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12年 02月14日 在全美祈禱早餐會,歐巴馬總統為了尋求支持其富人增稅主張,他「以基督徒身分」見證 ,其政策「符合耶穌『多給誰,就向誰多取』的教誨」。 雖然我非神學研究家,但我很確定論及「給予」時,不管是耶穌或其猶太先人,指的都不 是對國家的某種義務。人們奉獻錢給牧師,而非收稅員。猶太基督教傳統講求個人慷慨。 歐巴馬請來宗教神靈扶助,是為了證明其政策並非粗糙、偽善、自私的競選支票,而是誠 摯闡揚一種社會福音基督教義,以行善為宗教的中心思想。 但歐巴馬這個福音出現一個敵人:賽白琳衛生部長公布了「宗教的」定義,目的包括讓宗 教機構豁免某些法規。這種豁免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認可,其他社會機構必須遵守政府法令 規範,然而卻允許宗教機構享有特殊自治權。 賽白琳的講法可能蔑視美國憲法的宗教自由條款。例如,法律規定可能迫使天主教會免費 提供世俗主義者所謂的「健保服務」,包括避孕、絕育、藥物墮胎等天主教教義完全反對 的行為,嚴重觸犯對生命神聖的教誨。 稱善行是宗教行為 啊!但是如果透過立法,把這些機構認定為非宗教機構,那麼就沒有牴觸宗教自由的違憲 行為。於是,賽白琳提出要先符合她對「宗教機構」的定義,才能在美國政府操控的新健 保制度中享有少許的自主權。 判定「宗教機構」的第一個標準,必須是以「灌輸宗教價值為目的」。但天主教慈善機構 的目的不在傳教,而是濟貧;教會醫院也不以傳教為目的,而是救治病患。所以根據賽白 琳的標準,這些都不屬於「宗教機構」,因此政府可以要求他們免費提供事後避孕丸。 第二個判定標準是機構「僱用的人員與服務的對象必須以信眾為主」。天主教的愛心廚房 在供餐給飢民或招募員工時,可沒查驗有無「天主教證」。教會的慈善機構與醫院,都接 納各種宗教信仰的人,不會拒收印度教徒或猶太人,連教會學校也是如此。 他們的志業是拯救世人,正是要愛你的鄰人那種高尚情操,完全符合宗教定義,也是「歐 巴馬福音」大力讚揚的。但依照「賽白琳福音」所言,這些天主教機構根本不是「宗教機 構」。 賽白琳是歐巴馬指派的官員,她幫歐巴馬工作,這些法規也都是歐巴馬的意思。歐巴馬等 於支持兩種衝突的福音。 因此,在早餐會上為了討好教徒賓客,企圖合理化他的稅改政策時,歐巴馬宣稱善行本質 上就是宗教行為。然後透過賽白琳,歐巴馬又向行善的教徒們表示,他們的舉動根本不是 宗教行動。你想從事宗教行為嗎?回你的修道院去。你想獲得宗教豁免權,不受國家干涉 嗎?離開愛心廚房,回你的禮拜堂去。這些地方之外,國家巨獸宰制一切。 兩種「福音」的矛盾如此明顯,揭露的偽善如此強烈。但歐巴馬匆忙提出妥協方案並不是 為了補過,而是因為這場爭議風暴衝擊他的連任選情。健康保險、善行義舉和宗教信仰當 然重要,但都比不上連任重要。 <美國與世界>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 作者為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http://tw.nextmedia.com/subapple/articleblog/art_id/34023048/IssueID/20120214 -- Pray for Obama: Psalm 109: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18.121
schinshikss:柯翰默這廝在某島國際政治版是天天被酸的對象唷 02/17 16:48
qilai:在本版卻沒什麼人理會? 02/17 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