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作者: windcamel (風雲絕劍)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恒河三角洲,時日無多 時間: Mon May 19 13:23:54 2008 來源媒體或網址: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2001-For -the-Sundarbans-time-is-running-out 縮:http://tinyurl.com/4zfzrm 恒河三角洲,時日無多 丹 麥克道爾 2008年5月13日 海平面的不斷上升,使廣袤肥沃的恒河三角洲的諸多島嶼面臨著洪水的威脅, 它會給印度和孟加拉帶來環境災難和難民危機。 丹 麥克道爾報導。 迪朋德拉 達斯張開雙臂,展示他皺皺巴巴的皮膚,上面滿是鹽水潰瘍。每天, 他有整整六個小時都在侍弄稀軟的黑粘土,他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修建這座保護 家園的粗糙海堤上。他家就在孫德爾本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在漫長的海岸線上,還有許多人在和達斯一起奮戰,他們是哥拉馬拉島的村民, 就連穿著紫、橙、綠色莎麗的婦女們也在奮力抵抗海潮。 對島民們來說,每一天的開始和結束都毫無二致。每當黃昏降臨,人們就回到茅 草屋裡。早晨,海堤就會遭到破壞,工作再次開始。孫德爾本斯廣袤而低窪, 是世界上最大的紅樹林區,70歲的達斯在這裡度過了一生,而他將在有生之年 第三次失去家園。在這裡,全球變暖是一個現實,而不是預言。 在一個為期三天的穿越孫德爾本斯的旅行中,《觀察家》記者發現達斯的困境絕 非特例。在整個三角洲上,房屋被夷為平地,田地被變本加厲的季風蹂躪,人們 的生計被摧毀。這些事實確認了專家們之前的警告:在全球變暖面前,那些最無 辜的人們遭受的影響卻最為嚴重,也最缺乏適應和自救措施。對這些島民來說, 修築粘土牆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孫德爾本斯面積廣大,橫跨了三分之一的印度和三分之二的孟加拉。這裡彙聚了 亞洲兩條最大的河流: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河面廣闊、河 水奔流,浩浩蕩蕩地流入孟加拉灣。然而,孫德爾本斯問題的源頭卻遠在2400 公里(1500英里)之外,恒河發源地喜馬拉雅冰川的消融升高了河流和海平面。 羅哈恰拉島本來與哥拉馬拉島咫尺相望(就在東邊不到2公里的地方),現在已經 沉沒在波浪之下。這座島嶼是兩年前被海水吞沒的,導致七千多人無家可歸。 哥拉馬拉島本身在過去5年中也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北面的薩格爾島現在居住 著兩萬名因海水侵蝕而失去家園的難民。 加爾各答加達烏普大學海洋學院院長、地質學家蘇加塔 哈茲拉指出,孫德爾本斯 的居民是第一批氣候變化難民。 "這些人是全球變暖的受害者,"哈茲拉說,"喜馬拉雅冰川的加速融解使河流水 量暴漲,河水在人們居住的平坦三角洲上橫衝直撞。孫德爾本斯和住在印度一側 的四百萬人危在旦夕。在過去幾十年裡,該地區失去了72平方英里(約190平方公里) 的土地,這個地區都在經歷一場災難,其嚴重性完全可以看作即將到來的情況的警 告。" 25歲的吉塔·潘達赫住在哥拉馬拉島上的一座小村子裡,村子外出的唯一途徑是 泥濘的防波堤旁的一條羊腸小徑。她都不得不淌過三公里又深又滑的爛泥才能到市場。 "我小時候,這裡全是稻田和牛群,"潘達赫說,"風景很美,遠離大陸,是一個成長 的好地方。我爺爺當年耕種的農田現在已經被鹽鹼侵蝕。所有的耕地都變成了沼澤, 我們過去曾經把牛糞當燃料,但現在已經沒地方放牧了,我們只能砍掉最後的樹木來 煮飯。" 洪水在孫德爾本斯很尋常。這裡河汊縱橫,數以百計,來自西藏、不丹、印度和尼 泊爾92%的水量都彙集在這裡。其中大部分水都在季風期間到來,平均要淹沒掉33% 的鄉村。 據潘達赫說,嚴重的風暴已經使這裡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居住地。 "晚上的大海兇暴無比,"她說,"我們對全球變暖一無所知,來考察的科學家告訴 我們西方和它們的污染就是罪魁禍首。這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地方,所以我們最先受 到全球變暖侵害,卻是最後知道災難原因的人。" 她還說:"你可以看看我們的房子,它們的材料都是和海堤一樣的泥巴。當海水沖 透海堤的時候,我們的房子遭到同樣的衝擊。颱風到來時,我們就失去了一切,大 自然曾經賜予我們食物和莊稼,現在它給我們的卻只有不幸,這片殘酷的大海讓我 們滿目瘡痍,毀掉了我們的家園,威脅著我們家人的生命。我們完全生活在地獄裡。" 隨著孫德爾本斯海平面不斷上升,死亡相繼,批評家們認為印度政府仍然為了保護 一己私利,毫不顧及那些容易受害的人們。在過去幾年中,印度逐漸修起了一條長 達3300公里長的壁壘,悄無聲息地把自己與比自己還窮得多的鄰居--孟加拉隔離起 來。僅在2004年以來,印度修建的藩籬長度就達2500公里,大部分都越過了孫德爾 本斯的邊緣。 今天,印孟兩國邊境已經被兩道高達3米的有刺鐵絲網隔離起來。新德里認為,這 道籬笆是為了"擋住"可以預見的孟加拉難民潮而修建的,這個鄰國人口稠密,而且 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容易遭受巨大的洪災。 "你的人口越來越多,土地面積卻在急劇縮減,"新德里的衝突管理研究所(ICM)所 長阿賈伊·薩尼說,他擔心印度政府修籬笆的速度不夠快。 到了夜晚,隨著海水湧上海岸,漫過保護村莊的泥築海堤,哥拉馬拉的景色遽然 生動起來。在高潮的時候,隨著上面升高,海水流進了島內,淹沒了大部分的紅樹 林。鹹腥的海水到處沖出了狹窄的溝渠,並且蜿蜒流過了濃密的莊稼。每天晚上, 成千上萬人都帶著對大海的恐懼入眠。 "當大海襲來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保障,"島民馬拉塔·巴拉·達斯說。"已經有 許多次了,我們修築的堤防被越來越高的波浪衝垮。我們睡不安枕,都在聽著 水聲。很多年輕人已經到加爾各答和安達曼群島找工作去了。這裡面臨著一場鬥爭, 但我們都太老了,無法再過上別的生活。很快這裡就會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直到我 們的島嶼消失。" 魯德拉納達爾定居點是位於薩格爾島的一個難民營,接納最近來自哥拉馬拉島的逃 難者,這裡的家庭全都擠在小屋子裡的油燈下。一位名叫安古爾巴拉的婦女回憶了 失去家園的那天晚上的情形:"海水沖進我們家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我的孫子 淹死了,大水沖走了一切。我們來到這座政府的難民營,但這裡的情況好不到哪兒 去。他們曾經承諾我們會擁有自己的淡水井,但薩格爾島的土地也很糟糕。現在所 有的水都是咸的,根本沒辦法用。" "我們擔心在這裡同樣的事情會再次發生,"她接著說, "面對大海,似乎我們已無處可逃。" 來源:http://observer.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08年版權所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226.52
going70 :跟你借轉一下文章到IA版 05/19 15: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9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