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wangYi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emprisenovel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聽雨), 看板: emprisenovel 標 題: 現今武俠小說概況 發信站: 元智大學風之塔 (Thu Sep 9 23:43:21 2004) 轉信站: ptt!ctu-reader!ctu-peer!Spring!news.nctu!news.ntu!news.mcu!news.csie.m 現今武俠小說概況 流浪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在下午花了幾個小時瀏覽各個武俠小說網站 ,結果比我想像得還要糟,武俠小說簡直已經奄奄一息了,我記得五 年前的情況還不錯,那時候我還只是個高中生,少林寺藏經閣還擁有 許多江湖過往的資料,孫曉的英雄志才剛開始連載,六藝藏經閣的好 手如雲,眾多寫手也有多次的網聚,甚至有合作的計畫,希望能將武 俠小說這塊餅做大,當時也成立了中國武俠文學學會,20位大學教授 希望藉由學術研究,重新找回台灣武俠文學的契機,照理來說資源和環 境都有,可以說萬事俱備,扇可東風。 但今天來看,一切都恍如過往雲煙,少林寺藏經閣早就關了多年,講武 堂的孫曉毀譽參半,六藝藏經閣已經人去樓空,foxflame的《水龍吟》 和游子時的《刀劍列傳》遙遙無期,武俠小說似乎自黃易的大唐雙龍傳 之後漸走下坡,萬象出版社倒了,獅鷲也倒了,原本想要出版司馬翎作 品集的真善美出版社還在版權之間糾纏,少數幾個好消息是奇儒的《凝 風天下》曾站穩金石堂的銷售排行榜,金庸小說改版也掀起一波漣漪, 如果幾年前喊出的:武俠小說已死?是一句問號的話,那麼,今時今日 來看,恐怕句號已經畫出一半的太極,另一半由夕陽接去,成為黃昏的末戀。 我們再談談武俠小說的文學定位好了。 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表達我的意見,我會說:「武俠小說只會愈來越重要。 」武俠小說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幻想性質,將會是華文文學界最重要的財產之 一, 如果歐美的幻想世界是建立在魔法和未知的大陸、騎士和多種族之間的 故事〔魔戒、哈利波特〕,日本的幻想世界是平安時代的驅魔師、僧侶、妖 魅和怪談〔陰陽師、鬼神童子、靈異教師神眉〕,那麼中國的幻想世界就是 武林間的俠義情仇。 在某方面來說,武俠小說是一個東方民族所蘊育出的特有世界,上從太史公 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從李安的《臥虎藏龍》到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 》,東方導演顯然知道武俠小說在文化上特有的魅力,對西方人而言,這是一 個全新的世界觀,以血以劍纏繞出的柔情萬千,掌風和雲影交疊出快意恩仇 。 如果說電影、媒體對武俠小說有正面的推助效益,為什麼台灣目前的武俠 小說處在如此低迷的情況?在一片順風的情況下,台灣的武俠小說「竟然 」能逆風行駛,豈不怪哉?荒唐?如果對照台灣目前的奇幻文學發展,更 讓人有如人飲水之感。(按編:由第三波發行龍槍編年史三大冊至今,今日 的書店已經充斥了數倍的奇幻文學作品,譯者也從朱學恆先生一人開枝散葉。) 21世紀是文化的戰爭,武俠小說卻在這些年節節敗退,雖然市場上偶有 佳作,但大多在沉浮之間淪為濤沫,可以和金庸比肩的只有「舊版的」金 庸和「新版的」金庸,聽起來格外諷刺。有論者認為金庸小說已然形成武 俠小說的黑洞,擠壓了這個市場,所以新生代的作家還沒有萌芽就被淹沒 了,但是我覺得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真正造成武俠小說衰敗的主因是 出版策略上的失誤。 我說的「出版策略失誤」是以一種事後檢討的角度來說,事實上,當初擬 定的計畫只是想規避風險,但沒想到日後的發展會如此歧嶇。在這裡我要 詳加說明的是,我並不是以一種指責的態度來數落出版社的不是,因為沒 有人能預料未來的發展,今天可行的方案或許到了明天就失靈了,這在企 業界都是常有的事,只是大多時候出版社的態度讓我一再惋惜,明明是風 景,最後終於走成了絕路。 綜觀這五年來的武俠小說出版生態,我可以用簡單的幾句話來說明,就是 :「賣書換錢。」出版社將小說作家視為金雞母,不論優劣,全都以殺雞 取卵的方法在第一時間取得利益。在出版社的眼裡,武俠小說只是小說的 末流,一張用過即丟的衛生紙而已。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主因是這40年 來的武俠小說都是用這樣的方式處理,武俠小說大量進書給出租店,就像 是三流的言情小說和漫畫一樣,每個月不斷的淘汰,在這樣的情形下,不 管是武俠小說是好是壞,它的壽命都極其短暫。 武俠小說結合出租業的出版策略,在過去的歲月都取得一定的業績,但是 到了新的紀元,面臨電影和電視的影音挑戰,閱讀武俠小說的人口都已經 漸漸流失,這時候靠大量出版來取得收支平衡,最終只不過是擴大傷口而已。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唐雙龍傳》,萬象出版社+黃易出版社一共出版了 63集,一本以135元來算〔打九折〕,一套就要價8505元,這樣的價錢 足以買一整套金庸小說,還餘幾千塊可以和女朋友看電影吃飯。當初黃易 甚至誇口要寫100集的時候,我不禁懷疑黃易真正的心態是什麼,北疆之 行完全是狀況之外,甚至可以獨立成為其它的小說,也不會損害《大唐雙 龍傳》的結構和文學價值。 出版社以量換錢只是本身的生存策略,在商言商,我認為還說得過去,最 可悲的地方是小說作家本身的墮落,才是武俠小說沒落的最大原因!小說 作家聯合出版社一同賤賣自己的作品,最畸形的例子就是《龍魔傳奇錄》。 《龍魔傳奇錄》當然不能算作武俠小說,不過卻可以總結出版社的出版策 略,這套書共有70集,現在奇摩拍賣上連一本40塊都嫌貴!當出版社告 知作者書賣得不錯的時候,小說作家想得不是如何結局,而是如何繁衍下 去,直到市場飽和後才肯罷手,說好聽是滿足讀者的期許,難聽一點就是 為了自己的稿費!這種情況幾乎只發生在武俠小說版社身上,真可說是獨 特的出版現象。 古龍的《絕代雙驕》敢情是武俠名著,可是你到坊間一看,不僅書名改成 了《新絕代雙驕》,連原本的五大冊都散拆成十本,封面還是類似港漫的 人物圖形,試問這是不是作賤小說?拆成十本除了賣錢好用,我實在想不 到其它正當的理由,當然,你或許會問,金庸小說不也是有袖珍本嗎?但 是金庸小說的袖珍本;完全是以掌中小說的概念延伸而成,它比市面上小 開本的武俠小說更小,內容也更充實。 說了一些行銷失敗的例子,我們再回顧行銷成功的幾個案例〔有正反兩面 更可以深刻體會武俠小說目前的出版窘困〕 日前最成功的個案首推聯經出版社的《魔戒》,除了搭上電影熱之外,分成 三大冊整裝銷售是最成功的策略,打出999的價錢,讓你付出1000塊還有 找,剩下的1塊錢還可以打電話回家報平安。〔註:在我們古早的年代中, 在街上可以找到投幣式的電話亭,有鑑於現在人人都有手機了,所以特此說 明。〕 第二個成功的案例比較不明顯,但是能從中看出武俠小說出版的方向,就是 時報出版社購買黃易的《大唐雙龍傳》和《尋秦記》的版權,重新包裝並縮 減冊數,《大唐雙龍傳》從原先的63本減為20本,《尋秦記》也從原本的2 5本減為7本,這無疑說明了一件事,就是將好的作品行銷成為經典,讓讀 者願意珍藏好的武俠小說,並在無形中提升武俠文學的地位。 既然談到經典,我們不可避諱的,一定得提到金庸,金庸早在30多年前就 已經成為經典至今,長銷不墜,一來是因為價格平易〔質和量均重〕,會讓 你覺得花錢購買金庸小說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能夠提升自我的價值,所以讀 者們也願意搜為珍藏之用。 我用兩個很諷刺的比較來結束這篇文章 在台灣的書店中,只有兩種書需要套上塑膠套膜,一個是漫畫,第二個是武 俠小說,可是武俠小說中的金庸小說卻大剌剌的擺在書櫃中,完全不怕讀者 來書店看白書,相反的,其餘的武俠小說像是見不得人似的,書櫃旁甚至體 貼的附上說明:「拆封視同購買。」完全不顧消費者的權利,當然,出版社 一定覺得顧及消費者的權利就是損失自己的利益。 第二個例子就是孫曉的英雄志,我們姑且不去評論這部小說的優劣,事 實上,這部小說足以說明當初武俠小說出版的窘境,當年孫曉不願意賤 賣自己的作品,所以夥同友人開了講武堂出版社,我個人認為這是一件 相當有風骨的事,當然這也表明了作者的自信,不過最後卻因為拖稿的 問題惹來許多謾罵,所以顯得格外諷刺。 一個為自己作品多次拖稿的作家,被罵個滿頭包。 那些賤賣武俠小說的作者,卻落得輕鬆? 這不是很奇怪的情況嗎?認真的人討罵,摸魚的人卻沒事。 這樣還有誰願意為自己的作品負責? 台灣的出版社只專注於短期的投資,少見長期耕耘武俠小說的市場,也不 會思考如何開闢新的閱讀人口,不禁讓人感嘆武俠小說已死。 後記: 不知不覺也過了5年多了,恕我說一句,我能明顯感受到7年級生整體 的程度低落,雖然之中可能有少許的高手,不過那只能算是僅有的個案 罷了。在BBS武俠小說的連線版中,真正有重量的文章實在太少了,真 正討論武俠小說的文章越來越少,比以往的任何時代都少。 最近談到了黃易,我發現很多問題大多是舊事重提,少有真知灼見,筆戰 文看了十來篇也沒有任何新意,其實我有些許失望,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抓 話柄和語病,然後窮追猛打,根本達不到任何共識,不過是在表明自己的 立場而已,感覺起來像是在自說自話。 最後,我要向武俠小說作者喊話 奇儒的《凝風天下》和黃易的時報版《大唐雙龍傳》和《尋秦記》是最好的 例子, 武俠小說要向經典靠攏,才能長銷不墜。在這個時代中,明珠不會蒙 塵,我們永遠期待好的武俠小說。 相信自己的作品很好,要求出版社替你規畫整體的出版事宜。 不要出版32開本的小本武俠,而是要有25開本的磅礡氣勢。 樓聽雨 寫於2004年9月9號晚間 -- ※ Origin: 元智大學 風之塔 <bbs.yzu.edu.tw> ※ From : 210-68-51-98.adsl.dynamic.seed.net.tw ※ X-Info: 現今武俠小說概況 ※ X-Sign: 10K0UGPU6emBD5PtuYOE (04/09/09 23:43:21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