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M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ealoe (YoY)》之銘言: : ※ 引述《baboosh (大王椰)》之銘言: : : 稅」。財政部將對持有期間短於二年的非自用住宅,在買賣階段按交易價格,分別課徵 : ^^^^^^^^^^^ : 說真的還蠻無聊的 如果有時間玩弄文字 不如好好搞好國政 個人不認為是玩弄文字, 我覺得二年還算短, 可以改成五年。 一般人一生當中只換3到5次房, 所以嚴禁短期炒作不會影響到一般人換房子的權利。 最好不要課稅, 改成嚴令禁止。 改成一買就是要五年以上才可以換手。 想玩金錢遊戲替自已增加財富的人可以炒股票炒匯。 有這麼多管道可以去搞, 偏偏拿去炒房地產, 會嚴重影響到只想買房子住的人的權益。 這也是房地產和上述股票等標的最大的不同點。 這樣被影響到的一般人就會不爽, 不爽,政府就沒選票。 沒選票就下台, 道理就這麼簡單。 所以政府是不會去管炒房地產人的想法, 因為票少。 我只見過政府護盤, 沒見過房價太低, 政府也跟著炒樓的。 所以股票和房地產真得有很大的不同。 : 房屋的問題 主要並非屋價 而是台灣貧富過於不均 房屋是一般人財產最大宗的來源,所以屋價過高, 拉大了有屋和沒屋,有一般屋和豪宅的人的財富差距, 所以屋價就是造成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 : 我想有些收入沒有這樣豐厚的人很難想像 台灣多的是買房子和買豆乾一樣的人 : 出外玩臨時沒旅館 覺得麻煩, 就一通電話買下附近中高級住宅的 大有人在 : 當然, 有些人做了一輩子 也買不起房子~ : 這是房價太高嗎? 我想根本不是, 台灣的房價對於高收入一族來說 : 可能不過是兩三個月的收入, 但是對於低收入的一群, 可能是要做二三十年 : 房價真的太高? 我完全不認為, 敝人以為根本是台灣財富越來越極端 你把高價屋和低價屋混為一談, 當然就有這樣的思考。 高價屋的房價拉高, 也會讓低價屋的價格拉高, 這就是賣方的比價效應。 就像勝華都看宏達電股王的臉色一樣。 所以只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但不壓抑房價, 低收入者照樣買不起低價屋。 : 政府打房價? 一定是打假的, 這點不用懷疑, 因為如果真的打房. : 1. 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看戲看爽 真打房,買不起就絕對買得起。 : 2.買豆乾式買法的人, 只是覺得有點生氣, 因為數字少了, 但是這種人是受害者嗎? : 不過是"心靈受創而已" : 3.真正的受害者是以前買屋的中階人士, 他們花了一輩子的努力, 因為政府為了政績 : 為了選票, 硬是把他們的資產縮水. 只有一棟房子的人, 要住一輩子的人, 資產只不過是紙上富貴而已。 還沒轉賣出去都是空談。 : 因為, 如果認真打房, 受害者將會是中階民眾, 所以敝人以為, 政府根本不可能打真的. : 既然不可能打房, 幹啥在那搞猴戲? 不如專心研究如何讓台灣人賺更多錢, : 並且改善就業環境. 改善就業環境是能加薪加多少,就算薪水提高了三倍。 房價高還是照樣讓受薪階級買不起, 二萬變成六萬, 房子還是1千萬。 也是要存很久才買得起。 更何況改善就業環境絕對比打房還來得難很多, 所以政府應該選擇繼續打房。 : : 10%及15%的特種銷售稅,估計一年國庫可多徵收近150億元暴利奢侈稅。 : 我只能說, "屁", 最少想由"非自用住宅"抽到重稅, 簡直不可能. : 頂多手續費多收點. : : 由於民間對富人高價消費行為觀感不佳,加上所得分配惡化現象沒有緩解跡象, 總統支: 這不過是仇富而已, 這是因為政府做越來越多事情, 讓中低階層無法翻身 : 舉例來說 : 以前靠自己聯考, 現在靠老爸買通學校改分數, 或者買明星學區房子. 你以為這樣的明星學區光環能持續多久? 考上建北、和戶籍在建北, 難道一般人分辨不出來? 出社會還是得靠實力的。 實力是從競爭當中焠鍊出來的。 : 以前正常工作上下班, 有野心者可以找機會創業, 現在不要說創業過勞死王主委讓老闆只罰3萬, : 馬政府一切的一切, 都是替超級有錢人著想, 說真的我看他是越看越肚爛. : 可是另一黨, 不是搞笑蔡, 就是國歌呂, 令人更加覺得真是一堆廢棄物. : 我看台灣人只能自求多福. : : 持財政部應該適時採取稅制手段,對高價消費行為或豪宅等高價財產的交易行為,加徵一 : : 道特別稅捐。 : 根本徵不到.... 來個一億%好了, 如何~爽嗎? : 高價消費徵稅, 頂多出國買, 或是找朋友出國帶 這就是增加交易成本。 增加富人的交易成本, 也可以縮小貧富差距。 : 非自用住宅? 頂多找個人住一下再轉手 : 徒增麻煩, 純粹擾民, 真不知道是哪個白癡想出來的 就是在增加投機客的交易成本。 哪有擾民, 是擾投機客,ok? : 有這種時間, 還不如研究一下如何改善台灣就業環境, 讓過勞死的少點. 可以雙軌並行,既改善就業環境又打房價。 : : 率是10%;基於保育政策,消費者購買保育類製品如皮草、珊瑚、玳瑁等,價值逾50萬元 : ^^^^^^^^^^^^^^^^^^^^^^^^^^^^^^^ : 我有個問題, 保育類的, 不是本來就不能買不能進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28.143 ※ 編輯: william2001 來自: 59.121.128.143 (03/02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