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P_Dail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班長運通有無的功力,如果去做生意,應該也會挺成功的。 把這篇文章轉貼到BLOG,又多了一堆「迴響」,還誘騙我上去湊熱鬧, 剝奪了我難得的假日。 好歹貼自己回來貼一下,一魚兩吃。 http://blog.chinatimes.com/benla/archive/2005/08/18/11496.html?Pending=true#Post to 媒體人 我同意,在新聞稿裡用「民眾如何如何……」的不當,比起在留言版用「我從來 沒有……」嚴重得多,應該避免,甚至禁止。不過正因你是以老師的身份教誨記 者,所以我難免也以較高的標準檢驗。總之,我還是覺得「我從來……」這樣的 句子稍嫌浮誇,也有查證上的侷限。前篇留言若有得罪之處,尚祈見諒。 另外還要抱歉的是,我說:「再怎麼客觀中立都是假裝。」「『報導』中不應該 出現記者主觀價值判斷的嚴格限制,我認為也不必了。」其實有點類似你說「我 從來沒有………」,重要的是取其氣勢磅礡(幸虧這是留言版),哈! 事實是,我也同意你強調的媒體倫理/專業倫理、「儘量不帶個人情緒或判斷呈 現客觀事實」、「追求一種能夠『客觀』呈現的價值系統」等等,這些都是應該 的,能夠讓媒體在一般意義上變得更「好」。我沒有覺得不對,也都支持。 不過,這有點牽涉個人品味、偏好(沒有高低,只是不同)。也就是說,我對上 述的改革路徑比較悲觀,也不認為有血有淚有私慾的媒體工作者能夠真正做得到 ,所以我主張起碼在報導新聞這個第一線,不如讓記者、編輯盡量坦白自己的立 場,寫出自己的感覺,想辦法打動讀者,也要公開讓讀者檢驗自己。我推測,因 為網路書寫的普及,這樣的寫法很可能是個趨勢,反倒是現在的媒體工作者處於 新舊典範的模糊地帶,顯得扭扭捏捏。當然,這只是我的主張,影響範圍不大, 八成也不會成功。 你提到紀錄片,昨天剛好看了半部「戰地攝影師」,大約可以用來說明我的看法 。「戰地攝影師」,如題,主角是一個專門拍戰爭的攝影記者,戰爭之外,拍的 是戰爭所導致的飢荒、貧窮,他希望他的報導能喚醒對於戰爭下受迫害人們的重 視。 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良心(這裡先說『好良心』)」,這是媒體之所以存在 最最不可或缺的理由。媒體會根據良心來選擇報導「什麼」,並試圖以此報導去 「改變什麼」。當然我也同意你說的,糟糕的良心,恐怕會變成「僵固道德意識 形態」。但不談良心,只談完美的(媒體)體系,是不是也同樣困難?甚至更難 ?這是難題。 我的理解是,你認為必須採取一些規則限制良心無限上綱,不過我擔心,這樣的 規則能防君子難防小人。真正會遵守這些立意良善的限制的媒體,多半是有「好 良心」的媒體,「壞良心」或「假良心」的媒體才不管你咧!結果就變成劣幣驅 逐良幣。這個難題,實在不應該在禮拜天來想。 ※ 引述《benla (影印班長)》之銘言: : 有兩個事實的錯誤 : 1.tvbs是陳依玫 : 2.晚晴協會是許文青 : 引述《angellike (*~Law & Me~*)》之銘言: : : 新聞媒體 昔日仗義 今日全民公敵 : :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新聞媒體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到了有線電 : : 視新聞主管大聲呼救的地步。不願再忍受劣質電視新聞侵害人權,6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29.68
POKERSHU:幹,我只能說班長的修養太好了,可以如此不厭其 218.184.176.89 08/22
POKERSHU:回應被教條架空的言論 218.184.176.89 08/22
POKERSHU:阿!那個發語詞會不會又被上昇到「傳院學生素質먠 218.184.176.89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