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apanStud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ibbeler (阿璁)》之銘言: : 雖然發表意見,很容易得罪人,但我還是要說幾句公道話: : [1] 台灣電機領域很強嗎? 那為什麼卻只能做代工? : 能夠主導台灣產業的,是政治家,是企業家, : 一個專業上再高竿的工程師,如果他沒有膽量跟資本創業, : 也只是個領薪水的人,就算他有主意, : 未必能被台灣短視近利居多的生意人所採納。 : 未必能被只想著搞政治利益的政客所重視。 : 這不是工程師的錯。 : 台灣今天有今天的經濟能力,竹科為國家貢獻了1/3的GDP, : 是孫運璿的遠見,是歸國學人的心血,也是清交學子的付出, : 台積電的CPU製程,可以快到Intel發表新規後兩個禮拜就設計完成, : 使Intel不得不跟台積電協合開發,何嘗不是台灣電機工程師的驕傲? : [2] 名校的迷思 : 人的成就也沒有絕對的標準,人生的完美的定義何在? : 能讀名校要感謝很多人,同時也要警惕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東西。 : 每個人都會有眼睛,都會有想法,那怕是諸葛亮,也會有失算的時候, : 就算不認同,也不該利用自己的名校招牌而批判別人。 本來想用推的發現會太長所以回文 推第一點 能收到來自國外的訂單正是代表台灣製造業的技術成熟 當然台灣廠商近年來也開始轉型 從原先的單純製造的OEM型態轉為參與設計的ODM 甚至開發自家品牌的OBM的營運型式 但打造一個成功品牌所需要的成本和風險何其大 2006年美國商業週刊的全球百大品牌調查中 美國佔53席 亞洲實力最強的日本拿下7席仍落後德(9)、法(8) 再再說明經營一個成功品牌的所需投入的成本和人力資源 就經濟體較小的國家而言 能夠維持2至3個國際品牌已實屬不易 以鄰國韓國而言 也是傾國之力發展三星、現代、LG等大企業 因此一個成功的國際品牌其背後必然會有支持的政府的存在 再回到企業轉型的問題 以台灣最成功的一個品牌acer來說也在轉型OBM遇到許多問題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在發展自家品牌的時候會失去來自他廠的訂單 畢竟商場是現實的 對手也不希望增加對手來侵蝕自己的市佔率 故當原本代工廠發展並銷售自家品牌時 會大量流失OEM時代的訂單 而營業額的數字會遽降 投資者的意願也會降低 而陷入進退維谷的冏境 Acer在2001年將其代工業務和品牌業務分開經營 因此成為台灣最成功的電腦品牌之一 在全球市佔率僅次於HP+Dell (acer在歐洲的市佔率似乎很高??) 最後身為一位新竹地區的電機學生 將來也應該會成為竹科的一份子 我以身為台灣的電子電機工程師為榮 題外話 台灣目前的電子業的榮景真的是拜孫老和當時的經濟部長李國鼎所賜 當時所培養出的第一批電機人材張忠謀和曹興誠等人 目前對台灣經濟的貢獻想必不言而喻吧 如果當時孫老沒有中風的話 現在的台灣不知是如何的景象呢? 這也算是台灣沒有這個福氣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0.54.208.32
Filippo :恩 推 說實在我覺得我們不該比較差 不過日本的確有 06/18 11:19
Filippo :值得尊敬和學習的地方...希望台灣會更好 06/18 11:19
Hottiedude :不否認電子業對台灣的貢獻 06/18 11:23
Hottiedude :但也不宜過度放大GDP的功用,它僅是一個數字 06/18 11:23
Hottiedude :政府實際稅收有多少? 06/18 11:25
Hottiedude :或說這樣的trade-off用甚麼換來的? 06/18 11:27
Hottiedude :參考一下這篇報導 http://0rz.tw/e94eI 06/18 11:29
mountstar :有點離題了吧 = = 台灣的半導體歷史是很讓人感動沒錯 06/18 11:48
mountstar :但這似乎不是日本留學板的討論範圍… 06/18 11:49
yunababe :這跟日本留學有啥關係?! 06/18 11:52
moonfish :雖然跟留學沒關係 推一下ACER在歐洲便宜又大碗的形象 06/18 12:13
moonfish :我歐洲朋友就有一台 不過他完全不知道ACER是台灣品牌 06/18 12:14
mountstar :月魚大大這時就要幫台灣宣傳一下呀 06/18 12:15
moonfish :もちろん!!可惜在日本幾乎沒有ACER的蹤影... 06/18 12:20
DYANGJP :在日本ASUS才比較有名…… 組裝市場上 06/18 12:47
LinaInverse :ACER有贊助絕對彼氏 裡面的電腦都是ACER 06/18 15:17
LinaInverse :講錯了 不能說都是@@ 也有別牌的 06/18 15:18
nemesis0 :離題了 請勿再討論 06/18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