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PopSt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難得可以看到這名字就多聊一些東西吧。 雖然說大瀧詠一是澀谷系時尚教父頗有誤導之嫌,但從師法源流來看兩者的確 有相似之處,澀谷系與大瀧當年自己主宰的 NIAGARA廠牌旗下藝人作風也很相 近。盲點就在「有同樣的源流,不代表作出來的東西會歸在同一類」,事實上 澀谷系關連藝人受影響對象除了60、70年代的流行音樂職人,還有很大一部分 是來自80年代後新浪潮、清新吉他樂團以及嘻哈、CLUB系舞池音樂,除了時間 搭不上,實際聽來差別也是很大的。 日本音樂早期有三大地下廠牌:URC、ELEC和BELL WOOD,大瀧詠一是極少數三 者都曾待過的人士。用一句話來形容他那就是「恐怖的西洋流行音樂百科全書 」了,他在音樂中放入很多的致敬和引用橋段,若你好不容易發現幾個,他搞 不好還會嘲笑你「才發現這幾個喔?明明就還有....(細數一串)」。最明顯也 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對Phil Spector的部分了,稍微聽一下他製作過的The Ronettes、The Crystals的歌曲,再比對一下大瀧詠一的歌曲,不用多有慧根 ,保證會心一笑。 隨便貼個個人很愛的聖誕歌專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7v0CE-pXss
大瀧詠一也曾為許多女性歌手和團體製作過,多少也有仿效Phil Spector的意 味在。延伸到往後數十年來看,澀谷系時期的小西康陽、近年的中田ヤスタカ 做的事情好像也...就不多說了。 一些日本當地享有盛名台灣卻不太有人介紹的藝人太多了,光是 HAPPY END四 位團員串起來的家族樹就可以幾乎道盡日本流行音樂的發展。從早期NEW ROCK 、FOLK到新音樂,稍微轉個彎到宅錄、TECHNO、民族音樂,HAPPY END 團員的 細野晴臣、大瀧詠一都有參與其中,若再加上日文語詞怎麼與西洋音樂元素結 合,以及90年代後的後輩對這些前輩們的景仰與師法,真不是用幾篇簡短文字 就能帶過。 重點是,這些東西大都沒出現在Oricon榜上。 高銷量固然有高影響力,但高影響力未必會反映到銷量上,也並非全國皆知才 足夠稱為風潮。日本最一開始的龐克風潮總動員人數可能不足千人,而90年代 後半有個叫AIR JAM的風潮,領頭團Hi-Standard打破當時獨立廠牌專輯銷售量 的紀錄。日本人現在為何能在大量的Live House選擇看什麼表演?為何有一堆 音樂祭可以跑?這些東西全是Oricon歷史銷量排名前一百的那些藝人帶出來的 嗎? 雖然這本來就是兩個世界,在這網路隨手可聽的時代要跳脫框框卻十分容易。 有時候會有點小感嘆怎麼現在聽個音樂這麼容易,市面上能買的東西卻還不及 過去B版唱片時代的廣度... 樂迷本來就有很多選擇的。就把腦袋放空,盡可能去接受不一樣的聲音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1.247.119 ※ 編輯: fc3s 來自: 1.161.247.119 (08/28 23:31)
aini6323:推 08/29 00:16
hikaruton:這篇最後兩段超推~ 08/29 07:08
aoisakurai:這一連串文章都很精彩 想多看一些!! 08/29 10:20
dragonsoul:推 08/29 10:23
smashpig:推 08/29 13:10
Lingn:這個時代做音樂的門檻低了、多元化了,專業"賣"音樂(或者該 08/29 22:28
Lingn:說是載體)的難度卻提升了。市場上以商業性劃分的界線只會 08/29 22:34
Lingn:越來越清楚。也沒什麼不好,畢竟這年頭不依賴特定載體也能活 08/29 22:36
orangepekoe:推! 08/29 22:41
ayuELT:推 08/30 16:10
gfc:真是說的好,受教了 08/31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