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_Kitamur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アクターズ・スタイル SPRING 2006 (vol.14) 【北村一輝 Kitamura Kazuki】 只是筆直地朝著目標前進。 而今後也── 「我不想將我的人生歸類為演員,也不想有所堅持」 他這麼說。 但他所在意的,只不過是走著這條路。 雖然是條沒有道路的路,也有許多未知的道途。 他還是在前頭持續地行走。 探索俳優‧北村一輝之道的源頭、至今的足跡, 以及此後跨步邁向未來的路──。 拿到劇本首先就是觀察整體的平衡 我並不太喜歡「役者」這個詞彙。不是「俳優」,而是「役者」。講到「役者」 好像總會想起「演戲狂(役者バカ)」這樣的詞,好像帶點特殊的色彩。我不喜歡 這樣。的確,我所作的事情和一般人或許不太相同,但也不是多特別的工作。我 並不覺得演戲是件多了不起的事情。誤認這檔事很特別,在看事情的時候就會產 生偏頗。我一直想要從各種角度柔軟地觀察事物,因此必須捨棄頑固的思考方式。 從各種角度觀察事物,也許是一種癖好。拿到劇本時,首先就是平常地讀過幾遍 ,一面思考整體的平衡、一面咀嚼這部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而後再從自己的角 色立場來讀劇本。這種習慣在進入拍攝現場時也是相同的,首先必須理解導演的 方向。像這樣拍攝是想從我這邊要求些什麼。片場是活的,因此不能用尋常的手 段來對付。為了求得一個好的結果,不在準備階段做好各種準備,就無法應付現 場的狀況。事前的思考作業,搞不好比在現場還要愉快呢。準備的時候還是比較 有趣。 攝影機拍攝、而後映於畫面之上,這樣就是初步完成品了。但朝導演想要的不同 方向來演出,這樣的東西也不能用。因此在拍攝現場,要儘可能地扮演好導演的 棋子,在能力範圍內儘量回應導演的要求。我在電視劇『夜王』裡飾演一名頭牌 男公關,當時我和導演以及製作人在拍攝前就不停地討論,該如何將這股妖豔而 優雅的氣質,以觀眾容易理解的方式強調出來。演出之中瞬間瞬間的感情必須看 起來真實,而我也相當贊成採用容易傳達給觀眾的方法。能夠快樂的演出是很重 要的。在這之間的許可範圍內以達到導演120分的肯定為目標努力。能夠這樣演 出當然是最好的,但基本上還是遵循著導演的方向全員一起表現。 我這種客觀地觀察整體的視點,或許和導演有相近的地方吧。我也覺得導演這工 作很有趣,而且也沒有不感興趣的部分,但是我還是當不成,畢竟在旁邊看和實 際去作是不一樣的。導演們都是賭上自己的人生去奮鬥的,因此若抱著半調子的 心情去作,就會半調子地結束。為了不半途而廢,我認為我現在還是不要當導演 的好。 不抱著堅持就是我的堅持 思考到「演員是導演的棋子」的時候,大約是從我28~29歲左右吧。在那之前幾乎 沒有說漂亮話的空閒,幾乎都在不顧一切地闖蕩的時代。尤其是剛開始演員之路 的時候,因為非常非常想要工作,也有過只想著「總之就是顯眼就好了吧」的時 期。真是貪心呢。只要接過一次工作,總想著想成為讓同樣的導演再找來合作的 對象,一定要給對方製造強烈的印象。如果只是平常地演出,就會普普通通地結 束。到最後這樣的工作總是一次就沒有了下文。現在我已有所改變,多少會做點 控制。從演出電影和V cinema(以出租影帶為主的小成本電影,題材多半為黑道、 金融、或地下世界等)的時候,我就抱著能夠讓多一點人看到自己的想法,至今依 然強烈沒有改變。 關於我的堅持,大概就是"堅持不去堅持"這樣子吧。不管是何種作品,將自己的 腳色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若能樂在其中就會很愉快,就是這樣而已。在表演的時 候,若事先為自己侷限了框架,有時候反而會無法從中尋找樂趣。的確有時候必 須根據攝影機的需要來決定動作,但是若能順利完成多半能收到良好的結果。因 此我認為,對任何作品若抱有太多堅持是不太妥當的。畢竟每一部戲都必須靠大 家才能完成。嗯,雖然我總是從一開始就呆到結束,其實什麼都沒在想(笑)。我 從未因為「不喜歡這樣的角色」而拒絕演出,因為只要選擇就會有偏頗。若有在 工作上合不來的導演,也會不太想和對方合作,但到目前為止並未遇到這種情況 。所以北村一輝這個演員並沒有什麼特殊的風格。觀眾看了我所演出的角色,也 會各自帶著不同的觀感,這不就是我的風格嗎。有很多連一部我的作品都沒看過 的人,但也有看過100部以上的人,因此對每個人來說,關於我的印象都不盡相同。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與其自己強調「我很有趣唷」,還不如經由談話後 給對方「這個人很有趣」的感覺來得真實。我總是抱著「想讓大家看到這樣的自 己」的想法在演戲。也許會根據狀況有所改變,或者是說,我想要改變吧。 不想停留在小地方 開始注意到演員這工作,大約是在小學的時候吧。我常常看哥哥買回來的電影雜 誌,因此在觀賞電影時,經常有「若能在電影中演出就太好了」的想法。但是當 時想當演員的欲望並沒有強烈到會表達出來的地步。比起夢想那麼遙遠的未來, 對小孩子來說,眼前的事情還比較重要。 中學的時候則是「想成為海賊」,其中契機是看了1942年的古老電影『海の征服 者』。夢想著成為海賊,我進入了商船高專就讀,其實只是想演出海盜電影吧。 所以一入學沒多久,我才發現「根本就搞錯啦!」(笑)。 開始進行演員活動之後,也曾經去過海外,但只是去去就回來而已。或許我夢想 成為海賊,是基於自己「不想一直停留在窄小的地方」的強烈想法吧。不斷在意 旁人的眼光、擔心他人對自己的想法,一直想著這種事情,就會讓自己的氣量變 得狹小。旅行各國,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住民、也有各自的文化。若能抱持著想 親眼見識各種事物的想法,就能夠順應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有了這樣的經驗,對於演員的工作和處理角色上,或多或少有一些幫助吧……。 我不太會解釋,就好比身體內有個將自己所吸收的東西儲藏起來的箱子。收納在 那個箱子裡的東西,在演出時也許就可以拿出來用,但是裡頭裝了什麼,我就不 太清楚了。 回到日本再度重拾演員的工作,最初的轉機就是『LUNATIC』這部作品。這是我第 一部成為主要演員的電影。當時當然是很高興,也為了這部作品賣力演出。 接下來的轉機則是在『喧嘩の花道』這部V cinema中演出,也是在此時與三池導 演相遇了。介紹我與三池導演和望月六郎導演見面的是製作人木村俊樹。我覺得 與他們的合作,是我工作的基石。推動拍攝現場的方式依據各人有不同的差異, 不過這些人的工作方法都成為了我的根基。他們在最初的動作、以及決定各段落 分段比例時的自由度給予了我一個榜樣。這些方法對我來說是最適合的,而我的 基礎應該也是在此時奠定的吧。 三池導演是恩人 三池組是原點 三池導演是為我的藝名「一輝」命名的人。我有很多只出場一兩個鏡頭的作品。 雖然和三池先生並不常見面,但他對我而言是彷彿根的存在,因此就算見面也不 會有「工作會面」的感覺。現在只要提到「三池崇史導演」就覺得相當了不起, 對我來說也是恩人,是個對我理解甚深的人。他應該算是個有人情味……問題的 人吧 (笑)?他可以咻地瞬間理解我的想法。就好比出身地相同的朋友,彼此之 間可以很快地理解對方的想法一樣,大概是這種感覺吧。因為我們是在很相似的 環境中長大的。嗯,雖然三池導演的品味稍差一點(笑)。 此外還有北村龍平導演、望月六郎導演、林海象導演、小林政廣導演等,因為與 他們相遇,才有今天的我。演員前輩的話,在望月導演的『皆月』等作品都有合 作的奧田瑛二先生,我也向他學習了很多。他是在我早期相當照顧我的人,對我 來講也是個很重要的存在。像是在拍攝現場的舉措方式等等,他教了我很多東西 。奧田先生是為很棒的領導者,雖然身為主角,但不會老是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身 上,而是對周遭的事物保持相當的敏銳度。奧田先生和津川雅彥先生也常常帶我 去吃飯,兩位都非常照顧我。 而電視工作方面,與『大奧』和『鬼鄰居』的林徹導演之間的相遇也很重要。我 和林導演是在酒館認識的,他對我說「哪時候一起來合作吧」,而我則回應「請 務必找我!」。而之後他也真的拔擢我到電視劇中演出。託他的福,我也在『大 奧』三系列中有演出。 在不同的時期問我對電視的看法,也許會得到相當兩極的答案,但只要把電視劇 想成基本上也是一種"創作"就好了。只要想著「不管在什麼時期我都會傾全力演 出,就跟劇團公演差不多」,反而可以將壓力化為樂趣。儘管是創造出來的東西 ,但工作人員和作品本身的力量會讓戲劇推向真正的世界,這也可以說是電視劇 的魅力吧。 想要自由地演出 但太自由也很麻煩 我所演過的角色,多半都是一些反派吧。剛開始演員之路的時候,我並沒有加入 任何事務所,所以都接不到什麼好工作。不管是黑道還是小混混,為了讓表現更 上一層樓,常常思考該如何表現地更壞、看起來更真實。結果反派角色就越接越 多,這樣的印象就更深植人心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 實際上演出反派角色反而更有趣。控制越多、禁忌越深,對人的魅力就越大。所 以其實我還蠻樂在其中的啦……,但是對演出的樂趣影響越大的,還是拍攝現場 的狀況吧。演出時的自由度能夠擴展到哪裡,是最重要的。電影有電影、電視有 電視的「尺度」,而不同的導演和不同的作品,自由度也不同。自由度越高當然 是越好啦,但是太自由了也很麻煩。我還是希望能夠讓導演掌舵。這就是看起來 像S的M嗎(笑)? 特別是電視劇,相較於電影,演技上的斟酌更需要透過導演來判斷。在電影院中 專心觀賞時,和生活環境的差異會比較大,而電視劇的商品性則較高。電影多半 帶有強烈的導演風格。並不是要區分出哪個好哪個不好,兩者各自有不同的狀況 ,因此思考其中的差異再行動是必要的。 不管是哪種作品,我都想演演看。看了其他演員所演出的作品,覺得「好帥唷」 的角色還不少。可是啊,這並不代表我想要貪心地等待一堆工作降臨。我的想法 還是沒改變。實力是必要的,但現實中運氣也會相當地左右事情的發展。這部作 品好還是不好,在拍攝期間是無法預知的。因此若接到想演出的角色是好運,但 若事與願違,也要盡力地呈現自己的角色。我會思考「要是這部作品的情境,實 際發生在真實世界的話,我該如何表現」,設身處地的從各種角度去發想。目前 我也仍在學習中,希望能夠不停滯地吸收各式各樣的東西。 希望能接受自己的變化 若是自己思索的結果遭到導演的否定,我也會接受。拍攝現場是活的,實際地與 人接觸就會產生各種的問題。只準備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卻對傾聽他人意見的狀 況沒有任何準備,這樣是不行的。像我如果不當演員,就想要成為打造椅子的工 匠,在那個工作中,除了思考「我想要作出這樣的椅子!」之外,也必須配合顧 客的需求。我不想成為頑固的職人,我想從事能帶給他人快樂的"工作"。 若以工匠作比喻,首先必須和工廠的人打成一片,而後才有機會與顧客接洽。以 演員來說工廠就是導演,而顧客則是來觀賞作品的人。為了討好這些人,在溝通 之中就必須保留傾聽他人意見的空間。只強調「我想這樣作」是不行的。但是在 此之前,為了能夠提出「這個如何」的想法,必須徹底地思考自己的意見。有時 候光思考,也會將自己一夜沒睡得出的結論推翻掉。何者才是正確,答案並不是 絕對的。總之就是盡心盡力在各種狀況下全心付出,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應 該是那種不太喜歡半途而廢的人吧。 演員這種工作,柔軟性是非常重要的。私底下也是如此,就算講了「這件事情我 想試試看」,但到時候又會改變心意。討厭的東西也是,或許隔天就會突然喜歡 了起來。我每天都在改變,我想珍惜這樣的感覺,希望能夠接受各種變化。小時 候什麼都不懂,不管什麼事情都來得快去得快。我也想要讓自己進入那種狀態, 雖然不清楚是不是一開始就是這種類型,但也藉此讓我的發言經常變來變去。我 並沒有特別去維持這樣的個性,當然維持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啦,不過我還 想變化得更多 (笑)!只是我對於雜誌採訪很不在行,採訪結束之後就忘記自己說過什麼,只是 當時根據狀況,就不自覺地說了出來。 要為演員這工作下個結論,應該就是「我只是喜歡這樣的工作而已」吧。這個想 法就不會改變。我喜歡創作,若不當演員我就會想去當家具工匠,從這方面來看 ,或許我是個喜歡持續創造事物的人吧。但也不能埋頭苦幹不問世事,必須養成 儘可能地用客觀角度觀察自己的習慣。不用不同的視點客觀地觀察,就沒辦法及 時修正軌道。現在我也是一面講一面俯瞰綜觀。或許無法徹底地瞭解「這就是我 !」這回事。此外,今天也聊了許多東西,但搞不好同樣的事情,明天我就會換 一套說法了呢 (笑)。 http://arashis.pixnet.net/blog/post/5411127 狂賀開板,以這篇Kazuki少數登上雜誌封面的翻譯來祝賀~ -- ╔══╬╬═══╬═══════════════華麗なるまぼろし ╚═══╬╬═╬═══════════http://blog.pixnet.net/arashi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94.150
keitaandwing:謝謝你的翻譯>//////////////< 12/13 17:44
iiiIrasshai:感謝翻譯^^ 這本封面很帥耶 12/13 18:30
kazukik:這本現在已經成為夢幻逸品了阿>/////////< 12/13 19:50
kuznetsova:推,謝謝翻譯,很棒的文章 12/14 17:20
nicolehsnu:感謝翻譯~~~好棒的文章~ 12/16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