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ealth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並茂版:http://taipowerclinic.pixnet.net/blog/post/16090989 台灣的夏天您不能不認識的皮膚病(一)基礎篇-癬 作者/台電聯合診所 皮膚科 蔡博正醫師 依照看診的患者主訴比例,首選第一名是香港腳、其次是胯下癢,手在癢及灰指甲。黴菌 在人體表皮感染的種類常見只有幾種,屈指可數,各位也不必記,除非你要當黴菌專家。 另外也請大家不要胡思亂想,以為它會跑到體內去,如內臟、大腦……好怕人喔!會死人 呀!表皮性黴菌沒哪麼壞啦!他只是喜歡住在你的角質層細胞內,環境爛時,如高溫、悶 熱、不透氣、多汗、潮濕、不洗腳、衛生習慣不好、鞋襪濕了不換掉還整天穿,隔天鼻子 聞一聞好像不怎麼臭再穿一天,免得洗多好!……。如此這般,不想讓黴菌親密您一夏也 難矣! 黴菌長在腳上,俗稱“香港腳”,其命名原因就不說了,反正說是“足癬”就錯不了。長 在指(趾)甲裡就稱“灰指甲”(因為外觀顏色灰暗厚濁),其實叫“甲癬”就錯不了了 。長在胯下,電視廣告那隻像頑皮豹抓癢的動作,還有唱的歌大家應耳熟能響了吧!但跨 下癢,腳癢,很多是長癬造成的沒錯,但也常有另外的原因,待後再說吧!長在手上叫“ 手癬”,長在身上叫“體癬”,長在屁股上叫“股癬”,長在頭上叫“頭癬”……。偶爾 有時長在不常長的地方,也許是家裡養寵物造成的,叫“××癬”(沒人正式命名),也 有因皮膚一癢就亂擦自己買來的藥而長出癬,勉強稱為“用藥錯誤導致的癬”(又臭又長 )。反正,知道怎麼稱呼就很了不起了,不必太苛責自己。最重要還是不要稍不癢就懶得 理它,非得癢到抓得皮破汁流才想看皮膚科醫師,也許運氣不好的人,已經染上細菌次發 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了,所以及早預防與治療才好。 會得黴菌感染的人,除了環境氣候高溫溼熱以外,自己也要承擔點責任,比如大腿屁 股太胖又愛穿緊身牛仔褲或緊身內衣褲顯性感,又如全年365天都只穿一雙球鞋,濕了等 乾了再穿,襪子也是等臭到不行再換,又不養成定期去紫外線(太陽下)做作日光浴(至 少五分鐘以上也好),……沒事喜歡摳腳抓胯下…亂抓一通,久了指甲或其他本來不長癬 的地方也只好“與狼共舞”了!“癬人”是也!(怪名字!) 治療各種“皮癬”菌引起之“癬”,並不難,只要診斷正確了,連續聽話擦個二到 四週的外用藥就好了。但,令人煩惱的是,隔一段時間,又長出來了,所以在台灣這種亞 熱帶氣候之島國,“癬”要“斷根”很難矣!所以皮膚科診所患者經常人滿為患,多因“ 不易斷根”(容易復發)使然。另外,有很多時候,腳癢、手癢,也不見得是“癬”在作 怪。也許多汗或異汗及因緊張或壓力或體質或過敏或刺激等而誘發之“汗疱疹”或“濕疹 ”也很容易被當“癬”治療,常有人買遍了世界各國的癬藥還醫不好,才氣急敗壞找醫師 看,結果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一眼定江山”,加上一些消炎外用藥或口服藥可給這些 快逼瘋的患者,不到幾天就好了一半以上,是以“神醫”之名開始流傳出來!唉!哪有什 麼“神醫”呢?只不過略懂皮毛而已。 表皮黴菌感染一般不需要口服藥,除了嚴重的“甲癬”以外,但都要經專科醫師鑑定 以後才可以使用,較不會傷肝傷腎喔!但普遍的香港腳,因一時太癢,而抓破皮又不注意 衛生,加上運氣很差,於是細菌就趁機進入而產生紅腫又熱痛的“蜂窩性組織炎”,就不 能小看了!言而總之,小病不要亂投醫,大病才不至於不幸死翹翹!此乃愛心神醫蔡之箴 言(請學術派的名醫勿用放大鏡檢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