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M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han (裝死、厚臉皮政府)》之銘言: : 說,不利於電子和電子產業,是分析模型的限制,但不會發生在實際的狀況下,因為還 : 需要做專業調整。 : 不要只看到標題就下定論了吧~ : 連這位史研究員都說:不利於電子和電子產業 : 當然,他又補一句"是分析模型的限制、但不會發生在實際狀況,因為還需要做專 : 業調整".... : 那就表示分析報告的確指出不利電子產業,強辯什麼分析模型阿? 聽khan在胡說不如聽聽教授怎麼說 看看人家怎麼評論數據的 專家厲害的地方就是能分得出來哪些數據是真實的 哪些是外行人解讀錯誤 數據再怎麼聳動 出自錯誤的解讀那就一點意義也沒有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047863.shtml 當經濟模型 被政治操作… 【聯合報╱王鳳生/高雄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南台灣論壇總召集人(高雄市)】 近來政府在推動及宣導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方面引發不少風波,被指 歧視特定縣市民眾、刻意挑起族群矛盾,甚至被部分政治人物引導到民粹操作層次,不免 讓人民與政府間溝通失焦,讓人民失去了對架構內涵瞭解的機會。 此外,近日有媒體解讀遠景基金會委託的「中經院報告」說,ECFA簽署後受益產 業就業人數(石化、汽車等)為七十三萬人,受害產業就業人數(電機電子、家具等)為 一百六十六萬七千人,兩者差了一倍云云,看了令人啼笑皆非。 這樣的解讀引人錯誤,在於該模型演算的結果中,每個行業受影響幅度不一,但頂多 是百分之幾,那怎麼可能一個行業「全體員工」百分之百受益或受害?而以上所引用「受 益或受害產業就業人數」,就是各該行業全體就業人數,真是荒唐! 其引人錯誤之二,在於要引用任何報告,必須先看其模型之假設。遠景基金會的「中 經院報告」是假設所有行業(包含農業在內)全部免關稅。實際上有可能這樣嗎?既然不 可能這樣,那就要再看別的模型,別的演算,多方比較,才知道真相。 例如昨天經濟部也公佈了同樣委託中經院所作的評估,在部分受管制農工產品不開放 的條件下,從GDP增長到進出口量變化,都和遠景基金會的「中經院報告」不同。其實 兩種模型演算數據都正確,只是假設條件不同,結果也有別,而這需要了解資料取得、經 濟體系與產業活動的專家學者做出精確且嚴謹的解讀才有意義。 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把還沒開始談判前所做的模型演算當作實際結果,否則就不用 談判了。模型演算的目的在於瞭解在不同假設的條件下,在資本和就業市場都做完調整後 的中長期,經濟可能如何變動,而後可作為談判時我方應採取立場的可能參考之一。盡信 模型不如無模型。把模型的假設性演算數字當作真理來從事政治操作,有違專業倫理。 就政府宣導ECFA來看,從戰略層次其架構絕對有必要更加透明化,甚至可以拿大 陸與東協談判完成的架構做為基礎向國人說明,避免發生無謂的猜疑及看圖說文。至於談 判的內容包括貿易、投資、財稅、金融等之談判均屬戰術層次,從賽局的時間次序角度, 「得」與「捨」之間的利弊,及對各項產業之正負面衝擊,它是在「創造性模糊」下,兩 岸政府間的協商談判基準。國人不能單方面期待我們的政府一次說清楚何時要簽訂,一次 說明白談判的最終結果。 【2009/07/30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11.249
FENOR:A的評論太短囉! 218.168.76.121 07/31 08:58
FENOR:你 218.168.76.121 07/31 08:58
※ 編輯: ChallengerII 來自: 123.194.108.3 (07/31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