區發展 : 的一群社會菁英。 過度一廂情願的想法,完全忽略人口與經濟分布的事實 北北基宜桃竹苗的台灣北部,占全台總人口的46%。 縱使只有台北縣市,人口也佔台灣地區29%左右 從人口分布來看,多數的資源用在台北並沒有什麼意外之處,因為北部涵蓋的 人數是最多的,此種說法根本就是忽略在經濟狀況的考量下北部繳納的健保費  數額也是最多的。你的觀點預設一種多數人養少數人的觀點,但實際上根本相反。   : 而介修在他的文章中,將醫療資源失衡的原因歸咎於社會的不平等與階級的不平等, 醫療資源失衡?北部七縣市與南部七縣市的健保特約服務醫療數比較 http://kuso.cc/1JUO 北部七縣市 南部七縣市 醫學中心 12 6 區域醫院 30 24 地區醫院 133 169 北部七縣市總人口 10514994 南部七縣市總人口 7076836 北部醫學中心平均 876249人一間醫學中心 南部醫學中心平均 1179472人一間醫學中心 北部區域醫院平均 350499人一間醫學中心 南部區域醫院平均 294868人一間醫學中心 北部地區醫院平均 79060人一間醫學中心 南部地區醫院平均 41874人一間醫學中心 就醫院來看,除醫學中心外,在區域與地區醫院上的人口分配上南部是有優勢的 不過在醫療診所上,南北差距就相當的大,估計差距在千家以上。 但此點顯示的差距在於經濟支撐診所的能力,而非醫療資源上的差距。 如果硬要說南北不均,大概就是醫學中心的數量上,此點可以靠政策彌補。 : 然而,我們卻看到,中央機關聚集於台北,政府官員與民代在制訂各種政策時的台北 : 觀點。 什麼叫台北觀點?某黨喊了老半天,但也從來沒有講出個什麼定義出來。 台灣並不大,而且也沒有地域性就職歧視,不少中央官僚也是從地方上任 不少執政黨官員也是從地方首長上任,請問台北觀點在那? 或著是不和某些人的意,就叫做台北觀點? : 當然,不是向醫學生做思想教育要大家返鄉服務。做為一個改良式資本主義國家, : 處理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是政策工具的策略性引導。 : 一方面,透過公部門機關的區域性重分配,以及國營事業總部轉移至中南部, : 使得各政府機關不再只以台北看天下,也透過營業稅的轉移,讓地方有更多資源創造 : 更好的環境來吸引包括醫師在內的人才共同投入地方的再造。 首先,台北觀點是個不知所謂的迷思,政府單位的遷移與決策觀點間是否有正相關 還找不到任何有利的證據。所以你所謂的政府機關遷移改變醫療資源分配 根本是一種無稽之談。 再者,國營事業總部遷移更是奇怪,你以為國營事業總部遷移後,業務量就會 提升?在商言商,在沒有任何適當利益的情況下,將國營事業總部遷移 損害的只有國家的利益。  講明白的,醫療資源的分布往往跟人口與經濟分佈有關。  當北部在人口與經濟分布上佔有優勢時,自然就會擁有較多的醫療資源。 此乃不可避免的現象,因為醫療院所也需要賺錢,不然醫生要喝西北風嗎? 而你敘述的個案,與其說是醫療資源不均衡,導不如說是南部群眾對南部醫療體系 的不信任。區域醫療資源的不平衡,在高度都市化的國家中是很常見的,最根本的 原因就是經濟因素,除了國家與慈善的理想家外鮮少人會把醫院開在虧損的地方。 而且台灣地區的面積並不若許多大國,醫療資源是否真的不平均到某種地步,恐怕 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若說真的醫療資源匱乏,恐怕還是在花東地區為最,而非南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