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apanMovi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 http://bbshara.pixnet.net/blog/post/39611018 (以下含重雷) 「你究竟是什麼人?!」 面對齋藤勸解由的質問,津雲這才吐露, 他與兩個月前那位千千岩求女 其實是熟識的。 過去他效命於廣島的領主 千千岩甚內。 由於千千岩甚內重病在身, 無力勸阻廣島的青壯派武士修補城牆, 觸怒了正與豐臣派閥暗鬥的幕府, 認為廣島在未經幕府許可的情況下 擅自修補城牆 乃大逆不道、有謀反之嫌,降罪於千千岩家, 勒令全族遷居異地。 千千岩甚內憂忿病逝,臨終向津雲託孤, 於是少主千千岩求女 就與津雲父女一同生活。 三人委身貧民窟般的陋巷, 就靠津雲製作紙傘維持生計, 辛苦拉拔兩個孩子成長。 千千岩求女無心習武, 對研究學問比較有興趣, 長大後靠著 在私塾教平民的子女識字,慘澹渡日。 津雲的獨生女美穗亭亭玉立, 街坊上許多人家來向津雲提親, 其中不乏經濟條件優沃的富商家庭, 卻都被津雲回絕, 執意要將女兒許配給千千岩求女。 於是,窮困的青年教書匠千千岩求女 就成了津雲半四郎的女婿。 夫妻倆產下兒子金吾, 儘管加重了生活負擔, 卻也讓一家子有了希望與寄託, 況且,除了有爸媽的呵護, 還有外公津雲的疼惜。 一家三口加一個外公, 還能靠著一點貧困中的溫馨, 艱辛活下去,直到美穗咳血病倒。 其實只要按時吃藥、補充營養、 多休息就能治好的病, 偏偏就是錢不夠。 千千岩把教書用的書本都賣了, 還是不夠一家人治病與過活。 沒多久,金吾也被傳染了。 津雲半四郎與千千岩求女兩個大男人 守著重病的美穗母子倆, 怎麼也籌不出三兩錢的醫藥費。 束手無策下,千千岩告訴岳父,   「我想到一個辦法了,快的話…    半天的時間就能回來!」 一早就出門的千千岩,直到金吾不幸病逝了 都沒能回家。 津雲父女心痛又焦急。 當天晚上,千千岩的屍首被送回來, 等於宣告了父女倆最後的希望破滅。 重病的美穗不久便隨丈夫共赴黃泉, 剩下老父津雲半四郎孑然一身。   「『狂言切腹』…在井伊家…是行不通的!」 送屍體回來的家丁在半四郎的逼問下,和盤托出原委。 齋藤勸解由這才明白了, 眼前這位老武士是為了報仇來的。 兩個月前他們逼死千千岩求女, 連帶也逼死了他家裡的妻兒, 如今面無懼色昂然立在面前的,是一位 喪婿、喪孫、喪女的 岳丈、外公、兼老父。 問及澤潟等三人的去向, 津雲掏出三人的髮髻 扔在地上。 原來這三名武士昨天被津雲約出去, 在郊外以三敵一, 竟被津雲制伏後割掉髮髻。 以勇武傲世的井伊家武士, 被人這樣割掉 象徵身份地位的髮髻, 三個以武士身分自居的傢伙, 後半輩子也沒臉立足了! 津雲又掏出三兩錢拋在地上, 這可不只是三文錢逼死英雄漢, 是三兩錢逼死一家三口!   「井伊家的賞錢,悉數奉還!」 齋藤老臉一沉,   「殺了他!」 井伊家一狗票沒上過戰場的年輕武士們 紛紛拔刀圍了上來。 此刻的津雲半四郎緩緩抽出配刀, 刀刃一出鞘,眾人才看清 它竟也是把竹刀。   「為了養家活口,    萬不得已才把視為生命一樣重要的寶刀賣掉,    千千岩求女的心情你們了解嗎?」 一眾武士看了看竹子雕成的刀刃, 很沒同情心地露出放心與不屑的神情。   「『狂言切腹』固然不對,    若不是有萬不得已的苦衷,    哪個武士會願意捨棄尊嚴做這種事?    武士的人生全託付給際遇。    只要際遇稍微對調一下,    在場諸位可能就得淪落    像千千岩求女一樣的處境,受生活所逼。    你們對他難道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嗎?」 齋藤長老目露兇光,   「同情心?井伊家的武士生來就是    為尊嚴而戰!為榮耀而死!」 年輕武士衝上前,半招之內 就被津雲用竹刀打倒在地, 拿真刀的菜鳥武士們 竟連津雲的一點衣角也沾不著。 在場武藝最高強的年輕武士 吼叫著與津雲半四郎PK, 不出五招也被津雲的竹刀打倒在地。 津雲在井伊家宅院裡橫衝來去, 一眾武士圍著他一起跑來跑去 也沒人奈何得了他。 最後被津雲闖進了祠堂, 神位上供著 井伊家的精神象徵、 是從當年人稱 「赤鬼井伊(井伊の赤鬼)」開山祖井伊直政 一路流傳下來的一套 血紅色盔甲。 井伊家武士 向來以守護這套盔甲為榮。 津雲半四郎就這樣 闖入供奉赤鬼盔甲的聖殿, 如入無人之境。   「武士的榮耀?    所謂武士的榮耀,不過是    死要面子的表面工夫罷了!」 津雲在赤鬼的面前吼著。 一眾武士一擁而上,全都不是津雲的對手, 神壇上的血紅色盔甲 在混亂中被撞了一下, 倒塌在地,零件四散, 象徵這些武士所謂的榮耀 還真的只是徒具空殼的 「表面工夫」而已。 雖然津雲一邊與年輕武士們搏命、 一邊在口頭上與齋藤 針對「武士道」的正反論辯 實在精彩, 然而雙方的對話內容 可說全沒交集。 這些自以為是武士的武士 終究已經被 「武士道」這套發展完備的 制約工具給洗腦得太徹底了, 就像《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裡的 條件反射療法一樣。 根深蒂固的制約、 加上眼前身分地位等 既得利益的誘惑, 哪可能只因為一個 唾棄武士道的過氣武士 前來以死為諫就被「反制約」? 從頭到尾,津雲半四郎沒殺任何一人, 只以竹刀打傷來犯的對手們, 這是《一命》與舊作《切腹》最大的差異之一。 本片的最可取之處 就在於精湛的動作設計, 讓觀眾無論 懂不懂劍道、具不具備武學概念 都能很清楚地看懂 津雲半四郎明明大可以輕易奪下 任何一人的真刀、 讓這群學藝不精又自以為是的名門武士 血濺大院, 但他都刻意選擇不奪刀, 繼續以竹刀制敵, 因為他來的目的 根本不是殺人, 畢竟這些武士從小就被教育 要「看透死亡」、要「捨命奉公」, 殺了他們也沒用, 能讓活著的武士改變思惟 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他復仇的對象是「武士道」的本身, 而非任何活人。 他就像是 《駭客任務(The Matrix)》裡的尼歐, 試圖從「武士道」這龐大的 母體(matrix)當中點醒這群 還活在夢幻扭曲價值觀裡的年輕人, 不過這樣的努力 注定徒然, 因為深遠的制約力量 不是光靠個人在短時間內 做幾件驚天動地的事 就能扭轉得了的。 三池崇史再怎麼勇於突破、 創新,也不致於敢違逆 編劇基本功當中的鐵律 ───「角色最大能力原則」。 所以即便津雲已盡了最大的能力、 最後甚至獻出了自己的性命, 以死相諫, 深受武士道洗腦過的 這群三腳貓武士 仍然完全不懂、也不可能懂得虛心反省, 只把津雲當成一個 急需為主公處理掉的 棘手問題。 軍人為守護自己摯愛的家園與親友, 甘冒性命危險奮勇踏上征途、 以「愛」為核心的初衷, 遭受「武士道」這類 精緻設計過的「套裝思維」制約過後, 被改塑成維繫政權與獨裁者利益用的 思想桎梏。 發展完備的武士道, 以現代人的語彙來說, 就是安裝在兇殘殺人機器 腦子裡的一種套裝軟體。 「切腹」與「武士道」的基本關聯 講白了,就是 一個人要先肯對自己夠兇殘, 才能確保對敵人的兇殘、 奮勇殲敵,以提升戰勝的機率, 保疆衛土。 於是呈現在畫面上的, 是澤潟等三名 被削去髮髻的武士 在狼狽返回井伊家後, 前仆後繼以「切腹」這等兇殘的手段 結束自己的性命, 藉此悍衛自己的 武士名節。 就只為了一套空殼子, 人可以狠心逼死別人一家大小。 某些所謂的人生圭臬, 說穿了只是用來 把本性當中兇殘面合理化的綴飾、 漂亮的空殼藉口罷了。 滿口的「正道」、「尊嚴」、「榮耀」, 用盡各種冠冕堂皇的華麗辭藻 來美化這個空殼子, 殼子裡頭包藏的 卻是人心自私醜陋的黑暗面。 從這裡更可以看出 執政者樂於倡導武士道,其背後心態 實在令人髮指。 只為了鞏固一己的權位、 出於自私而用武士道思想 驅策手下的武人們 捨命奉公,上戰場必須一往無前, 以殺敵的戰功為榮耀。 若不幸戰敗,就當以切腹來洗雪恥辱、 遵照武士道的規則來保住自己的名節, 講白了也就是保住面子。 一旦做主子的失勢, 護主不力的屬下 要不就是切腹、要不就是淪為浪人。 切腹者以死來證明自己對主子的 忠心不二、也證明自己的確有資格作武士, 畢竟武士本來就該是「看透生死的人」。 若遭貶為浪人, 除非正值人手短缺、需才孔亟、 求才若渴的亂世,否則 也很難會有別的領主願意任用, 雖然自幼接受文武合一的教育、 一身的本事, 偏偏武士文化的黑暗面 就是要確保每個主君垮掉之後, 手下的武士們也不致於 太容易為別的領主所用。 本家垮臺的武士們 就算沒跟著切腹陪葬, 也很難真正贏得別家領主的信任, 如果又不肯降尊紆貴去 融入庶民的世界, 改行務農、做工、或從商,也沒剃渡, 徒有文才武略 卻高不成低不就, 後半輩子大概都得在窮愁潦倒中 掙扎渡日。 在全球新一波金融風暴 將爆未爆的今天, 面對無薪假以及裁員潮的潛在威脅, 看到這部片格外令人 心有戚戚焉。 原本得知 是由三池崇史擔任導演, 又說是首部3D時代劇, 照過去對三池作品的印象, 以為會看到大量血漿噴灑、 手腳頭顱紛飛的可怖場景, 還有點擔心 他的個人風格會不會一不小心就 毀了這個經典的故事, 幸好三池處理這部作品的手法 相當「節制」, 全劇大概只有 千千岩求女被逼切腹的場景 比較讓人「感覺好痛啊」。 日語當中的 「一命(いちめい)」與 「凌虐(いじめ)」 有著諧音關係, 瑛太飾演的千千岩求女 拿竹刀切腹, 好不容易才把竹子做成的刀尖 插進肚裡,卻眼看 長相酷似錢小豪的澤潟 故意一直搖頭說,   「不夠!不夠!要再好好地    翻攪你的肚腸!不夠!不夠!    再攪!再攪!」 遲遲不肯為千千岩求女斬首、解除他的痛苦, 畫面之淒慘,場面之驚心動魄, 以一個觀眾的立場不免犯著低估:   「こ、これ…まるでいじめになったのか…   (這…這簡直變成是在凌虐人家了嘛…)」 這個故事的悲壯,在於以 備受忽視的「人道立場」去挑戰當時 龐大的「武士體制」所激發的抗爭, 在3D銀幕上 具像化呈現的就是 津雲半四郎孤身一人 對抗四、五十名武士、 以一把竹刀 對抗四、五十把白晃晃真刀的 打鬥場景。 除了悲壯,本片的悲情戲也頗有看頭。 千千岩求女初到井伊家,僕役端上茶點, 畫面特寫 瓷盤上放著一小塊 雕成花朵形狀、像綠豆糕一樣的 精緻糕點。 這塊糕點下一次出現在鏡頭前時, 已經是在千千岩的破屋子裡。 重病的美穗抱著剛夭折的金吾, 伏在千千岩的屍體上, 從他懷中摸出一個紙包, 打開一看 正是那塊精緻的糕點, 其中一半已經染上了千千岩求女的血污。 顯然當千千岩在井伊家收到茶點的時候, 第一個念頭就是捨不得吃, 要包回家給妻子與兒子享用, 而且他滿以為 過不了多久就能帶著賞錢 平安回家, 萬萬沒料到 在幾扇紙窗門外等著他的, 是打算拿他來血祭的 兇殘武士道。 片尾,津雲放棄抵抗, 在神壇前以殉道者的姿態受死。 而井伊家主公回來後, 一切善後都已辦妥, 赤鬼之鎧好端端供奉在神桌上。 眾武士在家老齋藤的率領下, 跪伏在主公面前,   「這套盔甲乃是我們家族的榮耀。」 津雲半四郎的抗爭 彷彿從沒發生過, 這群深受制約的封建機器人 為了維繫空殼子的形貌, 非常有效率地掃除 武士道上的任何絆腳石。 編導闡明了一個 悲觀與無奈的事實, 個人意志的覺醒 在龐大的制約體制內 渺小如螻蟻,難起作用, 寶貴的「一命」即使 夾死在巨大齒輪中間 也沒人會注意, 船過水無痕。 一直講武士道 未免太沉重了, 來講講片中的貓咪好了。 除了千千岩求女收養的野貓, 井伊家那隻懶洋洋躺臥在廊邊、 瞧著武士們跑來跑去的大白貓, 算是本片裡戲份第二重的貓。 話說井伊直政的次子 井伊直孝 有一次田獵歸來 遇上雷雨,在豪德寺前 看到一隻白貓在向他招手, 便朝白貓走了過去, 剛走過去就一道雷電 劈在他剛才站的位置上, 井伊直孝覺得 是那隻白貓救了他一命, 於是井伊家就把貓咪視為祥物, 並請工匠打造 貓咪招手的塑像, 取名為「ひこにゃん」, 現今的滋賀縣彥根市 過去是井伊家的領地, 「ひこにゃん」仍然是當地 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 據說這也是 招財貓(招き猫)的由來之一。 (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