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lth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準尿毒症 自我檢測免洗腎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慢性腎臟病一旦進入第3期,就代表進入尿毒症大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腎臟科醫師黃秋錦說,腎臟往往到末期才有明顯症狀,有不少人在出現尿毒前兆時,才 驚覺腎臟出問題,甚至到需要洗腎程度。 就醫時常是末期 國內1年有4萬人洗腎,一年要花250億元健保費用,估計10年後,尿毒症患者會增加到6萬 人。黃秋錦表示,這些患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腎臟病初期常沒有症狀,因此許多人 都沒發現自己有準尿毒症,等就醫時,往往都是第5期末期腎衰竭,需要洗腎的階段。 黃秋錦也提供民眾準尿毒狀態的自我檢測,尿起泡泡、久久不散(蛋白尿);眼睛、臉、 腳的水腫、頭漲頭疼(高血壓);臉色不好常頭暈;容易疲倦吃不下,一有以上情況應就 醫。如果能在第3、4期診斷,以飲食藥物等,控制血壓,血糖,蛋白尿,可以延緩病程, 就不會惡化到需要洗腎。 六大高危險族群 她分析慢性腎病有六大高危險族群,分別是65歲以上、糖尿病心臟病患者、蛋白尿者、高 血壓、有腎臟病家族史、長期服用藥方,尤其是止痛藥,國外文獻報告發現,同時服用阿 斯匹靈及普拿疼,會加重腎毒性。 黃秋錦呼籲六大危險群,每3月進行3項健康檢查:驗血壓、驗尿、驗CR(血肌肝酸),才 能避免慢性病惡化及終身洗腎。 少鹽油糖保健康 對於非腎病高危險群的健康民眾,黃秋錦也提供「三少、三多、四不、一沒有」的建議, 平時飲食「少鹽、少油、少糖;多纖、多蔬、多喝水;不抽菸、不憋尿、不信偏方、不熬 夜」,以及做到「沒有鮪魚肚」,確保腎臟健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