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orro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Signal, the 詭信號/活屍三部曲 編導:David Bruckner、Dan Bush、Jacob Gentry 主演:Anessa Ramsey、AJ Bowen、Justin Welborn 這樣一部精采的電影,驚喜已不足以形容。 這部電影故事圍繞在Mya、Ben、Lewis三個人身上。 Mya受困於與控制慾強大的Lewis的婚姻中,想逃走的她結識了Ben並萌生情意。 就在Ben在新年除夕前對Mya許下遠走他鄉的承諾時, 他們所居住的整個郊區卻陷入了地獄。 某種詭異的信號出現在所有的通訊器材中。 而接觸此種信號太久的人,則會看見許多幻象,並開始進行無理性的殺戮。 依照約定前往13號地鐵站的Mya, 受到信號影響而陷入瘋狂的Lewis, 受重傷卻仍找尋著Mya的Ben。 三人在混亂中,互相交織影響下的命運似乎只導向了近似毀滅的未知。 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賣點,同時也是台灣那個爛譯名的由來, 就是片子分成了三段,分別由三個導演執導。 然而,其實這三個片段並沒有特別大的差異。 也許有人就會以此批判,認為三個導演只是噱頭; 但我卻認為這樣才不會造成觀影者在觀賞上的障礙。 在劇情上這是一部完整的電影,而並非如三更或是鬼嚇八那樣分段的小故事。 不知道三個導演的人,可以觀賞一路連貫到底的作品。 而事前知道的人,其實也能察覺三種風格中細微的不同。 另外,也許觀眾會抱著的另一種預期心理,就是對片中詭異信號的解釋。 很不令我意外的,劇中並沒有特別解釋信號的來源。 而對於信號對人腦的影響,也僅有Clark一角運用大量術語的單方面臆測。 不難想見這會是一個被挑剔的觀眾批判的點。 在我看來,解釋這個信號卻是錦上添花的一筆。 這部電影只是用此點做了一個引子,主要的劇情並非落在信號何從何往。 於是,就讓我們好好的欣賞這部電影精彩的部份。 首先看血腥,畢竟這部電影表皮上看來的確是一部恐怖片。 以這部電影看來,裡面的血腥已經令我覺得滿意。 該拍出來的幾乎都有出來,該噴的血也沒什麼在吝嗇。 而這部電影,尤其是第二段最明顯,就是穿插在這部電影裡的黑色幽默。 中段要角之一的Anna可說是這段的大功臣。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幽默之處不下Shaun of the Dead。 另外,由於信號混亂導致的空城感,也是另一個讓我很喜歡的地方。 也許不像28 Days Later那麼強調,或是Silent Hill那麼壓迫, 卻反而有種更深刻的真實感。 另外還有一個加分點,就是劇情的交錯。 由於劇中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信號的影響, 因此很有可能這分鐘觀眾看到的僅是角色的想像,再下一分鐘才發現真相並非如此。 恩,就像是Get Backers的美堂蠻那樣,噗。 除了這種手法,另外也有用回述的方式讓劇情不顯乏味。 而並非只是單調的讓角色依照劇情往前跑。 這兩種手法都不是創新,但在處理上能讓觀眾不會看得一頭霧水,已算是很大的成功。 最後,也是令我最驚豔的部份,就是劇中對於人類情感的探討。 這裡要分兩個點來講:包括了人性以及愛情。 由於受到信號影響的人並非完全喪失理智, 他們僅僅是看到幻象,以及發生不理性的暴力行為。 這就讓劇中角色掙扎了許久,他們面對的可不是已經死亡而失去理智的殭屍, 也不是帶著高度感染病菌的危險生物,更不是不知道從哪來的非人怪物。 片中許多角色都在為了,因為自我防衛而對其他人痛下殺手掙扎著。 甚至是錯手殺了並未被信號影響的人,進而感到愧疚及罪惡。 而在愛情方面,由Lewis跟Mya短短幾分鐘的對手戲,我就轉為支持Ben了。 畢竟我一直很不喜歡第三者這種角色,不過Ben的癡情卻讓我大為改觀。 就像為了Mya,Ben甚至還自我犧牲再去接收更多的詭異信號。 最後收尾的那一段,我更是一整個看到鼻酸。 還有一個亮點:片中出現了一個能壓制詭異信號的解藥,就是音樂。 而電影裡使用的音樂,是Joy Division的Atmosphere,不過是由Ola Podrida翻唱的。 除了這首歌很好聽以外,這部電影的配樂也很棒, 非一般恐怖電影,不是用大量弦樂,就是用metal-punk之流。 也許這可以引申為,現代社會的普羅大眾, 已多被電腦、電視、收音機、手機等等物品制約, 而能激發自我創造和構思的音樂,才是心靈唯一的解藥等等論述。 不過我並不想再以此多下文筆,除了這已經落為老生常談之外, The Signal在我看來是一部很有溫度的電影,過於嚴肅的引述不會是我對其所持的態度。 評價:★★★★ -- 我仍然著你 無論你是在天堂還是地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239.99
gsuper:這是我這輩子最漫長的兩小時 驚悚度5星 11/30 23:42
kanthonysue:我超愛這部,還自以為影評人立刻發了一篇文章:p 01/16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