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uali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版:http://tzuyaya.pixnet.net/blog/post/26922542 不要懷疑,這不在日本,這是台灣保存最好日式寺院-「慶修院」。 離開松園別館之後,我們沿途買了些懷念的公正街包子,之後雨越下越大,即使到了慶修 院,老天爺還是不給我們晴天。 看到慶修院的時候,老實說,我嚇了一大跳,「我在日本嗎?」的念頭湧上心頭,揉揉眼 睛,沒錯啊!這是在台灣!可是臺灣怎麼會有這樣的地方呢? 話說甲午戰爭之後,台灣割讓給日本,在《花蓮-在豐田,有座懊悔的哭牆》有提及,日 本人選定開發較少的「花蓮」作為移民政策的示範地,並挑選吉野(今吉安鄉)、豐田(今 壽豐)與林田(今鳳林鎮、北林村)作為日本移民村。 慶修院的地方位於吉安鄉,阿美族人稱為『七腳川』,日本人後來將這裡改名為吉野。 為了統治當地的阿美族與太魯閣族,日人決定「以番制番」,以七腳川地區的阿美族人, 制衡太魯閣族。 但七腳川人後來對日人漸漸不滿,因此爆發了「七腳川事件」,事件過後,日本在當地的 政權逐漸穩定,各項建設、措施開始發展,而慶修院就是日本人當時建造的「吉野佈教所 」。 吉野佈教所屬真言宗高野派,其祀奉弘法大師、不動明王、毗沙門天王等,光復後改名慶 修院,一度將不動明王移到側室,改祀釋迦牟尼佛與觀音菩薩。 一踏入院內,前方就是參拜前洗手和漱口的亭子,亭子內有個寫著「慶修院」的大鐘,鐘 面已經生鏽斑駁。 右方則是主體建築,必須脫鞋才能進去,我跟夥伴換了拖鞋,進入寺內,中央祀奉的應該 是弘海大師以及觀音菩薩,左側是不動明王,右方是毗沙門天王。雖然不大,卻充滿日式 寺院的特色,夥伴在寺裡翻著佛經,我則坐在外圍小迴廊上看著雨從屋簷滴落。 [特色,木鼻。] [特色,高床。] [特色,高欄。] [特色,三斗六枝係。] [特色,木軒式向拜、屋頂的寶珠、伏缽、露盤。] [八十八石佛。] [戶外的不動明王。] [戶外的弘海大師,與後面的水塔以及民房形成對比。] 而慶修院最著名的八十八尊石佛則是在整個院內最深處。八十八尊石佛正代表著「四國八 十八靈場」,讓台灣的居民,不用千里迢迢跑到日本,就能參拜到八十八靈場的佛像。 「八十八靈場」是當年真言宗開基的時,弘海大師在四國各山嶺苦修之地,全程長達 1,300公里,日本人稱為「御遍路」,也就是「朝聖之旅」的意思。 據慶修院簡介上所寫,「在完成結願之旅中,善男信女身穿白衣、鞋、襪、手套,頭戴斗 笠,手攜禪杖,口中喃喃唸著『南無大師遍照金剛』巡迴各靈場巡禮膜拜。」 由於路途遙遠,信眾在出發之前會在「百度石」前參拜,往返百次方得圓滿。而院方請回 八十八石佛後,還刻了據說可以治百病的『光明真言百萬遍』石碑。 [光明真言百萬遍] [光明真言百萬遍前方的石狗。] [百度石。] [可愛的招財喵茶壺。] 在八十八尊石佛旁邊,有販售祈福板的地方,『祈福板(護摩木)』有點類似繪馬,但是繪 馬是大家的願望都掛在一起,祈福板則是要放在想祈求的佛像前面。 慶修院每年會請日本真言宗高僧來台,舉行法會,把這些祈福板都燒掉,象徵心想事成, 諸事平安。 另外,在販售祈福板的地方,還可以看到公視所拍慶修院的介紹,還滿清楚的,推薦大家 可以坐下來看看影片,會讓自己對慶修院有更多了解。 走出慶修院後,看見了「無為」兩字,相當具有禪意。而慶修院的牆,在花蓮山景襯托之 下,別有一番滋味。 慶修院(三級古蹟) 網址:http://www.heritage.org.tw/home.html 住址: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號 開放時間 :9:00-18:00,週一休館 導覽解說服務事先聯絡電話:(03)852990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216.146
waynedd :去我的她家那麼多次..都不知道有這個好地方..下次去 03/25 15:52
waynedd :一定要來這逛逛.. 03/25 15:52
sniper99 :我日本女友來時,第一個地方就是去這裡.很有FU 03/25 18:16
sniper99 :,可惜太小了。 03/25 18:16
※ 編輯: reticent 來自: 61.63.76.33 (03/25 18:17)
aatalk :北林 不是村 是里 03/25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