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Lawy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講到法扶跟Clinic,還是不得不比一下,以Berkeley Law為例 學校從80年代開始建置East Bay Community Law Center到今天 全院已經開枝散葉有四大Clinic 1. Death Penalty Clinic 2.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 Law Clinic 3. East Bay Community Law Center(下轄十多個子領域 如移民法 租賃法 勞工法 醫療法等等各種平民法律扶助 ) 4. Samuelson Law, Tech & Public Policy Clinic(最新的clinic處理過例如google隱私權爭議) 模式上,除了死刑clinic是全學年的 其他都是學期制 一學期6學分 由教授開2學分的seminar課準備同學下海 下海後 再由各clinic 的律師(每個clinic約有12名律師)帶著學生做中學 幫學生改狀子 LLM學生也可以修Clinic但要事先許可 藉由這樣的模式 BLS原則上是要訓練出一畢業就能上場的律師 甚至 他們近期的宏圖是希望學生在學間就在clinic裡有改變社會的志向跟實際的表現 台灣做不到嗎?學校的法扶課如不能往clinic模式走障礙哪裡呢? 個人認為 法學院主事者的格局視野是最大的關鍵 還有 開放律師數量也是關鍵之一 律師量夠多 這個市場才會旺 以目前市場恐怕沒有太多律師願意去學校法扶指導 台灣法學院有法扶課也十幾二十年了 下一個十年 期待台灣法界有大開大旺的發展 ※ 引述《georgeko (georgeko)》之銘言: : ※ 引述《Matsui (金澤大阪然後回家)》之銘言: : : 社區服務,因為台灣有太多村里長地方議員會找律師去提供免費諮詢, : : 現在法扶又提供純諮詢服務,所以其實不是各大學不想把法服搞大,也不是學生沒有 : : 服務精神,實在是那些「客人」不相信大學生所以都不上門罷了,如果連這也怪到 : : 大學法律系,似乎有點不公平...... : 這點就更好笑了 : 人家關心學生就業,說別人不是出於善心,只是為了賺學費 : 人家行善,自己沒做,卻說這邊沒有需求 : 講這話的人自己想想,除了法服,有沒沒做過別的服務 : 我做過,很多團體需求很大,只是我承認我也不是有很大熱誠的 : 所以這種需要帶動 : 不要以為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法治超英趕美,不需要法律援助或社區服務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9.229.69.214
Matsui:問題還是在台灣的法律系學生沒辦法一畢業就上場阿 04/07 13:13
Matsui:其實只要學校有叫,校友律師大家排班一個月回去一次,很多 04/07 13:15
Matsui:人都非常願意阿,問題是一個下午都只有兩三個民眾,滿腔 04/07 13:16
Matsui:熱血的同學的義務律師火很快就熄了 04/07 13:16
Matsui: 跟 04/07 13:17
anjelica:所以說 台灣法學院的毀約啊 不完全給付啊  04/07 13:27
camouflage:一年收四萬到八萬台幣 跟一年收四萬美金 你要什麼給付? 04/09 13:21
georgeko:對啊,收的比高點還少,直接去高點唸好了 04/11 22:17