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eel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童年 孕育了馬水龍的音樂生涯 歷經空襲、九份繁華生活 梆笛協奏曲家喻戶曉 一個從北台灣的港都成長的音樂家馬水龍,他歷經美軍空襲、黃金山城九份的繁華生 活體驗,及基隆港都雨水滋潤中成長,而造就他音樂層次豐富而有質感;而台灣家喻戶曉 的「梆笛協奏曲」管弦樂作品,即出自馬水龍之首。 生於基隆漁港,五歲時因逃避美軍空襲,舉家遷至山城九份的姑媽家,童年就在風聲 、雨聲和北管戲曲喧嘩聲交織中度過的馬水龍,由於成長環境「條件」讓他從小學開始就 自己摸索、學習樂理和鋼琴彈奏,因此,從錯綜複雜的北管戲中串聯他的曲風,在港都的 低音船笛聲中,沉醉於他對音樂的執著。 童年生活環境養成,成為馬水龍音樂創作的泉源。因此,馬水龍對於研究傳統音樂成 為馬水龍直接且易得材料,進而成為他作曲的特色,尤其他致力於連貫古今,融會東、西 方音樂技法與理念的嘗試,從縱橫經緯間,不但塑造自己的曲風,也對日後台灣音樂的發 展深具啟發性,成為現代最具有國際聲望的台灣作曲家。 一九五九年,馬水龍考入國立藝專音樂科理論作曲組,蕭而化教授為他日後創作打下 厚實的理論基礎,五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先後任教於基隆市第四初級中學和基隆 省立商工,課餘時並帶領管絃樂團、合唱團,在基隆推展音樂活動。 童年時期的空襲聲、槍聲及人們的歡笑、怒吼聲,成為馬水龍轉換成音符的依據,藉 由音樂喚起社會共鳴與回憶。由於他鍾情於本土風格創作,如舞劇廖添丁、舞劇竇娥冤、 交響詩孔雀東南飛等作品,在他的作品中多以傳統樂器呈現,如室內樂的嗩吶與人聲、梆 笛協奏曲等為其代表。 一九七二年馬水龍獲獎學金赴西德研修音樂,師事席格蒙博士;三年後以優異成績畢 業,作品包括管絃樂、室內樂、鋼琴曲、聲樂曲及合唱曲等四十多首。而中國民歌改編的 合唱曲及鋼琴曲也有數十首。 音樂創作使馬水龍揚名國際,從其作品結構中雖屬學院技法,但作品名稱、意境一直 都相當本土化,所用的曲式和樂器,也取材中國與台灣固有的的文化與故事情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