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p-Hop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NCCU_GROOVY 看板] 作者: gappa (夏天結束得太快) 看板: NCCU_GROOVY 標題: 政大黑人音樂社 第二次社課講義 Hip Hop編年史-外傳-Graffiti(塗鴉) 時間: Fri Oct 20 00:25:47 2006 Hip Hop編年史-外傳-Graffiti(塗鴉) 近年來塗鴉藝術慢慢的在台灣各大主要城市的街道上、牆壁上向台灣人展現它的魅力 。以台北市為例:走在東區、西門町這兩個最多年輕人聚集的地區,牆壁上,滿滿的都是 tag, throw up。去年在政大也發生過,有學生在校園裡頭塗鴉,而被學校處罰的事件。 今年9月底更有一群年輕塗鴉創作者,於華山藝文中心塗鴉之後,遭到控告!罪名是破壞古 蹟。社會上對這些塗鴉的評價不一,有人說是破壞市容、有人說是年輕人發洩精力的好管 道、有人說這些很醜、有人把它們當作生存的目的。我們姑且不來論斷這些作品的好壞, 以及這些行為是否恰當,甚至是為這些作品的藝術性打分數。在下判斷之前,我想我們都 應該好好的來了解何謂塗鴉? 它是怎麼發展的? 塗鴉的藝術性何在? 還有最重要的塗鴉想 要帶給世人的訊息是什麼? 塗鴉指在公共或私有設施 (如牆壁) 上的人為和有意圖的標記。塗鴉可以是圖畫,也可 以是文字。未經設施擁有者許可的塗鴉一般屬違法或犯罪行為。 Graffiti塗鴉不是20世紀末期,Hip Hopers的專利。它是人類已知的藝術形式中,最 古老的之一。打開電視臺,看看具有教育性的探索頻道還有國家地理頻道,一定有機會看 到史前時代,人類留在洞穴上面的壁畫。沒錯!!這些就是最古老的塗鴉。 古希臘、羅馬文化也處處充滿著塗鴉,從當年被火山灰掩埋的龐貝古城,發現到許多 被完整保留下來的塗鴉作品。這些出土的塗鴉作品包括當時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包括日 用拉丁文、罵人話、咒語、示愛宣言、政治言論等。其中一處甚至塗有「小心惡犬」的標 語。 我們也可以在許多許多的歷史古蹟上頭發現,類似XXX到此一遊的塗鴉。不管是隨手一 筆還是認真的作畫。塗鴉身為人類美術史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可是怎麼會在20世紀末期變 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呢?這就要讓我們回到60年代的美國了。 60年代!?!? 你可能會問Hip Hop不是70年代的產物嗎?怎麼一下就跳到60年代去了?塗 鴉的歷史就發展的年代上來說,事實上是Hip Hop四大元素中最早發展的一塊。早在其他三 個元素(DJ,RAP,B-Dance)發展之前,他已經發展了將近十年之久,它有自己的文化、有它 們自己的風格、跟所想要傳遞的訊息。而它跟Hip Hop之所以牽扯在一起的原因。主要是因 為後來這些塗鴉盛行的區域、跟Hip Hop文化的發展有重疊到。沒錯就是那個南布朗。所以 這些創作者,通常也都很能享受其他三個元素、甚至同時也是其他元素的創作者。(所以台 灣的朋友們!!大家團結一些吧!!) 不過因為塗鴉早就有原本的獨立格局了,所以他是很能夠接受跟其他不同的文化做結 合。塗鴉到了英國,由於在英國70年代盛行的是Punk音樂,因為和塗鴉一樣都有著反體制 的述求。所以這些龐克樂團也都會使用塗鴉來幫助表達他們音樂裡面的意涵。 塗鴉創作者通常會使用他們的綽號(tags),來表達他們的個人特色、個人創作領域或 是一種個人ID。這些tag就等同於塗鴉創作者的簽名檔。 tag通常會取的很容易上口,容易 創作。所以通常tag都不會太長。 tag裡頭的字母組成通常也會希望,是可以在個別字母形 狀上適合連結的。這樣可以使得拿著噴漆在牆上簽名的時候,能夠有順暢的flow。所以很 多的tag為了以上這些方便,只注重發音不去在意拼字是正確。譬如Train 可以變成Trane 、Trayne Envy 可以變成Envie 、Envee。Tag字母數不多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因為這樣比 較能夠快速作畫,讓自己不容易被條子發現。 60年代Graffiti文化開始慢慢的發展,一開始它只是嘻皮們用來表達政治立場的方式 因為它最方便、最便宜、最容易接觸到大眾又是最安全的(不用上街跟條子互打)。另一 方面塗鴉也廣為幫派用來標明地盤用,幫派在自己的領地,塗滿了自己的tag來標明自己的 勢力。 到了60年代末期在費城,兩位塗鴉者為塗鴉開啟了另外一扇門,他們是"Cool Earl" and "Cornbread"。他們這兩個年輕人為了好玩,在費城各地留下了他們的tag,這樣的舉 動使得大眾注意到他們的存在。而引起了許多人來仿效。到了七零年代,塗鴉文化發展的 重心慢慢的由費城移到NYC Pioneering Era 71年到74年被認為是”先鋒時期”,在這時期創作者慢慢的展現出來,更多更新穎的 想法以及更不同面貌的作品。第一個在NYC出名的塗鴉創作者是TAKI 183。他是個郵差,每 次搭乘地鐵送信的時候,他就會趁機留下他的tag。時間一久,他就被媒體注意到。71年紐 約時報下了"'Taki 183' Spawns Pen Pals"的標題來報導這個事情,Taki 183儘管他不是 NYC第一個塗鴉創作者,不過他成功了讓主流媒體注意到了塗鴉文化的存在。這時期還有許 多有名的創作者: Fab Five Freddy、Barbara 61、Friendly Freddie…etc 慢慢的越來越多人在街頭上、地鐵裡面開始創作。每個人都以在越多地方bombing為己 任。逐漸的可以創作的地方不夠了,就有人開始破壞圍牆,跑到鐵路保養廠裡頭,在火車 車廂上作畫。因為格式(車廂)有了限定,大家有了可以比較的一個標準,又因為在保修廠 作畫,比較不容易有條子來抓。這樣就可以畫的更精細進而發揮更多創意。於是大家就一 窩蜂的衝往火車站 。這時期bombing才開始被稱為bombing。Bombing是一個動詞,指的是 快速作畫,同時也是一種塗鴉類型的分類。用來形容塗鴉創作者作畫時,都要像丟炸彈一 樣快速,以防很容易就被條子抓到了。 有了大車廂畫布磨練之後,越來越多不怕死的小鬼在城市各地創作大幅的塗鴉。Tag這 時候慢慢的越來越巨大,不再只使用普通的線條來表現。創作者加入了很多很多新的元素: 立體、花邊和棋盤紋來豐富tag的圖樣。很快"Top-to-bottoms" (pics: http://0rz.tw/5e1YQ) 風格開始風行,因為車廂的固定格式,所以大家將整個圖畫放大到從車頂至車底。75年 到77年,政府開始限制塗鴉活動,又因為能畫的車廂都畫的差不多了。所以出現了另一種 風格: Throw-up: The throw-up involves the execution of one's name in large bubble-like letters. Throw-up design emphasises fast and easy painting. Pics: http://0rz.tw/461Zk 它的重點就是要快狠準!!!可是又要夠大夠複雜夠有創意。使得這時期是bombing最興 盛的時候。而塗鴉也慢慢的開始走出NYC,將要在80年代的時候,轟炸全世界!! 70年代末80年代初對塗鴉來說是最好的一個時期也是最差的一個時期。MTA (Metro Transit Authority) 開始加重anti-graffiti的政策,他們修復了被破壞的鐵路圍 牆,也清除了火車上、車站內的塗鴉。很快的許多創作者看到大環境變壞而失望。不過還 是有創作者把這項危機視做挑戰。導致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將好的創作spot當作自己的地 盤,為了保護這些好的地點,創作者們開始成群結黨。有時候不同的團體為了爭搶地盤大 打出手。而都也導致了塗鴉文化的沒落。 但是也是有好消息的,在歐洲許多人注意到了塗鴉的存在,而且他們將其視為一種藝 術(廢話,又不是在他們家的火車上牆壁上亂畫….) 總之這時期有許多的美國創作者,被 邀請至歐洲表演,展覽。塗鴉的藝術價值,在這時期被主流社會所肯定。(也等於要被資本 市場拿來消費了….) Die Hard Era 80年代中期,MTA再度加重了它的anti-graffiti政策,他們加強了安檢,加強了罰款, 還投入更多資金來對抗塗鴉,最後MTA贏了這場戰爭。80年代中的塗鴉創作者人數是歷年來 最低,許多的塗鴉者這時候放棄了他們的創作生涯。儘管這時候塗鴉創作已經是全國性、 世界性的運動了。但是當年的丰采卻早已不在 Clean Train Movement era 90年代塗鴉文化進入了另一個時期。在紐約前市長朱利安尼強力整頓治安之下,紐約市 的治安明顯改善。其中塗鴉也是被強力掃蕩的對象。罰則與罰款變重 ,刑責最高可能導致 入獄。還規定噴漆不得販賣給未滿18歲的青少年,並且販賣噴漆的商店,必須要將噴漆鎖 在安全的地方以免著竊。還花費許多的預算來清除市內公共建設上所有的塗鴉。 這些舉動,扼殺了塗鴉者在街頭上活動的範圍,有名的塗鴉者早在八零年代中期就開創 了工作室並且與美術館,博物館合作展覽。九零年代時,為了躲避政府的查緝,許多塗鴉 者相繼踏上前人的步伐,就這樣塗鴉文化在紐約這塊Hip Hop聖地的街頭性格敲起了喪鐘。 當然不可否認的,許多許多有名的塗鴉創作者,多半還是從街頭起家的,街頭創作始終 是塗鴉藝術的根源。不過我們必須承認塗鴉藝術的巔峰期以及創作的重心,已經慢慢的從 街頭轉移到其他的媒介上了。九零年代末期,隨著Hip Hop文化在跨國公司們的推波助瀾之 下,塗鴉文化也受到主流媒介的青睞。雜誌上(Mass appeal)、服裝上(LRG,Zoo York,DC) 、廣告上(IBM).....etc各大商業媒介都不斷的出現、使用塗鴉藝術的元素。 2000年之後,塗鴉藝術持續在各大領域發揮它的影響力。電腦及網路也變成了塗鴉藝術 倚重的工具及媒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這項地下藝術,總算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世界上發 光。不過這樣的商業化、主流化是好是壞,我不願多加評論。不過塗鴉最初最初的用途, 就是來發表意見,傳遞訊息的。所有所有好的塗鴉作品,背後必定有其想要傳遞的訊息。 我想只要能夠利用良好的技巧、技術、色彩,如實的清楚的將創作者所想要傳遞的訊息傳 遞出來,這樣就能夠稱為好的塗鴉作品。至於那個訊息的好壞有一?否?我想就見人見智了 。 以上就是塗鴉的歷史發展,文章結尾我會給各位許多的網站、圖片連結,請各位自己來 為塗鴉文化下個結論。 Art Crimes : 第一個塗鴉專門網站,有著全世界(包含台灣)的塗鴉作品以及各類 介紹文章,到底有多屌?看他敢用.org的網域就知道了。 bombing.org : 另一個掛用.org網域的網站,以圖片為主。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ffiti : 維基百科的塗鴉文章,也是本文章資料的主 要來源 後記:本文章為政大黑人音樂社社課所使用的講義,歡迎大家轉載使用。文章資料多半來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ffiti 算是半翻譯半自創文章,謝謝維基百科。 -- 人,就像是一個分數。他對自己的估計是分母;他的實際才能,是分子。分母愈大,分數的值就愈小。 http://www.wretch.cc/album/fightingk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38.19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38.197
bluesky23:希望大家多給意見,我本身不是玩塗鴉的,靠那微薄知識寫 10/20 00:33
bluesky23:薄知識寫出來的,有錯誤請指正 感謝 10/20 00:34
pennytwo:政大推 其實很認真寫 10/20 01:21
zilef:現在有固定什麼時候在哪上課嗎?想去看看~ 10/20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