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P_Dail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立報9/1左右看 學生運動在台灣 左看 教官仍在 笑話大學生 從中外古今一切學生運動的交集來檢視,台灣實在沒有學生運動; 偏偏近廿年來,學運云云在此間不時響起,甚至日前還發生所謂新 學運打壓舊學運的風波,益加混淆視聽,亂人心曲,不能不予辯正。 歷來稱學生運動者,就是學生慨然有國士之風,不從一己之私益出 發而攘臂抗爭,這是與其他種種社會運動的根本區別處。質言之, 高度的利他主義使得學運贏得獨一無二的社會認同,甚至是大眾的 敬意,如其不然,學生光年輕而無理想,只會讓人視為豎子、輕薄兒。 回顧解嚴前夕,大學校園湧現一波驅逐教官、學生選舉議會的騷動, 說是學生運動太誇大了,既非時代之前驅,只是尾隨而已,並且發聲 者不過是極少數,從未蔚為風潮,勿寧是一種蠢動罷了。及至大陸「 六四事件」之翌年,這裡也東施效顰地搞了一場政治秀,結果赤裸裸 為政客所利用;更可恥的是,開啟了自稱的學運份子求仕之門,適與 各國取向相反。眼下府院部的機要盡是童子軍,卻連當年趕教官的初 衷都甩掉,或者說,從來就是戲耍,只是用學運來偽飾一片玩心與倖 進。今天反高學費的新一代人不察,以為自己在搞學運,又指控新官 僚是舊學運,未免是對學運的雙重污衊了。 趙萬來/大學教授 右看 太學已遠 法外無特權 高等教育已經在台灣衍生為160所院校,傳統的貴族式、精英式養成 至此徹頭徹尾大眾化、平民化,大學生再也不是什麼秀異份子,正如 同髮禁為中學生取銷一樣,大學生的行事規矩更需要來社會人士趨同 ,所以,學運一詞可休矣!大學生既不需標高自己的身價,也毋須以 此檢查同學的作為,更不得藉學運來牟得法外特權。 是知,反高學費的年輕人還兀自活在中世紀的幻覺中,不知連他們揭 櫫的反學費也是卑之無甚高論的標的,不就是消費者對賣方市場的反 彈嗎?此事無關救亡圖存或淑世濟民什麼的,也許當事人自覺很悲壯 ,乃一、二人為莘莘學子請命,但這是自己群體內部搭便車的問題, 不是舊時知識人對愚夫愚婦的提澌帶領,要怪的是組織利害相關人不 力、不遂,把自己搞得很孤危,既無群眾可恃,又要衝撞官警,終於 吃上集會遊行法的官司,這樣的憾事只能說技藝欠佳所致。 反觀混江湖的學生前輩如馬永成、羅文嘉、林佳龍等人,他們惹事卻 未惹法,頗讓今人吃味;其實,他們是借學生之名搞政治,充當反對 派青年軍,所以一路有貴人相挺,卒居廟堂之上,既不解集遊法之惡 ,而且身膺統治重任,更非有集遊法不可。這不是學運新舊對立,實 在是統治與被統治的必然。 甘向西/政治評論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29.66
uus:看來這個人頗有偏見 203.67.37.84 09/01
elevenchang:這個人你不會不認識的喔 192.192.154.48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