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JapanStud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之前也有過類似問題,在此簡單和各位分享我的經驗。 我是2010年來日本,在東京讀了兩年設計專門學校, 在讀的當中2011年報名院生考試考上碩班。 在專門學校兩年當中我累積了不少實作經驗和作品, 本來以為進了大學院之後應該就是專心讀資料準備寫論文, 但是沒想到…(日本人最愛在這裡很大聲的講一句 shi-ka-shi !!! XD) 我們老師,嗯,該怎麼說,他是比較少見的一個老師。 不要求學生每天到研究室報到,也不要求參加學會發表,zemi也不用報告論文。 但是對實作的要求特別特別地,呃,這應該說機車還是難搞呢。 老師手上有各種各式各樣的以平面為主的設計案, 量不是很多,但是執行時間都很長,至少半年,而且更重要的是做了沒錢拿, 這在佛家的說法,叫做「做功德」or「布施」。 然後呢,他是個很愛「比稿」,視「比稿」為天經地義的人。 比稿的意思,簡單說就是叫每個學生都提案試作,最後讓他做決定。 我超討厭這種方式,因為我認為這等於是擺明了對學生不信任。 而且他事前也沒有說清楚要做怎樣的方向,只能各憑本事, 或者我應該說「憑靠new-type的心電感應」來做設計提案XD 因為這樣,我在老師徵稿的時候,覺得「反正老師會選別人的提案」, 就開始不想出全力,隨便做一做就提了。 去年6月左右我開始覺得這一切很沒意義。 我好像做了一些什麼設計,但是做出來的成果怎樣我覺得根本無所謂。 提的案也沒被選上,即使做得好老師也覺得理所當然。 然後6月的某一天我去系辦要了一張休學申請願跟一張退學願。 我跟研究室的日本人、學長姊、其他研究室的老師聊了一下。 然後才知道,原來我們研究室的OB們也都跟我一樣很討厭我們老師。 有個現在讀M2的韓國人學姊當初也是被我們老師操到不行。 而且她很慘的是,本來想做的題目被老師打槍,變成拿老師的案子去寫論文。 她最近又重新把原來的題目拿出來寫成博班的研究計畫,準備繼續升博士。 真是超有毅力的。 後來我聊完心情好一點之後,就把這兩張紙暫時收進抽屜裡。 7月的某一天,那天下午我有個期末報告要發表,正準備要去吃中飯, 突然接到一通台灣家裡打來的電話。 「弟弟哦? 那個,阿媽昨天往生了」 之後當然是二話不說,開始打電話聯絡所有老師、同學,然後推掉手邊一切工作, 告知我臨時要回台灣一趟的事,然後隔天一早百感交集地上了飛機。 回台灣以後我待了差不多三個星期。 其實喪事在我家來說不是第一次,所以也還好。 而且我阿媽以高齡94歲過世,喪帖居然還是印大紅色的,非常喜氣。 這當中我媽有一天跟我講了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句話。 「你那個三八姑姑講說哦,拿鍘頭種田的不是孫,去日本留學的才是孫啦」 這表面上聽起來像是姑姑對阿媽對待兒孫大小眼所表達的不滿, 但是我當下馬上瞭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 這不僅是阿媽對我的期望,同時也是整個家族寄託予我身上的希望。 一個兒孫學成歸國之後能光宗耀袓的期望。 三個星期後我又帶著這句話,百感交集地回到了日本。 (待續 -- 當你不再有在台灣的優勢時,面對的就是活生生的考驗, 這時候態度很重要,自信也很重要, 有時你會被環境煩的要死,有時你會覺得自己有進步, 我想你可以好好想想你為什麼要出國, 如果想到的真都是負面的,最好先別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37.1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