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INGDO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aomaru (霸王丸地獄遊)》之銘言: : 齊有財 楚有兵 魏出相 趙出將 燕地利 韓利器 秦皆有 秦並不是一開始就兼有,而是一連串的改革,當中最重要的應該 是商坱時期所奠定的基礎:重農輕商。 重農主義,將人民與土地連結在一起,強調農業耕作,鼓勵開拓 土地,之後人口成長,再去開拓土地,反覆循環到土地供給力上 限。 這個政治改革,影響非常深遠,奠定了秦國的中央集權的基礎。 所謂的中央集權,強調政令發出後的執行力,因此對地方的掌握 度要有一定的水準,重農主義下,將人民綁在土地上,人民比較 沒有誘因離開土地,不像是呂氏這種商人可以到處生存,哪裡有 機會就跑去哪。 在重農主義下,有利於刺激對於土地的需求以及滿足農作環境下 鼓勵人口成長,提供秦國在未來統一六國時的軍事人口。 我的看法是,秦國可以滅六國,成功的統治秦朝,背後的原因是 一連串的改革,以先進的政治制度軍事制度逐步的拉開跟其他國 家的差距,在硬實力跟軟實力同時成長下,才有滅六國,統一中 國的成果。 當然,重農主義並不是沒有後果,像是農損時缺乏商業運作下, 很容易發生飢荒,以及土地供給力到極限時,因為反覆飢荒下造 成搶劫的治安問題,以及重農下,壓抑商業發展,商業跟科技都 由國家包辦下,商業與科技在公辦下成長有限,甚至反過來壓抑 民間成長,造成國家越來越窮困的困境。 ps七國中,能夠執行重農主義的國家,秦跟楚是唯二的選擇,秦 國可以向西邊開拓土地,透過農業改變新開拓土地的文化與經濟 環境,以農業綁住土地,增加對秦的認同,逐漸成為秦可以掌握 的國土。 楚的話,地夠大,但是當時南方的楚地,在交通環境沒有秦的優 勢,水利建設要花上上百年的時間不斷的翻修才會逐漸的獲得對 於南方廣大國土的掌握力。 兩相比較下,秦能先於楚在政治跟經濟方面發展出更先進的制度 ,有著先天的根本性的優勢。 至於其他國家,齊發展商業,商業要發展到更複雜的商業模式時 才有機會凌駕重農主義下的軍事總體戰。 韓魏被夾在中間,沒有能力發展重農主義,無法開拓土地,最多 就是一時之間透過人力創造一代或兩代的霸權地位,隨著人逝去 而結束霸權。 趙燕也是一樣的問題,只有往上開拓的空間,但是北方的經濟型 態屬於游牧,在治安騷擾下無法發展農業型態的經濟改革,這也 是趙燕必須分配兵力在邊境防止游牧民族對於邊境的騷擾與搶奪 ,造成國庫大失血下的先天劣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44.45 ※ 編輯: EvanYang 來自: 220.136.44.45 (09/10 21:06)
a0919414591:也還好啦,戰國時的貨幣沒那麼強勢,糧食還是比較值錢 09/10 21:02
linsatsuki:認真文一個接著一個,拋磚引玉~ 09/10 21:02
a0919414591:而且因為商鞅的制度,秦國的戶口制度發展得很健全 09/10 21:05
a0919414591:又採取了連坐制,因此流民治安方面的問題被減到了最低 09/10 21:06
a0919414591:流民的問題是在秦始皇過世後,大肆徵民進行勞役 09/10 21:08
a0919414591:人民被壓榨到一種極致,才發生各國再起抗秦的事件 09/10 21:08
papawalk:好文推 09/10 22:39
strikeup:秦楚雖大但土地肥沃嗎 不毛之地較多吧 09/11 10:08
gigigaga28:楚的話在當時雲夢澤淤積帶來的平原,應該很肥沃 09/11 11:20
pigpigpig000:雲夢大澤 顧名思義 那時候主要還是湖泊地吧 09/11 13:28
EvanYang:楚地當時缺乏水利工程,不利於耕作,大而無當 09/11 14:53
EvanYang:一直到唐代後才逐漸有價值(算一算也差不多過了1千年了) 09/11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