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標題: 重建美國 拜登就職日簽12行政令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118/CSCWQH3OERCAFOTHDIEL7U5N4I/ 扭轉川普爭議政策 包括重返巴黎氣候協定 強制跨州移動戴口罩 https://i.imgur.com/oYiAZW0.jpg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本周三宣誓就職,就像現任共和黨籍總統川普上任後逐一推翻民主黨 籍前總統歐巴馬政績那樣,拜登上任首日將火速簽署12項行政命令,要扭轉川普任內的爭 議政策,將美國導回正軌,包括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強制民眾在聯邦建物內和跨州 移動時戴口罩等。 拜登的白宮幕僚長克蘭(Ron Klain)前天在寫給高級官員的備忘錄中表示,提到拜登上 任第一步的行動,「頭10天就會作出決斷行動應對四大危機,防止其他緊急兼無法挽回的 傷害形成,同時致力恢復美國的世界地位」。拜登認為武漢肺炎疫情、美國經濟疲軟、氣 候變遷和種族歧視等4大危機,必須趕快採取行動,以免人民受到更多傷害,還要重建美 國的全球地位。 取消穆斯林入境禁令 美國因川普總統不把疫情當一回事,成為全球確診、死亡最多的國家,現在每周新增逾 100萬人確診、累計死亡逼近40萬大關,導致經濟走軟、1千萬個工作機會人間蒸發,接手 爛攤的拜登上任第1天就要簽署行政命令,延長疫情期間禁止驅逐房客的規定、延長就學 貸款還款期限、強制規定跨州移動必須戴口罩、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推翻川普政府 頒布的穆斯林國家人民禁入美國令。 拜登第2天將簽署讓學校和企業重開,擴大武肺病毒篩檢的行政命令,第3天為經濟受疫情 影響的人們提供紓困,下周是司法改革、氣候變遷和移民,包括要讓在美墨邊境被川普政 府拆散的非法移民家庭團圓。 克蘭寫道:「這些行政命令將讓數百萬在危機中掙扎的美國人鬆一口氣。總統當選人拜登 將採取行動,不只是扭轉川普政府帶來的嚴重傷害,還要讓美國再度向前邁進。」 新總統上任後通常會火速簽署一連串行政命令推翻前朝政策,川普上任時也曾尋求推翻他 看不爽的歐巴馬健保等政策,但他多項行政命令被告上法院,最後未能如願。克蘭認為, 拜登應不會碰到同樣問題,「因為這些行政命令背後都有充足法源根據,且意在重建適當 、合乎《憲法》的美國總統形象。」 川普任內誓言在美墨邊界築長城,阻止非法移民入境搶美國人工作,聽過拜登行政命令內 容簡報的移民政策組織「全國移民論壇」主席諾拉尼證實,拜登政府持相反立場,計劃讓 非法移民花8年時間取得合法身分,來自戰亂地區或未成年的移民會更快獲得身分。 宏國近萬人北上求生 眼看對非法移民友善的拜登即將上任,前天至少9000名宏都拉斯非法移民抵達瓜地馬拉, 準備繼續北上往美國前進。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表示,宏都拉斯因為疫情、暴力、天災等問 題民不聊生,眾人被迫北漂盼到美國求生。從第二大城聖佩德羅蘇拉出走的薩迪瓦說:「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離開宏都拉斯,因為我們不想死在那邊。」 ─────────────────────────────────────── 拜登強調科學抗疫 科技政策主管升至閣員層級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1170198.aspx https://i.imgur.com/cie3HdA.jpg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16日介紹他的科學顧問團隊,拜登還將把科技政策主管提升至內閣層 級,成白宮首例。(圖取自 Biden-Harris Presidential Transition 臉書) (中央社德拉瓦州威明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今天介紹他的科學顧問團隊,表示他們會基於「科學和事實」對抗疫 情、氣候危機和其他挑戰。拜登還將把科技政策主管提升至內閣層級,成白宮首例。 美聯社報導,拜登(Joe Biden)表示:「這個團隊將幫助你們再度相信美國位居科學、 發現的領先地位。」 他還說,即將成為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主任的藍德(Eric Lander)是「我所知道最聰明的人之一」。 藍德是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所合創布洛德研究所( Broad Institute)的創始主任,是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的先驅,也是第一篇公布人類基 因組細節論文的主要作者。他將成為第一位擔任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的生命科學家。 另外,拜登將留用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院長柯林斯(Francis Collins)。柯林斯曾與 藍德合作從事人類基因組計畫。 拜登也提名兩位卓越女性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Arnold)和朱貝(Maria Zuber),擔 任總統科技顧問會議(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共同主席。藍德曾在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擔任此職位。 阿諾德是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化學工程師,為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朱貝是麻 省理工學院研究副校長暨地球物理學教授。 研究科學、科技與社會不公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社會科學家尼爾森 (Alondra Nelson),獲選為拜登的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 拜登提到這個團隊組成多元,並再度允諾新政府的科學政策和投資將聚焦傳統上的弱勢族 群。 尼爾森讚許拜登的承諾。她表示:「身為黑人女性研究員,我強烈意識到這些位置上少了 哪些人。我相信我們有責任攜手努力,確保我們的科學和技術反映出我們的集體樣貌。」 拜登公布藍德人事案和提升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至內閣層級,立刻獲得科學組織讚揚。不 過藍德的任命需要參議院批准。 全球最大一般科學社團─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執行長帕瑞克(Sudip Parikh)表示, 提高職位層級「清楚顯示政府有意讓科學專業參與每項政策討論」。 身兼數學家的藍德目前是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教授。他的研究在科學界被援引 近50萬次,是被引用數最多的科學家之一。 藍德也拿過多座科學獎項,包括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genius" fellowship)和 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他還是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科學顧問 之一。 拜登、副總統當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藍德和其他高階科學顧問雖然沒提到現 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仍把20日的就職典禮形塑成斷離川普時代。川普淡化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威脅,並宣稱氣候物變遷是場騙局。 (譯者:楊昭彥;核稿:林治平) ┌───────┬────────────┬───┬─────────┐ │ 職務 │ 姓名 │ 年齡 │ 經歷 │ ├───────┼────────────┼───┼─────────┤ │ 國務卿 │ 布林肯 │ 58嵗 │ 副國務卿 │ │ │ Antony Blinken │ │ │ ├───────┼────────────┼───┼─────────┤ │ 國安顧問 │ 蘇利文 │ 44歲 │ 副總統國安顧問 │ │ │ Jake Sullivan │ │ │ ├───────┼────────────┼───┼─────────┤ │ 白宮幕僚長 │ 克蘭 │ 59歲 │ 副總統幕僚長 │ │ │ Ron Klain │ │ │ ├───────┼────────────┼───┼─────────┤ │ 國防部長 │ 奧斯汀 │ 67歲 │ 美軍中央司令部司 │ │ │ Lloyd Austin │ │ 令 │ ├───────┼────────────┼───┼─────────┤ │ 財政部長 │ 葉倫 │ 74歲 │ 聯準會主席 │ │ │ Janet Yellen │ │ │ ├───────┼────────────┼───┼─────────┤ │ 駐聯合國大使 │ 湯瑪斯-葛林斐德 │ 68歲 │ 國務院非洲事務助 │ │ │ Linda Thomas-Greenfield│ │ 卿 │ ├───────┼────────────┼───┼─────────┤ │ 衛生部長 │ 貝塞拉 │ 62歲 │ 加州檢察長 │ │ │ Xavier Becerra │ │ │ ├───────┼────────────┼───┼─────────┤ │ CDC首長 │ 瓦倫斯基 │ 51歲 │ 傳染病專家 │ │ │ Rochelle Walensky │ │ │ ├───────┼────────────┼───┼─────────┤ │ 美國貿易代表 │ 戴琪 │ 45歲 │ 眾議院歲計委員會 │ │ │ Katherine Tai │ │ 首席貿易律師 │ ├───────┼────────────┼───┼─────────┤ │ 運輸部長 │ 布塔朱吉 │ 38歲 │ 印第安納州南本德 │ │ │ Pete Buttigieg │ │ 市前市長 │ ├───────┼────────────┼───┼─────────┤ │ 國土安全部長 │ 馬約卡斯 │ 61歲 │ 國土安全部副部長 │ │ │ Alejandro Mayorkas │ │ │ ├───────┼────────────┼───┼─────────┤ │ 白宮科技政策 │ 藍德 │ 63歲 │ 麻省理工學院與哈 │ │ 辦公室主任 │ Eric Lander │ │ 佛大學合創的布洛 │ │ │ │ │ 德研究所創始主任 │ ├───────┼────────────┼───┼─────────┤ │ 內政部長 │ 哈蘭 │ 60歲 │ 民主黨籍聯邦眾議 │ │ │ Deb Haaland │ │ 員 │ ├───────┼────────────┼───┼─────────┤ │ 司法部長 │ 嘉蘭德 │ 68歲 │ 華盛頓上訴法庭法 │ │ │ Merrick Garland │ │ 官 │ ├───────┼────────────┼───┼─────────┤ │ 環境保護署長 │ 黎根 │ │ 北卡羅來納州最高 │ │ │ Michael Regan │ │ 環境監管官員 │ ├───────┼────────────┼───┼─────────┤ │ 教育部長 │ 卡多納 │ 45嵗 │ 康乃狄克州教育委 │ │ │ Miguel Cardona │ │ 員會委員 │ ├───────┼────────────┼───┼─────────┤ │ 商務部長 │ 雷蒙多 │ 49嵗 │ 羅德島州州長 │ │ │ Gina Raimondo │ │ │ ├───────┼────────────┼───┼─────────┤ │ 勞工部長 │ 華爾希 │ 53嵗 │ 波士頓市長 │ │ │ Marty Walsh │ │ │ ├───────┼────────────┼───┼─────────┤ │ 中小企業署長 │ 古茲曼 │ │ │ │ │ Isabel Guzman │ │ │ ├───────┼────────────┼───┼─────────┤ │ 總統科技顧問 │ 阿諾德 │ │ 2018年諾貝爾化學 │ │ 會議共同主席 │ Frances Arnold │ │ 獎得主 │ │ ├────────────┼───┼─────────┤ │ │ 朱貝 │ │ 麻省理工學院副校 │ │ │ Maria Zuber │ │ 長暨教授 │ └───────┴────────────┴───┴─────────┘ ─────────────────────────────────────── 職員揭特朗普撕文件 涉違總統檔案法 檔案分析員:從垃圾桶撿回拼貼 專家憂歷史留白 https://bit.ly/2XRZGaS https://i.imgur.com/JPsJKA3.jpg
美國國會山莊前天開始為拜登的總統就職儀式做佈置,為防傳播新冠疫情,現場擺放座位 之間都有一定距離,讓參與者保持社交距離。(法新社) 【明報專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20日)即將卸任,其交接安排受各方關注。白宮人員近日透露,特 朗普4年總統任內沒有依《總統檔案法》要求妥善保存行政文件等資料,動輒撕毁和丟棄 ,即使白宮職員拼貼修補,亦難免散佚不全,其任內行政紀錄或永成謎團。有專家憂慮這 會令美國近代其一最動盪的總統任期留下歷史空白,亦可能影響日後調查特朗普可能涉及 罪行或不當行為的證據。 特朗普就職總統頭5個月,資深公務員拉蒂(Solomon Lartey)在白宮擔任檔案分析員, 但時間卻耗在用膠紙拼貼一堆碎紙,包括他親手拼貼的第一份文件: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 默談政府關閉的一封信。他透露,特朗普一直慣於撕毁文件後隨處扔,白宮幕僚長辦公室 告訴過那都是依法需要保存的檔案,然而特朗普滿不在乎,使職員不時要從地面、垃圾桶 撿拾,再花時間黏貼復原。約10名白宮檔案職員由特朗普上任首日開始膠紙黏補工作,最 少延續至2018年中。 被指沒收傳譯員特普會摘錄 美國傳媒指特朗普2017年還曾沒收過即時傳譯員的摘錄,那是關於特朗普在德國漢堡與俄 羅斯總統普京的一次會談,未知內容是否涉及俄羅斯涉嫌介入2016年美國大選。特朗普又 在一次談論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通俄門」調查的會議上,叱罵白宮法律 顧問寫筆記。 檔案專家相信現時普遍使用電子紀錄,自動備份系統能保留到大多數紀錄,但難保白宮從 未採用那些備份系統。隨着特朗普連任失敗,愈來愈多人擔心他將銷毁涉嫌「瀆職和犯罪 」的紀錄。美國外交史學會(SHAFR)的伊默曼說,特朗普的白宮「不僅保持紀錄不是優 先事項,還有許多試圖掩蓋或銷滅紀錄的例子」。 視作公眾財產 銷毁需問國會 美國為防止再發生尼克遜銷毁「水門事件」相關白宮錄音之類事故,1978年通過《總統檔 案法》(Presidential Records Act),要求白宮保留所有備忘錄、信件、電郵等等檔案 紀錄,並在總統卸任前,把電子和書面紀錄通通轉送交美國國家檔案局存檔。若要銷毁, 須先徵得國家檔案局的意見和通知國會。各行政部門高官均要牢記,不得用個人電郵或即 時通訊系統處理公務,若然那樣就須予以保存。若然違反,除了民事訴訟,似乎沒有明確 罰則。 專家:文件助定政策防重蹈覆轍 美國人視總統檔案為公眾財產,美國國家歷史聯盟主任懷特(Lee White)等史家認為前 任總統檔案重要在於,它是從獨特角度反映國事,有助當今政府制定新政策及防止重犯錯 誤。去年12月,喬治華盛頓大學「國家安全檔案資料庫」(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美國外交史學會等4個團體向首都的聯邦法庭入稟控告特朗普和白宮,希望制止毁滅 行政紀錄,包括個人電郵或WhatsApp等非官方帳戶電子通訊和紀錄。華府公民道德責任組 織(CREW)總幹事布克班德說:「美國人民值得知道政府是怎樣下重要決定,還要了解背 地裏在做什麼,什麼是我們日後可以做得更好的。」惟政府律師告訴法官,白宮已通知所 有僱員保存所有電子通訊原始檔,所以法院拒發臨時禁制令。 (衛報、Politico、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彭博社) 全美50州戒備 國會附近拘攜槍漢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將於周三(20日)宣誓就職,美國各州加強戒備,大量國民警衛軍已派 往華盛頓特區支援,以防止國會山莊騷亂重演。警方上周五(15日)在華盛頓國會大樓附 近一度拘捕一名男子,指他涉嫌以未經授權的證件,試圖通過警方檢查站,該名男子被搜 出手槍及500多發子彈。 地方官籲留家觀禮防疫 拜登宣誓就職將近,全美50州及華盛頓特區,為可能於過去的周末期間出現的暴力示威提 高戒備,2.5萬名國民警衞軍已派駐華盛頓支援,以防特朗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山莊事件重 演。拜登團隊因應新型肺炎疫情,呼籲國民避免前往首都華盛頓,地方官員就建議民眾在 家觀看就職儀式。聯邦調查局(FBI)警告本周末及拜登就職典禮當日,全美50州都有可 能發生武裝示威者抗議活動。密歇根、弗吉尼亞、威斯康星、賓夕法尼亞、華盛頓等州份 已啟動國民警衛軍以加強保安,得州在就職典禮當天會關閉當地議會大樓。 另外,31歲的弗吉尼亞州男子比勒(Wesley Allen Beeler)上周五傍晚駕車到華盛頓國 會大樓附近的安全檢查站時,向警察出示了未獲授權的就職典禮證件。 經盤問後,該男子自稱車箱內有手槍,警方檢獲一支已上彈的手槍、超過500發子彈、彈 殼和一個彈匣,警方即時拘捕他。警方報告顯示,比勒因擁有未經註冊槍支及非法持有子 彈等罪名被捕。國會大樓警員未有評論事件。 民主黨人籲避開國會周邊地區 比勒被捕後,民主黨眾議員拜爾(Don Beyer)在Twitter表示危險真實存在,隨着拜登就 職典禮將近,這座城市處於邊緣狀態,「任何人本周能避開國會大樓和購物中心周邊地區 的,都應該這樣做。」 不過,比勒的父親保羅認為事件純屬誤會,其父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比勒在華 盛頓市中心任職保安。警方之後釋放比勒。他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解釋自己習慣在鄉郊地 區生活,因為工作原因到華盛頓但迷了路,遇上警方截查時就向對方出示早前獲發的一個 就職典禮通行證。 FB禁武器廣告至就職禮後兩天 Facebook上周六(16日)表示,禁止美國境內的用戶刊登武器配件與防護裝備廣告的禁令 生效,並將執行到拜登就職典禮結束之後兩天。此外,fb早前已封鎖在白宮、國會大樓以 及各州首府議會大樓附近建立新活動的功能,直至周三(20日)為止。 (法新社、紐約時報、衛報、中央社)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 我們的一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有的意外,只會讓你變得頹廢,一蹶不振;有的意外 則會讓你找到另一個自己,重獲新生。……你要知道你是誰,你的拋棄和擁有,都是你自 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只會讓你身陷囹圄。                     ——孫衍《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92.47.4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610930416.A.756.html ※ 編輯: laptic (219.92.47.48 馬來西亞), 01/18/2021 09:12:32
Dragonfire: 打臉特朗普 01/18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