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Indie-Fil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ilmwalker (夢想起飛的季節)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誠品好讀9月專題-2: 現象觀察2005一個新的記錄起點 時間: Fri Sep 23 14:48:56 2005 現象觀察‧2005,一個新的記錄起點 文 / 劉梓潔 暑夏午後,台北光點電影院出現罕見的排隊觀影人潮,人群裡,不只有慣常來此地汲取 藝術電影養分的文藝青年,還多了一些阿公帶阿嬤、爸媽帶小孩的組合。放映廳外, 擺著一列人形立體看板,赤腳的農村阿伯阿姆,咧嘴天真笑著;另一側的巨幅海報裡, 活蹦亂跳的兒童體操選手,綻出開懷童顏──這是《無米樂》與《翻滾吧!男孩》── 兩部在院線上映,各突破四百萬票房的紀錄片,從戲院下片後,應觀眾要求再度於 台北光點上映。除片子本身吸引人外,映後的導演座談,亦吸引大批觀眾前來。 而即使平日對「紀錄片」毫無興趣、認為「這種嚴肅影片看了會想睡覺」的人,也會因為 不斷收到友人轉寄來標題名為「紀錄片好好看」的電子郵件,而開始在網路搜尋引擎上, 鍵入片名、點閱相關討論,而後呼朋引伴,買一張電影票進入戲院看紀錄片。 近日,這樣的共同觀影經驗及觀影後的心得,仍在持續激盪,紀錄片在院線上映、 校園巡演、座談、周邊商品發售……其熱潮不亞於任何一部叫座的好萊塢商業片, 繼去年的《生命》、《歌舞中國》、《跳舞時代》,到今年的《無米樂》與 《翻滾吧!男孩》,一股紀錄片的新浪潮,儼然正在崛起。 究竟是什麼原因促成這股紀錄片熱潮?是商業行銷手法到位,還是紀錄片真的變好看了? 是紀錄片擺脫過去平鋪直敘的鏡頭語言,添入靈動跳躍的敘事技巧? 還是紀錄片從控訴不公的議題,轉往素樸的生活情味因此感召人心? 紀錄片上院線的風氣,是否能成為慣例而拓展更多的觀影人口? 十年能量,積蓄爆發 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資深製作人馮賢賢表示,「過去十年是台灣紀錄片發展最重要的 歷程,解嚴以來累積的能量陸續爆發,被壓抑的題材與想法,得以在日趨多元的社會中 透過影像創作來表現。」推動紀錄片的重要機構,也都在這十年內成立: 一九九六年,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首度招生; 九八年,公共電視成立,除《紀錄觀點》此一專業紀錄片節目外,亦陸續企劃製作 「世紀女性.台灣第一」、「世紀的容顏」、「台灣百年人物誌I」、 「世紀女性.台灣風華」等系列節目; 而八八年由吳乙峰創辦的「全景映像工作室」,九六年更名為「全景傳播基金會」, 開始承辦文建會的「地方紀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在台北、花蓮、台中、高雄等地, 每期訓練十八到二十人,將攝影機帶進社區,使紀錄片成為推動社區議題與保存地方文史 的重要媒介。 九八年,「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辦,成為紀錄片觀摩與競賽的 重要電影節。 進入廿一世紀,各項影展如火如荼展開: 二○○一年,胡台麗推動「國際民族誌雙年展」、南藝音像藝術媒體中心策動「南方影展 」及「身心障礙紀錄片影展」、原住民內部推動「阿美影展」; ○三年則出現「台灣地方志影展」、「新移民女性紀錄片影展」; ○四年的「第一屆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女性眾生相──台灣女導演紀錄片影展」等等 ,可謂百花齊放。 機構與影展之外,九七年胡台麗導演的《穿過婆家村》成為首部上院線播映的紀錄片; 九八年 ,陳俊志的《美麗少年》跟進,以同志議題獨領風騷。 之後胡台麗的《愛戀排灣笛》與《石頭夢》、蕭菊貞的《銀簪子》等片, 上院線雖僅短短時間,也都能吸小眾前往觀看。 真正匯聚起觀影熱潮、不斷加演,且能走出台北、到中南部戲院繼續上映的,應自去年 吳乙峰的《生命》開始。這部記錄九二一地震災民的紀錄片感動許多觀眾,其拍攝手法與 倫理議題卻也引發部分文化評論人爭議;而《生命》熱賣的現象,也讓許多人質疑 「紀錄片是否被商品化」、被拍攝者的「生命」似乎「被消費化」等紀錄片倫理問題。 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後來在《跳舞時代》、《無米樂》映演後也繼續出現,例如 政治人物為紀錄片代言,是否會影響紀錄片觀點的純潔、正當?此外,當紀錄片題材 日趨多元,不再扣準控訴的沉重命題,它是否喪失了紀錄片的社會責任? 這些意見,透過發達的網路傳播,形成文化論壇的重要一章。 新銳導演,美學新浪 此外,由於新式數位攝影、剪接器材操作便利,價格也不再高不可攀,降低拍片門檻, 「人人可拍片的DV時代」來臨。受到國際電影浪潮滋養的新銳導演們,紛紛在紀錄片裡 加入個人風格,不再遵循客觀、平實的傳統鏡頭語言,大膽展演了歧異的個人觀點與 豐沛的創作能量。 如二○○○年,在第二屆紀錄片雙年展上發表的〈流離島影〉系列,以強烈的實驗風格 引人注目,參與此計劃的導演周美玲、黃庭輔、周賢哲、沈可尚等,亦皆成為紀錄片 生力軍。 年輕導演林育賢以青春洋溢的靈動節奏,拍下《翻滾吧!男孩》,在年輕族群間掀起熱潮 。甫畢業於南藝音像紀錄所的吳靜怡,以懷念母親的《再會吧!一九九九》拿下 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真實與虛幻穿插的影像,毋寧更像一段充滿詩意的絮語。 個人美學時代來臨,本該是值得雀躍期待的事,但亦有人質疑,這些太過個人化的 「紀錄片」,既無明確欲表達的觀點,田野調查、燈光音效等「基本工」亦似不夠成熟, 是否還能稱之為「紀錄片」? 國際紀錄片,風起雲湧 國內紀錄片沸沸揚揚,而引進台灣院線的國際紀錄片,也都獲得不錯迴響。 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的《科倫拜校園事件》與《華氏九一一》,以高度爭議話題 與國際驚人票房繼續在台延燒;而《華氏九一一》打敗眾多劇情片,獲去年坎城影展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是繼一九五六年法國片《寂靜的世界》之後,第二部奪得金棕櫚獎的 紀錄片,似乎也顯示了國際間對紀錄片價值的肯定。 《山村猶有讀書聲》、《企鵝寶貝》等溫馨紀錄片,亦吸引不少觀眾,下片後DVD迅速 在台代理發行。此外,各國還有許多不同題材、不同美學表現的紀錄片,國內影展策展人 將之以議題包裝後呈現,讓觀眾在短短的放映時間中,體會各味人生。 即將開跑的影展,有自九月十日起在台北光點開幕的「和平影展」,主題訂為 「人權與和平文化」,除放映台灣導演作品:李家驊拍攝大選後抗議群眾的《景福門日記 》、蔡崇隆探討外籍新娘問題的《黑仔討老婆》外,亦引進《與魔鬼握手》、 《誰是第17號乘客?》 兩部記錄屠殺與恐怖攻擊的得獎影片。 而「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也將於九月三十日在真善美劇院展開,以「家的變奏」為主軸 ,除放映陳俊志的新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等十餘部國內紀錄片外,亦將專題介紹 兩位澳洲導演David MacDougall與Judith MacDougall,放映並討論他們深入東非的烏干達 、肯亞所拍攝的,關於婚姻、家庭的組成與其社會關係建立的精彩作品。 小結 綜觀上述現象,從創作、發行、映演與觀眾的反應來看,紀錄片在台灣雖尚未形成 一堅實的產業,但其蓄積的能量已相當可觀。未來能否深化並拓展此一領域的潛能, 值得繼續觀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
ChuMe:借轉系列文:) 09/23 15: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